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技被高估的从来不是胡歌孙俪,而是那些所谓“老戏骨”!

 狐狸晨曦 2020-10-30

孙俪,35岁,两届金鹰奖视后,两届白玉兰奖视后,飞天奖杰出贡献奖得主。《玉观音》一举成名,《甄嬛传》大红特紫,《芈月传》《那年花开》均是双台联播、平均收视超过2.5%,当今中国电视剧圈一人独一档的”收视女王“。

胡歌,35岁,金鹰奖视帝,白玉兰奖视帝,飞天奖视帝提名。《仙剑奇侠传》一举成名,《琅琊榜》大红特紫,《神话》《仙剑3》《轩辕剑》《伪装者》《大好时光》等多部电视剧收视率破一,当今中国成绩最好的80后电视男演员。

这两位同龄人无疑是同辈年轻演员中的翘楚,大多数观众们喜爱他们主演的作品,也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特别比起那些片酬高昂,演技却无穷小趋近于零,一张面瘫脸从一部戏开始摆到结束的当红流量小鲜肉们,更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当然,在对他们的普遍赞誉声中,也颇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总以为他们的演技都是”同行衬托得好“,其实被观众严重高估了。

非也,非也。这一回狐狸必须说句公道话,孙俪、胡歌们的演技,其实从来就没当真到了「被观众严重高估」的程度。他们更多是作为演技不错、粉丝众多、路人观感也很好的一线当红演员,他们的粉丝当然喜欢表扬,而并非他们粉丝的观众们,出于对他们好感度上,也肯定不会去反驳罢了。

真正被普遍高估演技的,可不是这些出色的年轻人,而是当今影视圈那些一辈子连个主演代表作都没有过、只能靠某几个特别特定人设的配角去出彩的所谓“老戏骨”

从来并不是一个演员不是老了就能叫“老戏骨”的,这些人就和从前港剧迷津津乐道的那些tvb“金牌绿叶”一样,都是标准的模式化流水线演员。

就是观众们看一两部戏,很惊艳,似乎“好有演技”,再多看几部戏,就立马发现不对,都是一张面孔一个戏路去演千百样人,这居然也能算是演技么?

全冠清、劳德诺、风际中、陈友谅的区别是?……

其实有好些老演员,都是在同辈中演技被吊打,几十年出不了头,等到老了以后,人家踏入神坛的或者功成名就的都减产了,他们就跑出来吊打小辈,充当什么演技派“老戏骨”。

这些人和后辈相比,当然肯定是演技不错的,但是和那些已经演技封神的同辈相比,差距一大截也是很明显的。

真正足以封神的演技,从来不是光熬工龄就能熬出来的,而是需要天赋。

比如王志文33岁时演的大太监嫪毐(电影《荆轲刺秦王》),就已经胜过现今那些整日被各类营销号吹嘘的五六十岁“伪戏骨”们甚多了,或者夸张点说,足足能爆几条街呢。

王志文:《荆轲刺秦王》嫪毐

但凡热衷于营销如何“演技吊打后辈”的“伪戏骨”们,诛心而论,未必不是一颗名利之心不熄,才恨不得抓住有限的机会,在广大观众面前,竭力表现自己如何怀才不遇,才不能演主角,不能走红赚大钱。

然而他们这样做,竭力在镜头前突出个人的“独角戏”表现,本质上破坏了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整性,就如同罗丹砍掉的那只巴尔扎克的左手一般,再出色也只是累赘。

此外还颇有些话剧为主业的演员,自以为话剧作为演员的艺术,比影视剧更高一等,极喜欢把话剧腔和话剧表演模式带到影视剧中,在一大群人中做鹤立鸡群状,这样拍出来的作品,整体观感当然极差,同样难以受到观众欢迎。——像这种人,就该他不出名、不走红呢。

很多人评价演技高下,其实还停留在“放”的阶段,但凡看到夸张过度、淋漓尽致的表演,就自以为是看到了如何了得的神演技,这是标准的【外行看热闹】。

而真正的高明的演技,必须要学会“收”。真正的演技高手,从来都是随风化物,润物无声,根本不屑于靠“吊打”和“压制”对手戏的同行,来彰显自己演技如何高明。

相反,他们更会充分带动自己的对手戏演员,感染他们充分入戏,共同将一部作品完成得天衣无缝。这才是【内行看门道】。

就以今年《人民的名义》而一夜爆红的“达康书记”吴刚为例,最能体现他演技的,并非是那些大会小会慷慨陈词,而就是坐在车上对陆毅的那一凝视。

达康书记的”死亡凝视“

这场戏里,会觉得一向不以演技著称的陆毅十分出戏、接不住戏么?并非,这就是对手演员真正被带入戏了。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吴刚和陆毅,而让亿万观众都足以认可,是市委书记和检察官,是李达康和侯亮平。

这戏也只有拍到这个火候,才是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剧史的一次“死亡凝视”。

其实一个演员能否走红,能否取得最大成就,“演技”的高低从来就不是第一要素。别说在当今这个流量营销为王的时代是如此;甚至在二三十年前,同样也是如此。

如陈道明、陈宝国、唐国强、张国立、姜文、李幼斌等人,哪一个不是各大影帝视帝奖项满身,哪一个不是经典角色无数,毫无疑问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演艺事业最成功的男演员了。

然而,他们的演技当真就是同龄人top级吗?只怕大大的不见得。

陈道明在《无间道3》里格格不入,陈宝国在《湄公河行动》里也是大大违和,足以说明即使以他们这等堪称精湛的演技,同样是有极大局限的,不能完美驾驭多方面题材。

唐国强演技也算是很不错的,然而演诸葛亮被“曹操”鲍国安抢去飞天奖,演雍正被“康熙”焦晃抢去飞天奖,职业生涯最重要两个角色,都是身为正派主角,却被反派或配角给压制了,足以说明他的演技也是有相当缺陷的。

真正的好演技,都是比出来的,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更一山高。

同样是曹操,  请张丰毅、姜文、陈建斌、于和伟去比鲍国安,

同样是司马懿,请倪大红、吴秀波去比魏宗万,

同样是康熙,  请陈道明、张国立去比焦晃,

同样是宋江,  请张涵予去比李雪健,

差距都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

又比如电影《风声》,周迅、李冰冰、张涵予这些公认演技派固然发挥出色,连黄晓明也超神发挥,贡献了他职业生涯迄今前二名的演技(另一次是《中国合伙人》),

然而只有几分钟戏份的吴刚,十几分钟戏份的王志文,就毫不费力地更胜那几位一线当红的影帝影后一筹。

吴刚:《风声》六爷

吴刚在北京人艺里还不算是公认演技最好的,人艺版话剧《茶馆》六大主演,王利发(梁冠华)、常四爷(濮存昕)、刘麻子(何冰)、松二爷(冯远征)、唐铁嘴(吴刚)、秦仲义(杨立新),不但是话剧界最顶级的角儿,而且每个人都有爆火的电视剧角色,拿过权威奖项。——这些真话剧大腕,在影视剧里才没有那离奇出戏的话剧腔呢。

人艺版《茶馆》

然而用这几位老师自己的话说,他们又哪能算什么老戏骨呢?他们心目中的“老戏骨”,得于是之老师这样的才配得上。

所以,凭什么是陈道明、陈宝国、唐国强、张国立、李幼斌们更当红?简单,就因为是陈道明们主演了更多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成功塑造了更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角色。

很大程度上,许多演员最一开始能够走红,并非因为他们演技如何了得,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而只是因为他们的外形特长,演技风格,恰恰是和某个主角天造地设完美契合,然后戏写得好,观众爱看,戏火了角色红了,他们本人自然也就跟着一炮而红。

然后自然就有接到更多好的影视资源的机会。——只要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演技随着年龄阅历增长与日俱增,这么一次次把握住机会了,自然就星路长红,成为演艺圈内的明星大腕。

绝大多数普通观众去看一部戏,只会评价这部戏好不好看,剧情合不合自己脾胃,谁还会特意去一帧一帧慢镜头,分析研究具体哪个演员演技高下?

谁又还会特意去搜索这个演员拿过什么什么奖,过往电影有过多少票房?过往电视有过多高收视率?——这不是吃饱了撑得么?

1997年,已经主演《末代皇帝》和《围城》,拿了2个飞天奖视帝和1个金鹰奖视帝的陈道明,和刚拿下欧洲三大影展之戛纳影帝不久的葛优,合作主演了一部历史传奇剧《寇老西儿》,该剧的重要角色还有何赛飞、富大龙、李成儒等实力派演员,甚至是仲星火,黄宗洛,祝希娟,施建岚这些更上一辈的老艺术家。

《寇老西儿》陈道明与葛优

可惜,即使这么多演技出色的好演员,也并不能阻止这部戏当时被广大观众在报刊上喷得狗血淋头,让葛优道歉承认自己没演好,也让陈道明留下心结,三年后又去《少年包青天》再演一回八贤王,只为争回这口心气。

这就是正常的演艺圈和观影氛围,观众们才是上帝,演员演得好是本分,演不好活该被骂;哪怕演员本身演技没问题,没挑好剧本,演了烂戏,最后被观众骂同样也是自找。

所以,幸运如孙俪和胡歌,已经有了大众家喻户晓的知名度,甚至已经有了如甄嬛、梅长苏这样足以留在中国影视史中的经典角色。这样难道还不够么?

这是多少演技远强于他们的老艺术家和实力派“真戏骨”们所可遇而不可求的?

演技不在高下,完美契合角色才是第一,所以根本无需过度吹嘘,发展道路都已经能做将来之陈道明,将来之唐国强,又何必强吹演技也非要如将来之王志文,将来之冯远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