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极生慧,事以密成

 渐华 2020-10-30

你有多久没有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了?什么事都不做的那种。

我们总是被工作和生活的琐事填满,恨不得见缝插针地把所有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我们总是很忙,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忙着活的人想活得有意义,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忙着死的人只想着找点什么消磨时间,感觉时间过得太慢。

我们习惯了忙碌,却从没有想过忙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像上了发条的秒针,一刻不停地做着无意义的循环,从没有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上个厕所都要带手机,不然总觉得两手空空无所适从,我们吃着饭都要随时准备回复消息,搞得自己像日理万机的总理,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我们真的有必要那么忙吗?

人是群居动物,注定我们总是有被社会认同的需要,我们的生存本能告诉我们,不能做那个异类,大多数人认为对的,我们就会认为是对的,可是太过注重他人的认同,就没法做自己,只能成为被裹挟被绑架的傀儡。

一个视频点赞数为0,另一个视频有100万点赞,你会更认可哪个视频的观点?你更可能给哪个视频点赞?毫无疑问我们都会认真地看点赞多的那个视频,不管认不认同其中的观点,但一定已经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哪怕你留言反驳,对方的观点也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你心里,等待着生根发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出现在你脑海,并被你说了出来。

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收到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资讯,看到不同圈层的各种观点论据,我们不由自主地被人群推着往前走,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千方百计地搜寻各种信息,生怕错过了什么被别人耻笑,被时代抛弃,被归为异类,我们拼尽全力,只想做个正常人,只想中庸,只想随大流,只想不出局。我们从没想过生命的高度,但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划定了底线和退路,然后安慰自己和身边人“差不多就行了”。

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般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我们比上不足,但是只要想到自己不是最差的,就心安理得,告诉自己“平淡是真,平凡是福”。

我们年纪轻轻就失去了斗志,30岁就说已经老了,我们不知道这一生为何而来,为何总是生出无尽的疲惫和悲凉,我们早就忘记了梦想是什么,日复一日地麻木循环,然后告诉自己大家都一样。

我们似乎做了很多事,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可我们的生活依然充满了遗憾,我们常常把“如果”和“本可以”挂在嘴边,知乎里提问的都是关于“前任”和“放不下的曾经”,劝别人的时候都慷慨激昂、头头是道,可轮到自己都是茫然和彷徨,念过往的很多,惧未来的更多。

我们总是责怪着房价高、医疗贵、教育难、压力大,感叹生活总是充满了焦虑和无奈,然而刷着朋友圈却总是看到诗和远方,对比之下更显窘迫和痛苦,我们慌慌张张为了碎银几两,虽无比荒唐又无可奈何,想要改变突破却不得其道。

我们总是很喜欢旅游,喜欢逃离一切的放松和惬意,可是去了别的城市,看到的只是别人的生活,回来后又回归现实,仿佛曾经的经历都是梦幻,梦醒了还要继续生活,这样的旅游更像是一种逃避。事实上,旅游真正的意义,不是跟团看风景,而是在孤寂的旅程中思考人生,在离开熟悉群体的生活中排除干扰,在万念俱寂的无人之巅找到自我,在清风明月的陪伴下品味孤独。

真正的高人,是大隐隐于市,可我们不是高人,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所以我们总要自觉地阶段性远离群体,去独处,去静坐,去思考,去探索,去找回自我,不然走着走着,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迷茫,就像在层层迷雾里被人推着往前走,不知将去往何处,但根本停不下来。

真正的智慧,无一不是在静坐独处的时候生出来的,孤独的思考胜过喧嚣的热闹,安静的独处好过合群的认可。很多时候,天天忙得停不下来了,可能正是缺乏思考的缘故,没有了安静时的智慧,忙碌就没有了意义,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忙碌不过是一条船,本来要带你去河对岸,可你却把这条船当成了对岸。

《36岁,人生半熟》一书中说:年轻的时候,我们被理想和欲望烧得焦灼,总觉得当下时不我待,恨不得省去所有过程,直达结果。

人往往就是这样,总想尽快逃离现有的阶段,忙不迭地进入下个阶段,小时候盼望长大,上学盼望工作,刚毕业就盼望赚中年成功人士那么多钱,工作没几年就盼着尽快财富自由早点退休,我们总是担心来不及,总想再快点,可是生命的意义,难道不是应该从容地体验每个阶段的美好吗?

可惜的是,内心觉醒,不意味着可以迅速解脱,往往先来的是痛苦。因身体浸在现实的强大惯性和责任里,而灵魂先一步要求结束,反而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哪怕你天天问自己这一生为何而来,也不会有答案,往往是,现实种种已不甘愿,未来走向又不清晰。

如果你也在这样的困境里,不妨尝试做以下的事:

找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先静坐,然后拿出一张纸,从纸的最顶端开始,一一列下你今生要做的事,无论它多么荒谬、不可思议,也不要停下,只是持续地写下它,直到,那个你灵魂所向的事出现,你会痛哭流涕。如果没有出现,则放弃,下一次独处安静的时刻,重复以上动作,直到让你痛哭流涕的答案出现在纸上。

静极生慧,事以密成。

愿我们都有智慧与通达的境界,拥有明月清风,也有欣赏明月清风的心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