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缺乏骑兵,真是因为失去燕云十六州,没有养马地?

 狐狸晨曦 2020-10-30

契丹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地区,一直是北宋王朝孜孜以求之地。

燕云十六州确实把握燕山险要,一旦被长城外势力占据河北平原就无险可守,但是燕山上其实有太多可以南下的通道。并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历史事实:就算南方中原政权占据燕山之险计算在力量对比范围内,也无力阻止北方胡族政权越过燕山南下。  

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重要吗?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就算北宋能利用辽国的错误通过一次不大(决定性的根本没这个力量)的军事胜利夺取了幽州又如何?接下来北宋有能力在辽国的大规模全面进攻下守住燕云十六州全部天险甚至北伐吗?在两国力量均势的情况下,北宋根本不具备这种实力,就算拿下幽州有养马地又如何?宋初北宋内陆养马也有20万匹,但是北宋骑兵还是打不过辽国骑兵。

换了隋末唐初,就算突厥在边疆拿下燕云十六州,封了一堆代理人当小可汗那又怎么样?当时那种脆弱的突厥政权能旷日持久的阻止隋军唐军北上收复失地?南北朝时期中原到处是荒地,到处可以养马,你占据边疆养马地又如何?武器不行,内部组织不行,你马再多又如何?  

而就算辽国没有了燕云十六州,以它的国力,至少可以保证让这一地区处在争夺状态成为双方缓冲区,而不可能让北宋充分利用之。以北宋初年之后的官僚作风,就算有幽州,北宋牧马业就真能大发展了?发展的牧马业就能组建超越辽国骑兵了?汉武帝对匈奴的优势可并不只是经过几十年休息多养了不少马匹,而是整体的国力军力优势啊。

而且辽国没有燕云十六州也有辽西辽东农业区,有渤海的农业区,甚至潢水地区都有一定农业,契丹的政府组织已经完善,绝不是没有燕云十六州就维持不了长期对峙的。

同样的,历史的北宋宋徽宗时期的状况,就算之前长期占据燕云,真的就能挡得住女真大举南下吗?如果北宋还具备开国初年的军队战斗力和国防能力,那就算没有燕云十六州,难道就无法挡住女真?

燕云十六州这里也许是重要的牧马地,但是考虑到后唐的马匹数量和北宋初年的马匹数量,应该看到,在中原纷扰的情况下,就算幽州在手,中原王朝也不可能建立强大骑兵。汉唐初年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而随着中原的统一发展,就算没有幽州,到北宋前提,其马匹数量和骑兵数量都大大高于拥有幽州的后唐时期。

北宋牧马业最终能发展到什么高度,北宋骑兵能否超过辽国,是中原和长城北势力的社会状况和综合国力发展和对比共同决定的,正如燕云十六州是否能够被中原王朝控制,是中原和长城北势力反复较量近百年的结果一样。我们不能无视当时长期历史较量的结果,幻想燕云十六州归属北宋,北宋就此国力大增打垮辽国,重振汉唐雄风。

正如我们不能幻想北宋中原有足够的牧马地,北宋体制能够高效率的保持和发展强大牧马业和骑兵一样。这都是当时现实的状况和较量的结果,无视现实那是空想。

燕云十六州在当时归属契丹,是当时长城以北地域发展和当地势力崛起的必然结果。燕云十六州的人口和财力肯定增强了辽国的国力,但是没有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契丹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皇权不断巩固的。契丹不是一个蛮族利用中原势力脑残获得一个大金矿一步登天,而是自然的崛起发展,经过和中原王朝反复长期的较量,夺取并稳固的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这种长期反复较量的结果应该说是一种必然。

如果换个时代,就历史绝不会是同样的结果,或者北方胡人根本不敢收,或者不愿意收,或者就算石敬瑭送了燕云,想当儿皇帝也是做梦。为什么?

因为军事要地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军队,如果有足够强大的军队,那自然可以夺取军事要地,反过来如果军队很弱,那就算守着军事要地,那能守得住吗? 

总之,对一场战争,一个战略要地可能很重要,但是对宋朝和契丹辽国这样两个王朝的兴衰,那重要的并不是诸如燕云十六州这样的战略要地,不是骑兵优势劣势, 而是当时双方的国力军力综合状况以及社会形势。是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了燕云十六州战略要地的归属,而不是战略要地的归属决定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当时辽宋两国国力的综合对抗,恰好在这里形成均势,如此而已。这恰恰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必然,而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至于北宋和南宋的最终灭亡,就更加与失去燕云十六州,没有直接关系了。真正等子孙衰败了,什么样的山河之固也是守不住的,无论先辈为子孙争夺多少利益,也是守不住的。

到时候决定命运的,不是开国君主之前为子孙捞了多少家业,而是子孙到时候的状况如何,还有没有生机和活力,如果还有一些,那可能会丢掉之前很多利益,但是还能剩下一次。

如果完全没有,就算先前攒的家业再多也禁不住败的,靖康之变的北宋,和明末的不同结果就说明了这一点,朱元璋开创大明朝时,给朱氏子孙留下的家业,肯定多远过宋太祖宋太宗给赵氏子孙留的,但是恰恰是后者败了个更加彻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