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 某一段时间 吃东西时,口咸或口淡 不吃东西时,略感口苦 ...... 这些特殊的“口味” 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吗? 口 咸口咸是指不吃咸味食物,但觉口中有咸味或自觉唾液、痰液味咸的情况。 咸为肾水之本味,想缓解口咸,多从肾入手调理。对于肾虚引起者,如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可辨证补肾调理。
治疗、调理方面,口咸者应尽量避免熬夜,于23点前入睡,避免过度劳累。偏于肾阴虚者,可辨证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日常可适度食用山药、淡菜、桑葚等食物,有助于滋养肾阴;偏于肾阳虚者,可辨证选用右归丸温补肾阳;阴阳两虚者,可辨证选择金匮肾气丸。
口 淡口淡,即口中发淡、味觉减退,多伴有食欲欠佳。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口淡多为脾胃气虚或痰湿困阻导致,后者也与脾胃功能下降、不能运化水湿密切相关。 因此,口淡的调理,重在调脾胃。偏于脾胃气虚者,多伴有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脉弱等,治疗重在补气健脾;偏于湿阻者,多见口淡、黏腻,痰多欲吐,舌苔厚腻明显,治疗重在化湿、渗湿。 脾胃为后天之本,平素应注意养脾、和胃,食疗对于口淡者尤为适宜。 山药扁豆芡实粥 【材料】 【做法】 将山药去皮,其余材料洗净,加入适量水,用大火将水煮开后,转为小火,再煮2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 山药扁豆芡实粥具有补气健脾祛湿的功效,适合脾胃气虚、痰湿困阻导致的口淡。 口 苦中医认为,口苦作为口味异常的一种,多见于热证,比如胃热、肝胆湿热或外感发热。从现代医学来看,口苦的原因有许多种。 1口腔、咽喉疾病 口腔、咽喉的局部疾病,如龋齿、牙周感染、扁桃体疾病等,均可因细菌感染产生特殊气体,从而影响口气出现口苦。这种情况导致的口苦,建议到口腔科、耳鼻喉科进行专科治疗。 2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口苦最为常见,如肝胆胰腺疾病导致胆汁排泄、引流不畅出现口苦,常见有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慢性肝病、肝癌、胆囊癌、壶腹癌等。 胃肠动力紊乱导致胃内气体反行至口腔,也可导致口苦,常见有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也可能出现口苦。 3便秘及肠道菌群失调 各种原因导致的便秘以及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口苦。 4精神心理疾病 精神心理疾病也是导致口苦的重要原因,如抑郁、焦虑等。
日常生活中,为防治口苦,首先应关注口腔及咽喉的卫生,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量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饮酒,保持大便通畅。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者,可以适当喝酸奶或吃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菌群,以缓解口苦。 |
|
来自: Huienqka9d96ty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