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忽视的印度航天 | 印度“火星轨道飞行器2号”计划于2024年发射火星

 风吟楼 2020-10-30

印度“火星轨道飞行器2号”(曼加里安二号)计划于2024年发射火星,这是印度第二次星际任务。

火星轨道任务(英语:Mars Orbiter Mission缩写MOM),或者非正式地称为曼加里安号(Mangalyaan,梵语:????????,意为“火星飞船”),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火星环绕探测器,于2013年11月5日成功发射

随着“月船2号”的任务在各方对其成功的呼声和反驳声中退居次要地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现在正将重心转移到载人任务Gaganyaan、火星任务mangalyan -2(曼加里安二号)和其他未来的项目上。曼加里安一号轨道飞行器进入第七年,ISRO着眼于曼加里安二号。

按照Isro主席K Sivan的说法,火星轨道任务(MOM)预计将围绕这颗红色星球运行更长时间,其设计寿命为6个月,超出了4.5年。它的成功使宇航局有信心开始着手“曼加里安号2号”的工作。

与月船2号轨道飞行器的运行目标相似,MOM已经捕获了2TB的火星表面高分辨率图像。它的机载摄像机还捕捉到了火星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近距离图像。携带了5个科学有效载荷来研究火星的表面特征、形态、矿物学和火星大气。Isro说,对数据的分析正在进行中。

但如果MOM(曼加里安一号)做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计划第二次火星飞船任务呢?

正如Isro所解释的那样:最近的发现表明,火星拥有不同表面的记录,这些表面是由过去1亿年间的地质过程和风化事件造成的。这一完整的地质记录可以提供线索,以了解行星是如何进化的,以及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生命是如何以及是否出现的。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这一记录还没有在月球或地球上发现。来自MOM的数据已经显示了火星的地貌特征,表明火星早期温暖湿润的气候,这可能有利于原始生命的出现。“火星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与地球上类似的过程。“Mangalyaan任务和其他多国的火星轨道器和漫游者任务提供了暴露的表面上有水合物的直接证据,以及地表以下地区存在水冰的证据。

新的任务将进行更深入的探测。印度首次尝试太空成功穿越地球轨道的“MOM火星飞船”任务,包括其运载火箭、航天器和地面部分,仅花费了4.5亿卢比。虽然新任务仍在设计阶段,但其有效载荷能力可能达到100公斤。

印度在航天工业中是一个独特的参与者。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太空计划以发展为重点,这与美国和俄罗斯以军事为导向的太空计划有所区别。

近年来,印度有过几次高调的传教活动。2008年,印度发射了“月船一号”(Chandrayaan-1)。2014年,它的“火星飞船”(Mangalyaan曼加里安号1号)绕火星飞行。最近,印度发展了其发射服务提供商的地位。印度日益增长的太空野心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它与我国的竞争,我国迅速成为一个太空强国。

与美国空间部门中商业航天伙伴关系的增长类似,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也越来越多地寻求与私人航天公司合作。空间活动法案草案将促进公司参与设计和发射卫星。引入公司将发展当地工业,并允许ISRO重新集中其资源。

Mangalyaan-2 - Mars Orbiter Mission 2 (MOM 2) 2024| ?????? | ISRO

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文化广泛融合,经济不断增长,环境多样,政治环境充满挑战。因此,从安装和维护费用来说,通过地面通信和监测到达全国各个角落是一项庞大的任务。因此,印度显然应该利用空间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理、监测、资源开发、灾害管理和国家安全等一系列操作参数。

印度的太空计划是如何发展的?

该项目始于印度伟大的远见卓识者之一维克拉姆·萨拉拜(Vikram Sarabhai)。在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鼓励和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的支持下,萨拉拜为该计划奠定了基础。霍米·巴巴发起了印度的核项目。该项目最初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发射探测火箭,射程可达100公里。萨拉比很快意识到完全本土化的必要性。

今天,印度的计划不欠任何其他国家的信用。在其努力中,印度计划以其可靠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运载火箭和优秀的卫星设计者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印度的太空计划使印度在太空探索方面几乎自力更生。我们不仅制造和运行我们自己的通讯和地球观测卫星,我们还参与探索其他世界的空间计划。

印度太空计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印度的太空计划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火箭,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还有卫星,进入太空的有效载荷。火箭很棘手,因为它们必须在几分钟内将一个物体从静止加速到大约每秒11公里(km/s)。很少有火箭发动机能单独做到这一点。通常,我们看到的一个火箭实际上是三到四个火箭叠加在一起。最低的火箭将上面的火箭运载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分离,这样第二枚火箭就可以点火,将有效载荷进一步送入太空等等,直到火箭携带的有效载荷或有效载荷被送入所需的轨道。

在这些火箭中,印度的主力——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可以将有效载荷送入800公里外的轨道。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将有效载荷送入极轨道(从北极旋转到南极),现在已经进行了改进,用于多种用途。PSLV最近进行了第44次发射,达到了它的目标。中国已经发射了国内和国际卫星,甚至还保持了一次发射多颗卫星的记录(2017年为104颗)。PSLV耗资约2500万美元,是中型有效载荷中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载火箭之一。

然而,PSLV不是很大,最多只能携带2000公斤的物体进入太空。印度目前正在测试和批准一种更大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Mark 3),该运载火箭将携带大约5000公斤的重量进入太空。届时,我们将能够发射我们自己的通信卫星,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外国火箭。

说到卫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挑战。卫星必须能承受从0公里/秒加速到11公里/秒只需要几分钟。它必须被压缩在一个非常小的体积里——典型的有效载重舱直径和高度只有几米。一旦进入太空,它必须自己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能承受外层空间的恶劣环境。卫星一旦发射,通常是无法修复的。所以,它必须非常可靠。

卫星可以绕地球旋转或执行星际任务。它们可以用来观测地球或空间,不受大气的干扰。当卫星观测地球时,最好让它们保持在从极到极的轨道上,这样当它们完成公转时,在它们下面旋转的地球就能使卫星以最小的努力观测整个地球。通信卫星和气象监测卫星略有不同;它们必须是与地球同步的,这意味着它们应该与地球同步运动,这样它们才能每天旋转一圈,从而在我们看来是静止的。它们需要在海拔大约36000千米的地方,这样它们的公转周期就是24小时。

印度使用的卫星有两种全球定位系统,都很有价值。第一个是全球定位系统援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