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王朝争霸,地理环境究竟有多重要?看看吐蕃的兴衰

 狐狸晨曦 2020-10-30

很多人读古代历史,认为在决定国运的两大势力长期斗争中,地理因素会是压倒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所谓“天时不如地利”,然而纵观数千年历史,这一点并不成立。  

地利之险是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砝码,即使不能翻盘,至少可以延缓力量天平倾斜的速度,这是对的。在一次战役中,地形的优势,确实举足轻重,在一次战争中,一个战略要地的归属,确实举足轻重。  

但是在以国力相比的大规模的长期较量中, (而不是某一次战斗,某一场战役,某一次战争中), 和社会状况,国家实力,国家体质这些因素相比,地利因素就相对并不重要了。  

如果是强弱悬殊,那直接碾压过去就可以了,有地利加成,就算能节约一些兵力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样会被碾碎。

如果是势均力敌,那地利到底归属谁,那是双方激烈斗争的结果,实际上纵观历史,那种势均力敌的长期较量,重大战略要地归谁,总是在反复争夺和反复易手后,归属在这个区域力量发挥更强的一方。这种势均力敌的长期较量,重大战略要地谁能稳固的拿在手里,本身就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结果。

一个王朝政权的地理条件,争夺某块地盘更有利一些,这本身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不要想有了一块地盘就能如何如何,因为除非强弱悬殊,否则你知道这块地方重要,人家也知道,你占据了,人家就会来争夺,能不能稳固占据,要看长期争夺的结果。

占据地利优势的一方,确实能在短时间节约兵力和资源占据更大的地盘,但是长期较量你能否拿得住,那要看整体力量对比,整体力量对比不利,就算有地利加成,一样会守不住,不是说敌手只有强弱悬殊才能拿下你的地利,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坚守的地利是否适合坚守,双方能在这一地区投入的力量大小强弱等等,都决定了这块地方的归属。不考虑这个因素空谈这块地方形势有利,以为占据了就能节约一大笔兵力和资源,甚至反过来击败敌人,只怕未必。

从理论来说,其中一方占据敌人这个要地,退可以依托其坚固形势防御以少量兵力和资源掩护更大的地盘,进可以长驱而入灭亡敌国。然而,这样做的前提往往是该国国力和敌国强弱悬殊。

但如果你该国和敌国势均力敌呢?那这个要地是好,但是属于敌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着敌国国运,对方一旦有失,会举国来争夺。而该国既然不具备一举灭亡对手的优势,就不可能同样动员举国力量和敌国来争夺这块要地,因为这是对手的国门不是本国的国门要地。

从来没听说优势的一方不尽力扩张自己的利益,直到再也吃不下更多的。从来没听说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不去争夺利益,那是寸土必争,直到反复较量证明了大家势力的划分线。

当然,力量均势既可能事先有一个估计,既常说的“天然疆域”,也可能是打出来的结果。优势的一方往往尽力扩张自己的利益,直到再也吃不下更多的。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大家也往往寸土必争,直到反复较量证明了大家势力对比的结果。

优势者争夺棋子,当然有意义,这关系着彻底击败对手。势均力敌者争夺棋子当然也有意义,这关系着双方势力的消长。而等到双方内部状况发生重大改变,实力对比完全失衡,那时候,就算败者手中的棋子再多也无法保全自身,甚至拖延一下时间都很困难的。  

类似的案例,可以看看吐蕃王朝的兴衰,在吐蕃崛起前和衰落后,青藏高原都再没有出现过强大的势力。但是恰恰是吐蕃盛衰的这200年,和唐王朝相始终,让唐朝国防受制于吐蕃的存在,导致其西部形势对比大大不如两汉。

然而,唐朝之后,为何整个青藏高原再无可以威胁中原的强大政权呢?

公元881年,当黄巢起义军杀入长安时,唐朝统治土崩瓦解时,一支较大的吐蕃部族占据了河西陇右的原、武、渭、威四州, 并于公元906年攻取凉州, 历史上称为“河陇吐蕃””凉州吐蕃“, 又称“六谷蕃”,长期和甘州回鹘部争夺河西地区。其首领折逋氏向中原王朝进贡,受封“河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留后“等职务。

公元998年,“六谷蕃” 首领、河西军右厢副使、 折逋游龙钵到汴京朝见,献上良马两千匹,被封为安远大将军。 六谷蕃也成为宋朝抑制河套党项部的坚实盟友。因此,宋朝除了以彩缯和茶叶交换六谷蕃的马匹外,更大量赠送弓箭、兵器和名贵药材,以强化其实力。

公元1001年,六谷蕃首领折逋潘罗支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凉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公元1004年, 折逋潘罗支以诈降计,诱杀率军来犯的党项首领李继迁,但自己在半年后,也被李继迁之子李德明杀死。  

公元1015年, 在甘州回鹘和党项的夹攻下,六谷蕃部被打散,其余众向南逃亡至湟水流域,并入新起的青唐吐蕃政权。此后,青唐吐蕃(唃厮啰)政权,一直是北宋用以牵制党项西夏政权的重要盟友。

看看,唐朝时占据优势地利,成为中原政权心腹大患的吐蕃人,到了国力版图明显不如唐朝的北宋,反而不再成为祸患,反而变成了中原政权的坚实盟友了。也令党项部西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远不能和吐蕃对唐比。

从这个角度上说,赵光义说服赵匡胤的那句“江山在德不在险”,也不是全无道理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