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高考要明确改革了!中央从评价体系入手,方案落地!

 skysun000001 2020-10-30
今天的课,说点大事。教育的中高考改革。
最近这方面的消息特别多。对新高考的质疑,对考试选拔制度的质疑,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大讨论,从下而上,自上而下,都在发酵。
中央也没闲着,直接发了下面这样的正式的指导文件。我下面会直接引用光明日报的社论。
文件是以方案的方式发的。
后来光明日报做了很专业的评论,我跟随评论进行标注和点评,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注意,最近中央在开会,一个是五年规划,一个是2035年的远景规划。这是我们体制的巨大优势,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几代领导人,聚焦一个事情达成,中国梦和伟大复兴实现中,教育行业是系统配套里面的关键一环,要向2035年的长期规划去展望,而不是固步自封、刻舟求剑,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的家长,千万不要停留在目前的中高考里,在贩卖焦虑的辅导机构集体忽悠下,超前、拔高、过度压榨。
前瞻的,不跟风的做法,正确率会更高一些,仅仅为了目前的考试去做准备孩子的一生,可能会走上邪路。
以不变应万变的底气,来源于全民和正确的前瞻、研究、思考、对标、展望。
看看下面的资料,是光明日报的社论,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摘抄。看完之后再读读文章末尾我的提醒,希望你有收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一起来看《光明日报》评论《构建合实际、高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合实际、高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1、方案入手的是教育评价,关注的是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注意,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总体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2、方案要求:新时代,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

  3、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涉及多重因素,影响广泛,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中高考改革逐步推进、职称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涉及教育评价方面的改革举措不断。但要真正扭转评价“指挥棒”导向,更需要从上到下的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

  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评价改革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升学率成为考核指标,甚至与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此次《总体方案》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贯穿于各项改革任务始终,强调要坚决克服教育中的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学段教育特征、学生成长特点的评价标准和内容,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

  4、哪里是痛点、难点,哪里就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评价改革要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总体方案》强调破立结合,既要大力破除不科学的评价,又要着力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举措为改革提供了指导方针。但在具体实践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还要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具体办法,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5、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愿景,既需要教育系统的守正创新,敢于“啃硬骨头”,又需要社会与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评价回归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初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以上内容摘抄自光明日报。摘抄、有删减,分享为公益。谢谢。

——看到了吧。以上是很认真的,自上而下层面的、分步骤实施的教育改革总体方案。是可以帮助很多家庭提前进行规划的。可以预期的是,2035年,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会完成重大的变化,而2021年到2034年这十几年的时间,是转型期,不会一步到位,是分步骤、逐步实现最终结果的过程。

这个过程,将漫长而务实。

而家庭配合的做法,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没有前瞻的眼光,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容易刻舟求剑,固步自封。所以——

1、如果你孩子是幼儿园和小学,恭喜你,但也提醒你,未来选拔和培养的方式将和现在明显不同。这不是赌博,是符合大势的确切走法。

2、如果你孩子已经是初中高中,中高考肯定基本维持现状,请不必做过多的应试和素质的争论,我们就是真实的处在转型的初级阶段而已。生长在这个时代,别无选择。衡水大法、为高考独木桥狂奔中自我全面、夹缝求生吧。

3、转型的时代,这样的做法更合理。认可应试教育的,安静的刷题去吧,辅导班去吧;认可素质教育的,耐心的德智体美劳或者特长发展去吧。坚持,比选择更重要。纠结,往往来源于你没有坚守在一条路上,傻傻的走下去。人生本就是场选择,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今天玩应试,明天玩素质,左右摇摆;玩不动应试了去素质,玩素质没玩出名堂又搞应试,整天叽叽喳喳拿不定主意,这分明不是制度不行,是自己不幸。摇摇摆摆,浪费掉的是自己的时间,怎么可能不纠结不焦虑呢?做优秀的自己,最大的法门其实是不犹豫,不摇摆。

点亮派掌门人马点亮,星星之火燎原忙。请点亮文章最下面的在看
马老师,自由教育人,致力于家校融合!扫码加微信,备注孩子年级,进相关群,已经在我群里的就不要再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