分享

两百德军想靠纪念碑顽抗 被美军重炮声浪逼出投降

 爱历史 2020-10-30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向着柏林推进,随着盟军包围圈的不断缩小,留给第三帝国的时间不多了。尽管盟军的优势已经日趋明显,但是纳粹依然还在期待着最后奇迹的发生。

1945年4月10日,美军进逼莱比锡,距离市区只有几公里,这时候负责防守的德国国防军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但这其中有200名士兵拒绝了指挥官的投降命令,他们在第358掷弹兵团上校汉斯.冯.蓬塞的指挥下,全部进入到了莱比锡著名的大会战纪念碑进行最后一搏。

莱比锡大会战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813年10月16日在莱比锡爆发的民族大会战而建。在距离纪念碑2公里处就是132年前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联军击败法国军队的地方。这个地方对于纳粹党徒来说也是个神圣的地方,希特勒曾经在这里进行过煽动性的演讲,纳粹党也曾在这里进行庆祝活动。

因此这个地方对于纳粹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不但歌颂了德国人祖先的功绩,也激发着他们作为雅利安人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承担着统治世界的最终使命。

这些士兵为自己准备了足以支撑3个月的弹药和食品,随后便躲进了纪念碑中,准备依靠坚固的工事,以决死的方式来颂扬所谓的德国精神和武器的威力。

进攻莱比锡的是美军罗伯逊和赖因哈德指挥的第2和第69步兵师,他们在4月17日向莱比锡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4月18日,在美军攻入市区后,纳粹最后的追随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杀。

包括莱比锡的市长为了避免被美军抓获,和妻子女儿一起服用氰化物自杀了。

美军攻占莱比锡的最后一战就是进攻民族会战纪念碑和新市政厅。

进攻民族会战纪念碑的任务交给了美军第273步兵团去完成。战斗在4月19日早上打响,美军很快就发现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美军75毫米机关炮的轰击下,纪念碑不过只留下了3厘米左右的炸痕。

于是美军决定改变进攻方法,决定用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将炮弹从纪念碑窗口射入内部,让炮弹在内部爆炸。

美军的这一战术很快便取得了效果,当天下去德军便与美军进行了协商,并最终于4月20日选择了投降,而这天正好是希特勒的生日。

德军投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无力固守纪念碑,而是因为榴弹炮弹在纪念碑内爆炸后,巨大的爆炸回声让德军耳朵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声浪已经超越了人体忍受的极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军才被迫选择了投降。

莱比锡民族大会战纪念碑也成为了德军在莱比锡坚守的最后一个据点。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