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陈正兴 2020-10-30

Roca Gallery Roca Gallery乐家艺术廊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全新子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王川,PMA设计事务所创始人,Plasma Studio合伙人、主持设计师,英国建筑联盟(AA)客座顾问,是有着多维视野的建筑和景观设计者,设计领域涉猎从产品设计到建筑景观以及城市规划多个尺度。曾获得包括Architizer A+ Award、The Plan Awards、欧洲铜质建筑奖、德国ICONIC标志性设计奖、意大利A+设计大奖、德国IF设计大奖、IFLA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奖在内的多个国际重要奖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王川的建言现场:

01

参数化是一种设计工具

景观都市主义是我们的理论基础

我们从不强调自己为一家参数化设计公司,而是把参数化作为实现我们设计思想的技术手段。参数化并非如部分人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而是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大部分大家熟知的建筑设计规范即属于参数化的一种非常典型的表现;推广至城市尺度也是同样,比如计算人口数量与占地面积和服务设施需求之间的配比关系等。因此,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类参数或数学模型的运用,都可以认为是参数化的范畴。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兰博基尼展示中心©夏至

通常大众认为的参数化设计其实大多是一种复杂性参数化,指的是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有能力收集多重信息并进行大量复杂计算,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上我们理解的参数化,更多的是强调一套完整的梳理整个场地数据、进行多重逻辑分析和引导设计的思维方式。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兰博基尼展示中心©夏至

参数化设计和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们而言,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事物。参数化是我们的主要设计工具之一,而我们的设计理论基础或设计思考,则更多来源于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兰博基尼展示中心©夏至

其实景观都市主义中的“景观”指的并不仅是狭义上的景观设计学或者景观学科层面,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包含了生态、绿色基础设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样的“景观”有着比较强的统领整个城市发展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02

“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

给了我们一块合适的土壤

从多年前开始研究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推广和践行景观都市主义这个理念,并认为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近些年国内提出“公园城市”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契机,可以说提供给了我们一块合适的土壤。例如目前我们正在参与设计成都一些重要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做设计梳理时就感觉公园城市这个概念非常亲切,它和景观都市主义存在很多相通之处,我们认为它属于景观都市的另一种表现和延伸。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香山湖公园©李伟

公园城市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园融城,就是拿公园去融化一座城市。如果仔细分辨可以发现它和“花园城市”、“森林城市”这些概念有着本质性区别,因为其他概念都更多在指向同一种逻辑:希望城市有更多的公园和绿地,即有更高的绿化率。而公园城市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更多关注另一个顶层逻辑:让整个城市都成为一个大公园,而不是将公园和城市割裂开来看待。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香山湖公园©李伟

城市化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人口一定会增加,人的需求一定会变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是更好地去平衡人的发展需求与整个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景观”本身的引领性作用,它不应仅仅是去填补城市的空白。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香山湖公园©李伟

现在大部分时候,设计还是从城市规划到建筑最后才轮到景观,这几乎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程式。然而,事实上,这几个学科之间是相互交融的,而我们也一直希望打破几个学科之间的边界桎梏,引导景观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占据足够的话语权。正如国家所提出的公园城市的真正内涵,去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一个公园,而不是在一个城市里面建更多的公园。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香山湖公园©李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在这个方面的意识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大家越来越相信要把整个城市体系构造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不是将城市定位为一个简单的效率体系,之后再去叠加人的活动,叠加生态。景观生态与当前的城市系统不应被看作一种简单相加的关系,我们希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03

打破建筑和景观界限

构建多元化的空间

我们认为景观都市主义是一个城市化理论,它是指导整个城市设计的,包括建筑和景观设计,我们甚至会将这个理论从城市层面一直贯彻到室内,所以也希望基于这一理论去打破建筑和景观规划、建筑和室内之间的界限。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儿童馆©田方方

在我们的设计中,会将空间介入另一种空间,建立建筑和景观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将景观转换为建筑、将建筑转换为景观、将立面转换为街道、将室外转换为室内。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儿童馆©田方方

这些具体的设计处理手法,均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刻理解,空间是具有复合属性的,我们希望通过设计打破单一、清晰的界限,不去对某一空间的具体属性进行过于确定化的定义。诸如在国内外很多早期的规划设计中,道路就只是道路,而公园也仅仅是公园,公园很少去承载交通的功能。而发展至现今,情况早已不是这样,比如一个生态廊桥,它既有交通的功能,也有生态的功能,桥下空间也可用于满足人的一些活动需求,多种功能被复合在了一起。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儿童馆©田方方

所以,这种不同空间之间的相互介入与转换,以及有机复合性空间的丰富变化,是我们希望呈现出来给受众的最终效果。可以说,一种空间上的外化设计表现,其背后是由一套完整逻辑所牵引出来的。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儿童馆©田方方

我们并不认为一种思想最后只会外化为一种表达,就像PMA(PolyMorphArchitects)中PolyMorph所代表的同质异象体,虽然具有同样的本质,但可以有不同的形态。我们更关注的是空间形态(Morphological)背后的完整设计逻辑,基本逻辑确定后,大的设计结构也就随之确定了。在完成一项设计时,我们往往不会去确切界定某一块空间做出来就一定是景观或是建筑,而是会有大量的介于两种性质之间的空间类型。

04

探寻场地基因

人的认知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空间的设计逻辑存在秩序性要求,这种设计秩序既是自上而下的,比如每个设计师有着形而上的设计背景与设计思考,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大量参数化的前期研究。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百度希望小学

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场地的特定基因。当我们接触到任何一个场地时,关注的不仅是表象上地形、汇水、气候、用地性质、容积率等信息,同时还包括人的认知,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参数输入范畴。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百度希望小学

参数输入后,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特定场地和人群的诉求,这属于自下而上的工作过程。之后,我们将通过与设计委托方、目标使用人群、周边居民人群的进一步沟通,来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设计结构,基于这个数据化结构再开展由设计师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推演。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百度希望小学

其实很多设计理论都非常关注场地的特殊需求,但这些需求大多基于场地的物理性或人群的生理性需求,而人群对于场地的认知心理或认知过程,目前在以参数化为工具的设计体系中的探讨是非常有限的,近期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去关注设计对于人认知层面的理解与包覆。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百度希望小学

城市设计里的一个概念叫做城市印象,这种印象往往会引导我们去对标某一特色性城市,比如丰富的水体会引导我们去对标威尼斯。但我们不应将城市印象简单理解为某一具体的城市标志物,如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城市地标但不是巴黎的城市印象,我们认为城市印象应当是整个城市历经时间的积淀后所给人们带来的一种综合性认知感受。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百度希望小学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开始探讨这一层面的内容,我们希望把现有的参数化技术体系以及我们所立足的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体系,拉到一个更深入的、和人的关系更为紧密的层面上去。特别是基于现在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以及这次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震动与思考,我们应该尝试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05

疫情的发生

让我们思考重新调整参数依据

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空间是我们很重要的表达媒介,我们自然也就会非常关注,空间最后是不是真的影响了人的认知。所以,当我们得到一个结果之后,往往还需要再去求证。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PMA设计事务所办公室 —— “三重桌”纳福胡同13号©赵俊

利用计算机三维建模仿真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完全可以构造出一个虚实融合的设计空间,让一定数量的典型性受试者在这个空间里进行体验,采集受试者的行为学数据与生理数据(如眼动数据、面部表情、脑电数据等)来对设计空间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与验证,而验证的结果则可以用于进一步的设计优化,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多次迭代来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果。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PMA设计事务所办公室 —— “三重桌”纳福胡同13号©赵俊

我们获取的参数要为设计过程的反复推翻与验证提供依据,而参数的选取标准也会不断发生动态调整。比如,这次疫情的发生,就调整了很多东西,人和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人们对于出行次数的诉求等都发生了变化。此外,随着VR和AI技术与各个学科之间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交叉,我们认为在可预期的未来这些技术将给参数化设计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参数化技术体系。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PMA设计事务所办公室 —— “三重桌”纳福胡同13号©赵俊

我曾和朋友探讨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如果未来的VR技术发展到足够强大,那么我们是否还有空间设计的必要,因为到那个时候,房子可能只需要做一个基础物理框架就够了,剩下的元素都可以靠虚拟现实去实现,并随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心情进行调整更换。至于这种形式对于人的认知与活动到底好不好,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06

真正意义上的空间

是一种复合有机的状态

我们希望将空间设计成一个我们所定义的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空间。过快速的发展,导致现在城市里有太多的空间是没有被设计和被思考的,比如这个区域要做一条高架桥,桥下所有的空间都可能是空白的,成为未设计的空间。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金湾机场东路美化绿化提升工程©李伟

其实景观都市主义最早是由后工业城市改造所起源的,在欧美城市工业大发展时代,城市发展由于高效率导向产生了大量的问题,逐渐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反过来再去修正这种厚重和大尺度的问题空间。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金湾机场东路美化绿化提升工程©李伟

景观都市主义早期更多的是做修正,现在我们则用它去设计新的城市,并尽量避免再出现空白和大尺度的无意义空间。比如做一个水库水源保护地,通常可能大而化之地划一条保护线做成纯水利设施,并不是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我们觉得还有更优的方式。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珠海金湾机场东路美化绿化提升工程©李伟

为什么一个区域一定是建筑或者景观?为什么一个空间只能有一个属性?这是我们在反思和探讨的问题。我们希望空间可以达到一种复合有机的状态,既可以保证所有的基础性功能的满足,同时也希望人的更多参与。

07

什么都不做才最生态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平衡点

景观都市主义无疑是强调关注自然的,但我们不能抛开人去讨论自然,因为我们做的是城市设计,而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我们的设计既要保证生态性,也要满足人发展的各种需求。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西咸新区崇文泾河生态餐厅及酒店©夏至

我认为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如果单独去讨论生态就变成生态学家了。多年前我们开始做一些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时候,一次在参加论坛时遇到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您觉得我们怎么做一个城市才是最生态的?从生态学家的角度能不能给出一个判断?”当时他回答说:“从我自己的观点特别负责任地跟你说,你什么都不做才是最生态的”。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城市本身并不是生态性的天然载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处理好城市发展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西咸新区崇文泾河生态餐厅及酒店©夏至

所以现在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也非常明确自己的职责,我们是做城市化理论研究和城市设计的,因此首先的基石就是城市要发展,我们从来不想去做一个假的自然,或是简单地去模拟自然,这是我们实践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我们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去做好的一件事情。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 西咸新区崇文泾河生态餐厅及酒店©夏至

我们就是要在现状下去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通过相对平衡的介入来获得一个自然的或生态的方式,而这也是参数化设计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地方,即利用数据让人与自然找到最贴近最优的距离,而不是因为做城市把人拉出了自然,或者因为做生态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我们做的尽管永远达不到完美,但是什么都不做肯定会有更多问题,我们正在积极致力于在现有的城市肌理下,让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相辅相成、有机发展。

建言思想汇之王川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建言丨对话王川」:景观都市,一种复合有机的空间逻辑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媒体合作: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时机时机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