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超详细归纳总结
2020-10-30 | 阅:  转:  |  分享 
  
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

分类 概念 认知 感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心 表象 感知过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及形象 理 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心 过

程 言语 人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 理 想象 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现 情绪情感 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象

意志 有意识地确立目的,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动力 需要 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的不平衡状态 心 动机 激发并维持个体朝着目标活动的内部动力 理 适宜性 能力 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特

性 人格 气质 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动力的特征 性格 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因为它们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三个阶段和思维阶段(意识阶段—人类)

演变阶段名称 感觉阶段 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 思维阶段(意识阶段) 具体生物名称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灵长类动物 人类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纷争

阶段 名称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学

派 构造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冯特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纷



机能主义心理学 杜威、安吉尔、

詹姆士 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 抛开意识,直接去研究行为,只要确定刺激和反应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 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又称完形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潜意识和性本能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本我、自我、超我 当代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价值,提倡充分发挥潜能,心理学的“笫三势力” 研究 认知心理学 研究人脑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 取向 生理心理学 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来分析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口头-访谈问卷-回卷法。3、个案法: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又叫个案历史技术,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4、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和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量: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因变量:(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的一切能够对被试者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

神经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大量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周围神经系统: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联系起来的一根根神经,组成的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它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传至中枢神经)、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它把圣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至效应器官)、中间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三种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反射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是神经中枢及时地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外周神经系统(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从解剖上分为:12对脑神经(有感觉、运动、混合神经)和31对脊神经(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外周神经系统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由此能清楚地分辨出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感觉,也能有意识地支配运动器官的运动,这些运动器官的肌肉都是由横纹肌组成的。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它们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具有拮抗的作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交感神经: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

副交感神经: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的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神经系统神 外周神 躯体神经系统 经系统 自主 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

经系统



脊髓:简单反射(膝跳反射)(脊髓灰质:前端大型运动神经元、后端感觉神经元、中段前后端之间自主神经元;脊髓白质:脊神经纤维构成,负责向脑传递神经冲动或把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官) 经 脑(单侧化

优势半球) 脑干 脑桥 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 元 (脑最古老部位)

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 延脑 间脑 丘脑 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中枢 上丘脑 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 下丘脑 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的重要神经中枢,调节内脏系统活动 底丘脑 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端脑) 额叶中央后回 躯体运动 顶叶中央前回 躯体感觉

颞叶 听觉功能 枕叶 视觉功能 身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都是倒置的,即脚在上,头在下(面部五官的位置是正的),身体感觉敏感的部位和运动灵敏的部位,因为管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比较多,所以他们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区域就比较大;感觉迟钝的,活动少的部位,因为管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比较少,所以它们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区域就比较少。由于延脑的椎体交叉,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使对侧传导关系

大脑的单侧化:是指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单侧化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如音乐、美术活动、情绪的表达和识别等。左利手的人相反

布洛卡区:运动型失语症,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了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为纪念布洛卡的发现,把主管言语表达的区域叫做布洛卡区

割裂脑实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实验,就是切断连接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由垂体前叶(直接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着其他腺体的活动)和垂体后叶(控制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分泌)组成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部,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引起的现象类似)和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受垂体腺调节,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两个腺体组成

甲状腺:位于气管下端两侧,分泌甲状腺素,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亢进:饭量剧增体重不增,过分敏感、紧张、情绪容易激动;不足: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儿童期患者变现为呆小症

性腺:男性的性腺是睾丸(分泌睾丸激素,刺激镜子产生),女性的性腺是卵巢(分泌雌性激素控制排卵和孕激素控制怀孕和月经周期),性腺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氛围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有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术语 概念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敏感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分为绝对感受性(可以用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来度量)和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阚限来度量的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即阈限值低则感受性高,阈限值高则感受性低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缩写j.n.d 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I/I=K,其中△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韦伯分数),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定律 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1860年发现,感觉的强度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S=KlgR,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刺激:是指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发生作用的物体叫刺激物

适宜刺激:是指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这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非适宜刺激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暗适应感受性提高(戴红色眼睛保护),光适应感受性降低 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后像持续的时间和刺激的强度成正比,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亮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红花还需绿叶配是彩色对比的结果 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各种感觉

分类 适宜刺激 感受器官 相关知识 视觉





380~780nm的电磁波

也叫光波 锥体细胞:明视觉

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暗视觉

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彩色有色调(取决于波长)、明度(取决于物理强度)和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三个特性。颜色混合有色光混合(相加混合)和颜料混合(相减混合)两种,牛顿色环。色觉异常包括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觉缺陷者靠明度“辨认”颜色(石原氏色盲检查图表),隔代遗传。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灰,这两种颜色叫互补色 内





觉 听觉





16~20000Hz的空气

振动叫声波

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20岁以前增长,60岁后降低,首先丧失的是高频,丧失到中频会影响语言的听觉 听觉器官(耳廓、外

耳道、鼓膜、听小耳和内

耳),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视听觉神经集中的地方 声音有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和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三个特性。

听觉适应: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

听觉疲劳: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

乐音:周期性的声波。噪音:不同频率,无周期性,不规则的声音 嗅觉 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味觉 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 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 基本味觉包括甜(舌尖)、酸(舌边后部)、苦(舌根)、咸(舌边前部)。味觉的感受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皮肤感觉 触觉、压觉、振动觉、

温觉、冷觉和皮肤痛觉 触感受器或压感受器等 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变形时叫触觉,引起变形叫压觉,触觉、压觉是别动触觉,触觉与动觉结合的触摸觉是主动触觉,皮肤表面温度叫生理零度,痛觉最难以适应

外部感觉





平衡觉(静觉) 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 内耳中的前庭(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 平衡觉反映人体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晕船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运动觉(动觉) 肌肉伸缩、关节角度的变化 肌梭、腱梭、关节小体 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动觉在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内脏感觉(机体觉) 脏器本身的活动及其病理状态 内脏器官的壁上 内脏痛不同于皮肤痛,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且有放射现象,黑暗感觉 痛觉 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 皮肤感觉、内脏感觉、各种感觉器官和肌肉中 痛觉总是和痛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具有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特性 概念 整体性 把物体的各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格式塔的知觉组织原则(整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 选择性 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便知觉的格外清晰,而背景则知觉的比较模糊。 恒常性 知觉的条件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明度等。一个人近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远时形成的视像小,看我看这个人是一样大;一块煤在太阳光下比一块石灰在黑暗的屋里投射出的光的绝对强度要打,但是看起来煤是黑的,石灰是白的 理解性 用过去的经验对知觉到的外在物体讲行解释,并用词揭示出来。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分类 定义、判断线索和特性 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 空 形状知觉 物体形状特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间 方位知觉 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知觉 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 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判断距离远近的线索包括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辅合)、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的透视、空气的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双眼线系。其中双眼线索有双眼视轴辐合和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时间知觉 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判断时间的依据包括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性变化;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周期性(生物节律、生物钟) 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当物体的运动被知觉到的时候,就产生了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知觉叫真动;物体在空间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Φ现象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错觉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性。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产生,错常是无法通过主观努力来克服的;种类包括:线条长短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形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的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物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记忆的概念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种类

按内容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一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 外显记忆(意识控制)、内隐记忆(无意识) 按能否加以陈述 陈述性记忆(语言传授,一次性获得,需要意识参与)、程序性记忆(多次识记,不需要意识参与) 记忆的过程(三环节) 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回答问答题)或再认(回答选择题) 遗忘的概念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出现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研究遗忘规律,后人则绘制出保持曲线(遗忘曲线:以间隔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表象的双重含义 含义一: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形象记忆) 含义二:头脑中所出现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特性 直观形象性(见多识广)、片面不稳定性(全景镜头、特写镜头)、可操作性(放大、缩小、翻转)、概括性(初级的,向思维过度) 表象的作用 1.积累感性知识;2.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3.为想象提供素材 三个记忆系统 按照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存储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划分为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和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衰退或干扰。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先学的知识干扰后学的知识,手机号)和倒摄抑制(后学的知识干扰先学的知识)系列位置效应,即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首因效应(首位效应,开始部分比中间好)和近因效应(新近效应,后面位置比中间好) 三个记忆系统的区分

三个记忆系统 保持时间 保持形式 容量 是否注意或意识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 图像记忆0.25—1秒,声像记忆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 感觉后像(形象编码)

容量比短时记忆大很多 9~20bit 否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 <1min 听觉编码(语言文字)、形象编码,少量语义编码 7±2个组块 是 长时记忆 >1min 语义编码、形象编码 无限 不是有意回忆是没有意识的,不一定能想起来 思维、语言及想象

思维的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思维最主要的特征 间接性(可以推断事情,预见未来。下雨了,推断会内涝,推断贪污腐败)、概括性(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形成概念、借助概念认识未认识的事物。金属与温度的关系,热胀冷缩)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个别到一般) 思维的种类 按思维形态分为动作思维(用操作肢体动作交流、聋哑人交流)、形象思维(教小孩学数学3个苹果加2个苹果)、抽象思维(最本质的特征)小孩子垒积木,小学生数苹果,高中生算几何 按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为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虽然都是抑郁症,不能一起治) 按是否有创造性分为再造性思维(墨守成规)和创造性思维(一国两制)(艺术灵感) 概念的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并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概念的形成:也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每一个概念都有内涵(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且两者是相反的关系 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模拟自然概念)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迁移的作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促进作用)和负迁移(干扰作用));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原型: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造锯);定势的作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社会现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 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演讲、作报告)和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特点: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言语的缩减性、速度快) 想象的分类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无意想象(梦和幻觉)和有意想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和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可实现的叫理想,不可实现的叫空想))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功能 中枢名称 位置(优势半球) 受损 受损表现 说 运动性语言中枢(布洛卡区)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 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 表达性失语症 能听不能说 听 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1874年德国威尔尼克 顶叶、枕叶、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 接受性失语症 能说听不懂 读 视觉性言语中枢(阅读) 顶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 失读症 能看但不能理解词义 写 书写中枢 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 失写症 能运动不能写字绘画 意识和注意

意识的概念 指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察、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察、心理活动的评价、行为的评价等。睡眠和梦是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和、管理和调节的作用(选择、判断、解释) 无意识的概念 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没有觉察到的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无需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行为、没有觉察到的行为、梦等 睡眠阶段 清醒警觉β波(14-30hz波幅较小);安静休息α波(8-13hz波幅较大);睡眠△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睡眠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脑电波频率较低,波幅较小,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身体很难被叫醒,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波,有时出现睡眠锭,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大多呈现△波,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指标变慢,深度睡眠,大约持续20分钟,前半夜长,后半夜短;四个阶段大约经过90分钟,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波消失,类似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出现,大约持续5-10分钟,不断重复,越来越长,最后一次可达1小时;随着黎明的到来,第三、第四阶段会消失) 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睡眠可以使机体恢复技能,可以通过训练缩短,深度睡眠比例大,效率就高 梦的特点 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梦剥夺者会产生不适感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讲到梦是愿望的达成 注意的特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注意的分类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分类

注意分类 有无目的 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举例 注释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无 否 分心 有意后注意不是单独的一个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有 是 初学骑车 分类,是有意注意向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 否 熟练骑车 的转换 注意的特征

注意特征 概念 相关内容 注意广度

(注意范围)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范围:7±2个项目 注意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起伏(也叫注意的动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 注意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 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而注意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必须有一些活动是熟练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在不同感觉通道之内,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 注意分散、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某学生看书时发现一个英文单词不会,然后去查字典,查完后继续看书,这是两次注意转移,而不是注意分散,因为每个活动都是围绕着任务进行的。注意转移是相继的,注意分配是同时的

需要和动机

需要的概念 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的种类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分为: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人和动物都有生理需要,但有本质区别;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只有人才有 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需要、内驱力、诱因和情绪可以激发活动的动机 动机的种类 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定势是无意识动机 按照是由内在需要还是外部环境引起的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内在动机的作用一定要大于外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推动的话,就会有损于内在动机 内驱力 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诱因 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每个行为都可能有多种动机,多动机可以产生同一个行为。动机和结果可以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兴趣 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阔性;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爱好 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了爱好 定势 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分类 层次 内容 特点 缺失性需要 生理需要 食物、空气、水、性、休息 “衣食足而知荣辱”反应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安全的需要 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无威胁 生长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友情、爱情 由低到高逐级满足,出

尊重的需要 有地位 现早则力量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现理想;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其外部表现形式,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表情:是指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全人类相同的表情是先天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不同的表情是学习得来的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是过程,可用于动物和人类,较为低级 情感指内容,则较为高级,只能用于人类;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 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动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动力性(增力一减力)、激动度(激动一平静)、强度(强一弱)、紧张度(紧张一轻松) 情绪的分类:情绪发生强度和持续时间角度 生物进化角度 基本情绪(原始情绪)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复合情绪 敌意(愤怒、厌恶、轻蔑)、焦虑(恐惧、内疚、愤怒)等 按情绪发生的 心境(心情) 微弱、持久、弥漫,往往由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 速度、强度和持 激情 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重大、突如其来的意向冲突引起 续时间,对情绪进行划分叫情绪状态 应激(生理反应、心理反应) 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引起应激反映的叫应激源(躯体性的、心理社会性的);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造成对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患病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度量,即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不同的维度。这种度量可以从情绪和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而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征,也就是说,每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记性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于认识过程的一种心理过程: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则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反映外界事物的;再次,可以从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看到他情绪上的变化,却看不到他所进行的认识活动过程,因为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最后,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分泌腺的作用实现的,认识活动则不伴有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情绪和情感是以内心体验或感受为其反映形式的

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动力性(增力和减力)、激动度(激动和平静)、强度(强和弱)、紧张度(紧张和松弛)

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宗教情感、母爱

道德感:按一定的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美感:按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品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美感体验的强度受人的审美能力和知识与经验的制约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未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怀疑、自信、惊讶。解决问题时的喜悦都是理智感)

意志

意志的概念 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

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有意识地确立目的,选择行动方案并决策。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冲突)、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时,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目标,避开损失大的目标)、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双重趋避式冲突(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又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 第二阶段(执行决定阶段):坚定地执行既定计划,又要克制妨碍达到目标的动机和行动 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之相反的品质是手暗示性和武断从事);2.果断性(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3.坚韧性(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与之相反的是虎头蛇尾和执拗);4.自制性(又叫自制力,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怯懦和任性) 能力和人格

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能力的分类 按能力的结构分为:一般能力(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和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 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也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取决于个人的禀赋,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和晶体能力(也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分为:认知能力(指获得知识的能力,智力)、操作能力(指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指从事社交的能力) 按创造程度分为:模仿能力(指效仿他人的言谈举止,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再造能力(指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能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20世纪初,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塞斯顿的群因素论(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等七种因素) 能力发展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力超常:指智力的高度发展,智商高于140,超常儿童占1%;智力落后:指智力远低于中等水平,智商低于70,弱智儿童3%;智力水平是创造成就的基本条件,机遇和人格品质是极为重要的条件 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包括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的因素:主要指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遗传:生物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基因决定遗传

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儿童正常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营养,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3.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早期较有影响的是高尔顿的谱系调查方法;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法是利用同卵双生子来研究遗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考察养子、养女与生父母、养父母能力发展的相关,是研究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影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4.遗传因素和混啊经因素的相互关系: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 人格的特性 独特性(没有两个人的人格完全一样)、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稳定性(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功能性(外界环境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的社会制约性,是指人格必然会反映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受到的教育的影响) 人格的结构 人格:西方观点是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其他部分;个性:苏联观点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认为人格是一个人不同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 气质的概念 气质(脾气、秉性、性情)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黄胆汁(胆汁质)、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质)、黑胆汁(抑郁质))、体型说(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提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医生谢尔顿和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胚叶说)、血型说(日本古川竹二提出)、激素说(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四种内分泌腺的类型,即甲状腺型(分泌过多者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感知灵敏;分泌不足者迟缓、冷淡、痴呆、被动);垂体腺型(智慧、聪颖);肾上腺型(情绪容易激动);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气质的特性 感受性和耐受性(是神经过程强度的外在表现,感受性高,耐受性低)、敏捷性(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它表现在反应的快慢、动作、言语、思维、记忆、注意转移的速度等方面)、可塑性(指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兴奋性(指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表现)、指向性(是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长指向于外(外向),还是长指向于内(内向);是由神经过程的强度决定的;指向性和情绪的兴奋性有密切的联系) 气质类型外在表现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正确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 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性格的概念 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的概念 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性格的结构 静态结构: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分解为1.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集体、工作、劳动、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其可以从意志品质的四个方面,即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来考察)、3.情绪特征(指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4.理智特征(只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表现为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想象中的现实性、思维活动的精确性)和动态结构 智力:指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知识:是指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与知识和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从另一方面说,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所以能力与知识和技能又有密切的联系

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

才能:指具备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

天才:指不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给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

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决定了能力发展的速度

能力发展的后天条件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条件、家庭、所在的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

巴普洛夫指出,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获得欧诺个的不同类型;只存在着四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强、不平衡的兴奋型;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神经过程弱的抑制型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型 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黏液质 弱 抑制型 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基本名词 相关知识 兴奋和抑制 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反射、反射弧、反馈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经典条件反射

应答条件反射









夫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射)。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同时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所以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条件刺激) 操作条件发射

也叫工具条件反射 桑代克和斯金纳 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到箱子里,箱子里有个杠杆,按压杠杆就会出现一粒食物。开始,白鼠偶尔跳到杠杆上,压出一粒食物,反复多次,白鼠就会明白杠杆和实物之间的关系。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最大的区别在于操作条件反射要先有一个行为,而经典操作反射没有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反射,例如:吃东西流口水;强光照射瞳孔收缩

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性格的各种特征中,态度特征能够起到决定其他特征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它们的不同侧面

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代表人物 理论内容 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分三层,即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自我(遵循现实性的原则)、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 类型理论 荣格 内向、外向 特质理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每个特质具有两个相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创始人 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是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中心特质:是决定一个人一类行为,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次要特质:是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不太重要的特质,作用比中心特质更小) 反特性) 卡特尔 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与16种根源特质(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艾森克 因素分析的方法和经典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归结为神经质N、精神质P和内、外倾E;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科斯塔、麦克雷 大五或五因素模型FFM,编制了测量五因素的工具NEO人格调查表: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认真性C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诞生: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被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孕育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包括: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 F.H.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1924年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 1954年,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社会学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给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综合 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



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勒温公式1936年提出: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情境,f指函数关系;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定义 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系等)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社会心理学简史

分期 时间 特点 哲学思辨期(启蒙期) 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 对人性的哲学争论 经验描述期(形成期)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在观察基础上客观描述和分析,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1.达尔文进化论;2.德国民族心理学;3.法国群众心理学;4.英国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期(确立期) 始自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领域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两位先驱是: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纯理论转向应用;代表人物:瑟斯顿(态度量表)、李科特、谢里夫(游动效应)、莫里诺、勒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特征:1.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2.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3.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a.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b.在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c.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d.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e.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f.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它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1.自然观察:特点: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自然观察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2.参与观察:特点: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通常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调查法(亦称询问法):1.访谈法:与观察法一样,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访谈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特点:a.访谈者必须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任,使被访者积极配合;b.为了保证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访谈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2.问卷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最普遍的方法之一;特点:a.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保证了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b.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记录、结束语、计算机编码;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档案研究法:是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档案资料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心理咨询就是档案法的应用;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历史资料的调查;1.优点: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2.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难度较大;

实验法:a.自变量:研究者选择、控制的变量。多指能影响、决定及改变行为的客观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动机、态度等;b.因变量:跟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多指被试者的心理反应与行为;c.信度、效度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实验室饰演的结果不能任意地推广到现实情境中;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社会心理学危机”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1.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2.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论

起源于行为主义 班杜拉

沃尔特斯

1963年 学习机制:联想(经典的条件发射)、强化(正强化: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负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模仿;观察学习: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是模仿发生的前提,依赖表象(童年早期形成)和言语编码(童年后期发展出来的)两种表征系统)、3.动作再现过程(是模仿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4.动机过程(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受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五个命题:

1.成功命题:某种行为得到相应的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奖赏越多,重复的频率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5.侵犯—赞同命题: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会愤怒,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得到预期的,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会高兴,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布劳 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人们自愿的活动,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之间和社区之间;还引入了权利、规范、不平等的概念 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

米德

20世纪30年代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的是布鲁默 基本假设: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 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

意识与潜意识 “力必多”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与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力量) 人格结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荣格 集体无意识;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新精神分析论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其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对焦虑有深刻的看法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及个体(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终身社会化的观点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的概念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劳教制度就是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遵守社会规范;3.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复杂的神经系统) 社会化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的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性别(人格)、性别角色(态度和行为) 道德的社会化: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政治的社会化: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概念 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1.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如父母;2.成就角色: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1.规定型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如公务员、军警;开放型角色:2.行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 按角色的功能分为:1.功利型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2.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教授、学者,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1.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2.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如性别角色 角色扮演三要素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分为:1.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2.角色不清(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最严重) 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的概念(古老课题)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观察者;

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

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更重要,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个体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4.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

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生理自我(8个月—3岁)到社会自我(3岁—13、14岁),最后是心理自我(10年左右,从青春期到成年) 身份的概念 身份: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是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身份易变 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自尊的概念 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满足—自信;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挫折—自卑;是一种高级需要 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自尊公式詹姆士 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影响自尊的因素 亲子关系,即慈爱、要求一致、尊重、给予自由等;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的概念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社会知觉包括:1.行为原因;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即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观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如果大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需要形成新的图式 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印象形成的效应与印象管理: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概念 解释 知识点 首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是第一印象的机制。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起作用的 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人或事较为固 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定的看法;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 简化社会知觉过程 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有限经验的刻板印象有消极作用,产生偏见,歧视 总体印象 人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的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的印象。包括: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就愈好;相反个体被消极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的印象就越差,越难被他人接纳、

平均模式:指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加权平均模式: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依据的是加权平均数、

中心品质模式: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 也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重点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重点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 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其所好 归因

归因的概念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即归纳行为的原因 行为原因

的分类 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外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综合归因: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的归因 稳定性原因(内部原因稳定)与易变性原因(外部原因易变);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和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可控性因素——变化的预测;不可控因素——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理论 由罗特提出的。内控者和外控者;内控者的态度和行为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形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2.折扣原则(凯利提出);

3.协变原则(凯利三维理论: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如果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都高,则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一致性高,作出内部因素的归因;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影响归因

的因素 1.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保护(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成败归因中,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则倾向于内归因;动机性归因偏差: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失眠患者有相反的归因倾向,认为失眠是内部原因造成的);

3.观察位置(归因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过去很久的事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归因 一致性 共同性 特异性 刺激客体(外归因) 高 高 高 行为主体(内归因) 高 高 低 背景 低 低 高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是行为的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3.维持与调节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五种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的分类 知识点 亲和动机 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亲和起源于依恋;

亲和的作用:1.满足个人的某些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

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悲惨的情境也能加强亲和动机;2.情绪因素: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越恐惧越亲和,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越焦虑越不亲和;3.出生顺序:长子长女合群倾向更明显,按出生顺序递减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成就动机的重要性;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大道德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的强弱;以往的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成功提高抱负水平,失败降低抱负水平;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往往有差异;

影响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1.家庭教养方式;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权力需要是权利动机产生的心理背景;包括积极的权力动机(谋求权力)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

引发因素:1.社会控制的需要、2.对无能的恐惧 侵犯动机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侵犯的构成:1.伤害行为(身体伤害、言语伤害)、2.侵犯动机(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3.社会评价(违反和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亲社会的性质;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伤害行为,即被认可的伤害行为,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行为的伤害行为) 侵犯的原因:1.侵犯本能论的解释(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洛伦兹):侵犯是一种本能;2.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米勒、伯克威兹):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要点:a.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b.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c.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个体的侵犯行为增加 利他动机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

利他行为的性质:1.亲社会行为;2.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3.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利他行为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包括:1.交互性规范;2.社会责任规范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a.自然环境、b.社会情境:他人的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情境的社会性意义、c.时间压力、d.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a.心境、b.内疚、c.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3.利他技能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四种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的分类 概念 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嫉妒 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具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羞耻 个体因为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思想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内疚

个体因为自己对实际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 态度

态度的概念 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是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对象性(人、物、事件、观念等)、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 ABC模型: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主导地位)A、行为倾向成分B 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是具体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价值的大小决定态度的强弱;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的影响,但态度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1.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2.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越大 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2.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减少焦虑和消极情绪、3.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4.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态度的维度 1.方向:态度的指向,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2.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态度的形成 1.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此时受外因控制,是表面的,暂时的权益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2.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是自己与他人一致,情感因素其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3.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个体原有的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即说服的过程

态度转变: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1.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2.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的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3.接收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4.情境

要素 影响因素 内容 威信 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传 立场 传递者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会让人怀疑其说服动机 递 说服的意图 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 者 说服者的吸引力 高吸引力的传递者容易说服别人 信息差异 威信高的传递者,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威信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沟 畏惧 畏惧与态度转变不是线性关系;中等强度的畏惧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通 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或个体卷入较浅的态度,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好 信

息 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或个体卷入较深的态度,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好 信息的提供方式 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效果较好 接受者或 原有态度与信念

的特性 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收者的价值观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接受者根据直接的经验形成的态度,与个体需要密切相关的态度不易转变 目标 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低自尊、不自信、低自我评价者以及社会赞许动机强时容易被改变 个体的心理倾向

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和自我防卫策略(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 预先警告

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对态度对象卷入程度低,预先警告可促进其态度改变,态度与接收者重要利益有关,预先警告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情

境 分心

即注意分散,有双重作用。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接受者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较好 态度转变理论

理论名称 内容 海德的平衡理论

(POX模型)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态度改变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原则

平衡状态,即P(个体)、0(他人)、X(另一个对象,可能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都是肯定,或其中一种肯定,两种否定,则存在平衡状态;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及联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的压力要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的压力;P-O的关系最重要,P-O肯定时为强平衡、强不平衡,P-O否定时为弱平衡或弱不平衡 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 当各种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造成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原因:1.逻辑的矛盾;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的矛盾;4.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社会交换论 从个体对的事权衡与比较厚,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态度是肯定因素(得)和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无法直接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态度测量的方法:量表法:分单维量表(瑟斯顿等距量表、李科特累加量表)和多维量表(奥斯古德语义区分量表、博加达斯社会距离量表)、投射法(基本假定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实际上为其自己具有的特征)、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他的外在生理体征和外在行为上)

沟通的结构和沟通网络

沟通的概念 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其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沟通的结构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 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2.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人际沟通的分类 1.按组织系统分为:a.正式沟通: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b.非正式沟通: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随意性大和可靠性差

2.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为:a.上行沟通:下情上达;b.下行沟通:上情下达;c.平行沟通:同级间信息交流

3.以信息源与接收者的位置关系分为:a.单向沟通:信息源与接收者位置不变的沟通;b.双向沟通:信息源与接收者的位置不断变化的沟通

4.基本的语词沟通:a.口头沟通: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会谈、讨论、演说、电话联系等;b.书面沟通:文字形式的沟通,布告、通知、报刊、短信等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沟通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和引导) 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结构;五种形式: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比较沟通网络的沟通质量的常用指标: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收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满意度较高 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容易出现失真与歪曲 体语沟通的分类

体语(身体语言) 知识点 目光 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但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面部表情

目光和面部表情是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可表达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等情感,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表现愉悦的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与眼睑;

目光与面部表情出现分离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 身体运动和触摸 手势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姿势和装饰 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人际距离 可分为公众距离(12-25英尺,正式场合,演讲或公共场合,沟通往往是单向的)、社交距离(4-12英尺,商业交往,彼此认识)、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说话温柔,能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和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间,感受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1英尺=0.3048米;1英寸=25.4毫米 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

人际关系的定义 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个体性;2.直接性;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由浅到深,分为四个水平:1.情趣爱好方面(饮食习惯、爱好);2.态度(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4.隐私方面(个体的性经验,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 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4.平等原则: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的不对等,会影响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观点: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指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和情感需要(指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3.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即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别人)、主动情感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被动情感式(对他人冷漠、负性情绪较重,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4.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包容需要(低社会行为、超社会行为、理想的社会行为);支配需要(民主式的行为方式、专制式的行为方式、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情感需要(低个人行为、超个人行为、理想的个人行为);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与交往频率有关,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2.相似性(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更重要)和互补(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互补产生的吸引力非常强大)、3.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4.才能(对别人构成压力,就不会有作用)、人格品质(真诚是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品质) 人际互动的定义 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互动是一个过程,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人际互动主要形式 合作与竞争;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基本条件:1.目标一致;2.共识与规范,即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个体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相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社会影响 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从众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 从众的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众的功能 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和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2.权宜从众(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3.反从众 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2.对偏离的恐惧;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a.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b.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c.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产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上升,超过这个范围,影响就不明显,群体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2.个体人格因素:a.个体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b.个体独立性较强的,较少从众;依赖性较高的容易从众;3.情境的明确性:情境明确,判断的客观标准清晰,从众行为减少;情境模糊,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4.其他因素: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一定影响,尚未发现明显的、确定的关系 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相反,他人在场,反而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

普里特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现象;F.H.奥尔波特最终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即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2.观众效应,即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的效率有明显影响 优势反应强化说 扎荣克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的效果 社会懈怠(社会逍遥) 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模仿的概念 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模仿的特点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2.相似性,即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模仿的种类 1.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2.无意模仿:并非绝对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 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方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 适应作用: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促进群体形成:增进群体凝聚力 模仿的发展 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塔尔德模仿律的主要 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内容 下降率: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的倾向 几何级数率: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以几何级数增长 先内后外率:优先模仿本土文化 暗示的概念

指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往往采取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暗示的三要素 1.暗示者;2.暗示信息;3.被暗示者 暗示的种类 1.按信息来源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2.按暗示者的目的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方式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4.按暗示效果分为:暗示(达到暗示者预期效果)和反暗示(达到反效果,即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也越容易接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 社会感染的概念

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有:双向性;爆发性(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接受的迅速性 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最常见的形式;2.大众传媒的感染:影响巨大、深远;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 爱情、婚姻与家庭

爱情的定义 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爱情的特点 1.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2.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3.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4.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5.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点 依恋、利他、亲密 爱情的发展阶段 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既可以是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可以是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四个阶段:1.取样与评估;2.互惠;3.承诺;4.制度化(具有排他性) 爱情的形式 李的分类:1.浪漫式;2.好朋友式;3.游戏式;4.占有式;5.实用式;6.利他式

哈特菲尔德的分类:1.激情爱;2.伙伴爱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型(可以使正三角形:三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按强度分为高强度爱情三角形和低强度爱情三角形);七种类型的爱情:1.亲密(喜欢);2.伙伴爱(亲密+承诺);3.承诺(空洞爱);4.愚蠢爱(承诺+激情);5.激情(迷恋);6.浪漫爱(激情+亲密);7.完美爱情(激情+亲密+承诺) 婚姻的定义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的动机 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婚姻动机包括:1.经济;2.繁衍;3.爱情(包括性);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婚姻的类型 1.爱情型:由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2.功利型;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4.建设型;5.惰性型;6.失望型;7.一体型 离婚的定义 离婚:就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彼此心理的不协调、背离或对立,会造成双方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往往是离婚的原因和前奏,离婚往往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1.需求不满:a.自我价值的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b.一方或双方在性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c.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d.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e.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的需要与兴趣的差别太大;2.价值观念不一致;3.“自我”的远离:自我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自我远离表现在:a.两个自我的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b.夫妻的婚姻动机动机都是利己;c.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d.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双方心理健康的功能丧失;e.夫妻的性差异 离婚的原因 1.低龄结婚;2.未婚先孕;3.恋爱时间短;4.家庭有离婚史;5.婚前性经验;6.夫妻不平等;7.性生活不和谐 家庭的定义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 家庭的特点 1.以婚姻(姻亲)、血缘(血亲)关系为纽带;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有较多的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家庭的结构 1.结构要素:a.家庭成员的数量;b.代际层次: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代沟);c.夫妻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几对夫妻,就有几个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定;2.结构模式:核心家庭是家庭的主要结构模式:a.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b.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c.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d.其他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 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2.性的功能;3.生育功能;4.抚养与赡养功能;5.教育功能;6.感情交流功能;7.休闲与娱乐功能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1.社会与环境因素(政治、经济、道德风尚、人文环境、所在地域等);2.家庭成员的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环境素质、生理与心理素质);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指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六个阶段:1.形成:结婚—第一个孩子出生;2.扩展:第一个孩子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出生;3.稳定: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4.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5.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亡;6.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的局限性是忽视了离婚、丧偶等因素对家庭的影响,所以适用范围不广泛,不适用于残缺家庭和无子女等类型的家庭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定义 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包括:

1.心理种系发展: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

2.心理种族发展:指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

3.个体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全程的心理发展;

一是发生:从无到有;二是发展:从简到繁 心理发展的性质 1.整体性:个体心理是由各种心理过程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a.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加的集合;b.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机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社会性:人的心理发展是受人类社会环境制约,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社会文化所决定,是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3.活动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心理发展不能简单地以先天排定的发展程序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由后天环境所决定;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指: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刺激和要求;主体对客观环境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动作和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动作和活动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化活动;活动的内化是外部活动逐步改造为内部智力的活动,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超越化(指能够超出外部活动的界限而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4.规律性: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方向性和顺序性:方向性指心理发展的指向性,一般发展的趋向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顺序性是指心理发展遵循着确定的序列,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到中老年期发展变化,这个发展次序是固定的不能颠倒错乱和超越;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是先天排定的向性和序性程序、c.不平衡性:指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它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展的,呈现发展的快速期和非快速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伴随青年期的结束,心理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的心理变化走向下降趋势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1.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具有普遍性;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变现为: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是在时间(年龄)中进行的;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而非绝对同步;c.年龄和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年龄阶段的根源:是由心理过程或特征的变化所规定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4.关键期问题,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 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具有层层递进的关联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简称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特点;研究对象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研究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2.研究心理发展的过程,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独特方面 横向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发展心理研究大多采用横向研究设计;1.优点:a.适用性;b.时效性;2.缺点:a.人为的联接性;b.组群效应:是指横向研究可能将受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差异当成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发展变化

纵向研究设计:是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纵向跟踪研究;1.优点:a.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b.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2.缺点:a.实效性较差(耗费时间及人力和物力);b.被试容易流失;c.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因多次重复测试)

纵横交叉研究设计: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的取长补短;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1.跨文化比较研究:a.探讨发展的相似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b.探查发展的差异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2.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a.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b.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3.研究方法的整合;4.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决定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良性发展和劣势行进的影响因素、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核心要素等根本性问题

理论 代表人物 观点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优生学创始人 心理发展的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环境作用(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 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心理学创

始人华生 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共同决定二因素论 施太伦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习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2.替代性强化: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儿童的言语发展、社会行为的习得、道德和价值标准的形成等都是通过社会学习得来的(也叫社会认知) 社会文化因素决(文化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

创立文化—历史理论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里是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低级心理机能:动物和人共有,其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因素所制约

高级心理机能:人特有的,其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所制约

维果茨基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标志作出明确的论述,归纳为四个指标:1.随意化,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2.概括-抽象化,即心理活动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和发展;3.整体化,即各种心理机能相互作用并重新组合,形成高级心理结构;4.个性化,即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凸显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这四种心理发展的指标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关于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1.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和有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前提和条件:a.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b.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

皮亚杰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要表现: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性;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解,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构建过程 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四个基本概念:1.图式:即认知结构,不是指物质的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2.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3.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4.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作用基于两个方面:a.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必须加以协调,这种协调作用正是平衡化的功能;b.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是连续不断的通话和顺应的自我调节活动过程,这种自我调节正是平衡化的实质所在 心理发展过程

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心理发展是连续进行的,不分阶段 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心理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于其他阶段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以生理发展为标准,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育情况,把儿童心理划分为三个时期;以种系演化为标准,按人类种系进化的不同时期,把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分为三个阶段;以儿童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分期的标准,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以主导活动的变迁作为分期标准,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阶段 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O—2岁) 感知运动图式;借助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 前运算阶段(2—6、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符号功能,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1.泛灵论、2.自我中心主义、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思维不可逆(反演可逆性、互反可逆性)、5.缺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1.守恒性、2.摆脱自我中心性、3.思维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11、12岁及以后) 1.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艾里克森修正并超越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有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八个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阶段 年龄 主要发展任务 克服 良好人格品质 婴儿前期 O—2岁 信任感 怀疑感 希望 婴儿后期 2--4岁 自主感 羞耻感 意志 幼儿期 4—7岁 主动感(初创性) 内疚感 目标 童年期 7--12岁 勤奋感 自卑感 能力 青少年期 12—18岁 角色同一性 角色混乱 诚实 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感 孤独感 爱 成年中期 25—50岁 繁衍感 停滞感 关心 成年后期 50岁以后 完善感 失望或厌恶感 智慧、贤明 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1.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2.二维的发展阶段说,不只是一维的纵向发展阶段划分,还包括横向维度的人格发展;3.动态过程,即在人格维度上成功与不成功两级之间具有变化的空间;4.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的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人自身的内在动因是其发展的原动力,是自生长、自组织、自构建的心理动力,外在环境和教育需要通过内在动力而发挥作用;内动力和外动力良性互动的结果形成具有新质的发展动力,这才是制约并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因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劳伦兹发现):1.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2.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性和情绪都经历了特有的发展里程;3.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4.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如营养不良、情感剥夺)最为敏感,早期不良教养的后果可能持续终身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动物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感知活动水平上的本能反应;人类婴儿只能在感受系统范围内有所表现;关键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一段时间的窄窗口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敏感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宽窗口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一书,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一个标志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为明确起来;

婴儿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新生儿的发展: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约经历280天的胎内发展(产前期),个体产前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胚肿期(0—2周);2.胚胎期(3—8周);3.胎儿期(9—38周)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个月的婴儿;新生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以维持生命技能的重要时期;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以后的头三年;在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中,经验因素与成熟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知觉的发展和完善;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新生儿反射行为 第一类反射行为: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包括:1.食物反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2.防御反射(眨眼反射、呕吐反射、喷嚏反射);3.定向反射;是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称为生存反射;对人的终身都具有适应价值

第二类反射行为: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对新生儿没有生物学意义,在出生后4—6个月内自行消退

意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是他们先天具有的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的行为,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以后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新生儿生活模式 睡眠一觉醒时的活动-啼哭,周期性变化;觉醒:记忆和学习;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的,在此基础上哭泣才增加了社会交往需求的性质,啼哭首先是新生儿最早将需求信息传递给看护人的一种交流手段;啼哭又是新生儿影响成人行为的强有力手段,能起到成人照顾他的导向作用; 新生儿心理发展 三种见解:1.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2.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3.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婴儿大脑 1.可塑性;2.可修复性 动作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主要动作 1.手的抓握动作(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意义:a.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地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b.为认识发展奠定基础;c.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2.独立行走(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义:a.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b.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有从上到下发展的头尾原则、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以及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学习 1.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具有普遍性,是先天排定的婴儿的重要学习手段;2.条件反射学习: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3.偏好新颖刺激:与生俱来的,是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研究方法提出来的 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知的开端;突出特征:它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婴儿感觉发展:1.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觉察、视觉敏锐度;2.听觉技能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 婴儿知觉发展: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2.模式知觉:通过视觉偏爱程序(范兹设计的研究)揭示的,新生儿具有先天的模式知觉;3.深度知觉:吉布森,视崖实验说明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中,认为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以后的头三年;在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中,经验因素与成熟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知觉的发展和完善;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婴儿的注意 最早表现是先天的定向反射;从不随意注意到随意注意;从受客体刺激物的外部特征所制约发展到受主体内在心理活动控制;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性:1.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2.受知识经验的支配;3.注意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 婴儿的记忆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按记忆内容分为:1.情绪记忆;2.动作记忆;3.表象记忆;4.词语记忆;12个月前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2个月后是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婴儿的思维 1.加工整合信息能力的发展(9—12个月的婴儿);2.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8—11个月的婴儿,经历三个水平:a.无效尝试;b.有效尝试;c.无须尝试直接成功) 言语发展 .根据语言的结构和技能,将婴儿的言语发展分为: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用的发展;

.婴儿发音的阶段性:1.简单发音阶段;2.连续音节阶段(多音节发音阶段);3.学话萌芽阶段;特点:1.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婴儿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2.婴儿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第一批词出现时才能开始;3.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婴儿词汇的发展:1.词汇量的发展(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数量在50-60个左右,3岁增加到1000个左右);2.掌握词汇的特点:a.婴儿词汇是从所熟悉的食物的名称开始,所涉及的词汇范围有人、食物、玩具、动物、交通工具等;b.婴儿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或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或部分与成人的理解重叠

.婴儿句子的发展:1.单词句到多词句;2.简单句到复合句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1.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手势(作用:a.把听话人的注意引向特定的物体和事件;b.要什么东西);2.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3.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必要的规则和语用技能:a.与婴儿言语交流的内容:贴近婴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限于眼前的事物,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指导或作出评论,要求孩子说出物体的名称、特征和功能,向孩子指出他正在操弄的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等;b.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要想引起婴儿的注意和兴趣,必须采取诱导注意的方法,如叫他的名字,运用感叹词,调整说话的语调(有时提高,有时耳语);c.适合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句子要简短,且基本上合乎句法,语速减慢,这要靠增加停顿,而不是靠每个词的发音拖长,话语多重复等;d.采用互动方式和存进发展的策略:把孩子看做是与其对话的交谈对象,为了表情达意,对话时还应辅以姿势、游戏、演示、示范等活动,注意与婴儿进行问答式对话,当孩子说出单词句和双词句时,成人把他说的内容加以扩展和引申;

儿童言语交往能力的发展是与生俱来的言语学习潜能与后天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促进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把先天提供的言语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言语发展的现实性

语法的获得:1.5-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3岁末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能够使用复合句,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量,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解释:1.后天学习理论强调后天环境对儿童言语获得起决定作用;2.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的决定作用;3.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主张是主体的先天能力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因素:1.人脑的结构和机能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生物性前提;2.认知发展是句法发展的基础;3.儿童与周围人的言语交往是句法获得的必要条件;4.对成人语言的学习和选择性模仿是句法习得的重要条件;5.儿童自身主动而创造性地探索语法规则,不断地提出假设、检验和修正假设,以获得正确语法,这是人类儿童所特有的言语学习的能动性 气质类型 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1.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2.活动性: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3.冲动性: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4.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和切斯的分类,五种气质类型: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积极探索与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反映强度):1.容易抚养型: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2.抚养困难型:生理节律、生活规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对新异刺激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3.发展缓慢型:对环境变化适应缓慢,对新鲜事物反应消极,对新异刺激适应较慢,情绪经常不甚愉快,心静不开朗,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新颖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逐渐活跃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成人的抚爱和良好的教育作用会逐渐发生变化;托马斯和切斯的理论贴近实际,具有代表性

婴儿气质稳定性的特征:1.在出生后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2.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 是指婴儿的气质在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 情绪的发展 兴趣发展 三个阶段: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笑的发展 1.自发性微笑(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会性微笑)、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哭的发展 婴儿的哭泣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时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1.自发性的哭;2.应答性的哭;3.主动操作性的哭;哭声是表达需要的方式: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会出现恐惧警觉行为,痛苦、愤怒等情绪,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谨慎等行为;婴儿三个阶段:1.悲伤求助、愤怒抗议;2.尝受失望、情感冷漠;3.无能为力之下超脱焦虑困扰,企图适应新环境 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起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a.本能性的驱动力b.心理社会性的驱动力);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表现在:a.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b.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社会性参照能力的意义: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社会性依恋 依恋定义 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婴儿依恋发展阶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段(鲍尔比)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特殊情感联络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依恋) 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母婴依恋类型

(安斯沃斯) 1.安全型依恋:成人后,可能的表现a.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b.遇到困难时,善于寻求社会支持;c.能够良好地与他人分享感受;d.具有高自尊,自信程度较高;2.回避型依恋、3.反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依恋,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属于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衡量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2.情绪性;3.社会性刺激 自我意识的发展 哈特提出: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a.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b.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a.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b.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来称呼自己和他人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两岁左右)。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是指3岁至6、7岁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心理的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项目 内容 具体内容 幼儿的游戏 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意义:1.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2.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3.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游戏的理论 1.古典游戏理论:着重从游戏与人类关系的角度解释游戏的原因和目的;2.现代游戏理论:a.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着眼于游戏与儿童的人格和情绪的发展,认为游戏能获得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从而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b.认知学派理论着重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关系,强调游戏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应,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游戏促进认知发展,游戏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游戏发展 1.机能游戏: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主要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是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

3.规则性游戏:突出特点是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游戏的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童年期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幼儿游戏特点 幼儿游戏是一种象征性游戏,五个特点:1.以主题游戏为主;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况;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游戏社会性发展 三个阶段:1.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旁观游戏;2.平行游戏:指儿童具有参与其他儿童游戏的意向,凑近他人游戏的场所,并进行雷同游戏,但没有相互交流,也不试图影响他人的行为,是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游戏的过渡形式;3.社会性游戏:是指游戏活动具有社会交往性质,协同游戏(儿童各自游戏,游戏过程中有言语沟通、情节交流等互动关系,没有共同目的,也没有角色分工)、合作游戏(儿童的组群游戏活动,具有共同的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要求儿童具有言语沟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需要和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 游戏的促进作用 1.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3.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4.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记忆的发展

发展特点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幼儿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的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经历三个阶段:1.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2.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3.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后);幼儿后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1.视觉复述策略;2.复述策略;3.特征定位策略 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1.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a.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b.具体形象性的动态性:头脑中的表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动态活动,具有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a.由近及远;b.由表及里;c.由片面到比较全面;d.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逻辑思维萌芽 1.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变成“为什么” 2.幼儿概括能力发展:a.实物概念的发展;b.类概念的发展:一级水平是不能分类;二级水平是能够依据事物的感知特征进行归类;三级水平是依据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分类;四级水平是概念分类,即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在幼儿期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a.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的推理;b.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想象的发展 发展特点 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1.幼儿创造想象的新颖性;2.幼儿创造想象的神奇性;3.幼儿创造想象的超越性;4.幼儿创造想象的未来指向 言语的发展 言语发展的重要意义 1.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2.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3.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4.言语发展使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增加;2.词汇范围扩大;3.词义的深化:a.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词义笼统含糊、词义所指非常具体、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渐增加;b.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消极词汇是儿童能够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或者能说出但理解不正确的词汇、积极词汇是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又称主动词汇;c.儿童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的指标:理解词的指标:对词汇的理解具有间接概括性、把词当做物体的概括性符号来使用,而不是与物体直接对应、使用词的指标:自发地使用词,而不仅仅是模仿、所用的词是人们通常使用的而不是自造词、时常运用某个词,而不是偶然冒出一次、所使用的词具有某种程度的概括意义,而不是停留于对应某物 理解句子的策略 1.语义策略;2.词序策略;3.非言语策略 句法结构发展 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语用技能的发展 语用技能:是指个人根据交谈双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地一系列技能;包括:1.早期沟通的手势;2.听的语用技能;3.说的语用技能:a.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境因素十分敏感;b.对同伴的反馈易于做出积极的反应;c.能够有效地参与谈话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个性初步形成 1.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2.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4.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1.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2.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3.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a.父母的教养方式: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的特点:一是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等活动;二是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但不采取强制性管束;三是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给孩子表达观点的自由,耐心听取他的意见;四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b.同伴关系因素 认同的发展 意义:心理学家把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儿童知觉到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如性别、相貌或能力等);认同带给儿童以归属感和成就感;认同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认同对儿童的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认同对象: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幼儿主要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和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儿童对富有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对象的认同和对这些对象的效仿,会使他们产生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强大感的意识 第一逆反期 大约在幼儿3、4岁时出现;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 要求行为活动自由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项目 内容 具体内容 学习发展 小学生学习一般特点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实小学生的最基本学习人物;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以及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认知发展 记忆策略 1.复诵策略:有意识地重复、朗诵所要记住的信息;2.组织策略:把所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3.系统化策略: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4.巧妙加工策略:要识忆的刺激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需要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 思维发展 基本特征 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包括:

概括能力发展、词语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 直观形象水平: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小学低年级儿童 形象抽象水平: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直观形象特征逐渐减少,内在本质特征的成分渐次增多;小学中年级儿童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 .词语概念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

1.演绎推理能力:a.运用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b.能够对通过言语表述的事实进行演绎推理;c.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即根据命题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地推出结论;

2.归纳推理能力:a.小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简单的归纳推理;b.因素多,归纳难度大,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3.类比推理能力:a.存在着年龄阶段的差异;b.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新的思维结构形成:1.掌握守恒:守恒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在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在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8、9岁—10岁;容积守恒在11—12岁;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推理

.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三山实验解释了幼儿的认知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即指幼儿仅从自己的角度表征世界,认识不到他人的表象与观点不同于己,并认为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就是他人的体验和想法;儿童特殊的自我中心式表现是脱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现象;8岁左右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9岁以后儿童的认知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现象的影响;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和同学的评价最重要

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成绩、同伴交往、自信心有密切关系 自我控制能力 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延时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1.认知和策略;2.榜样的作用;3.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 道德内涵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婴儿期出现移情、共鸣表现;幼儿期出现内疚和羞愧感;童年期日益丰富,影响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 前道德阶段 4—5岁 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结果

对4-12岁的儿童进行

研究 他律道德阶段 5--8、9岁 判断受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支配,特点:1.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2.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重结果不看动机 自律道德阶段 8、9岁以后 判断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即外在道德标准内化;特点:1.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2.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道德行为发展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具备的条件:1.道德动机的发展;2.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3.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攻击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欺负行为的类型:1.直接身体欺负;2.直接言语欺负;3.间接欺负 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定义 主要是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 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 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人气特点 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2.不受欢迎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3.受忽视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 友谊发展 友谊及其重要性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意义:童年期的友谊会为以后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友谊认识的发展阶段 1.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2.单向帮助关系(6-9岁);3.双向帮助关系(9-12岁);4.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以后) 影响选择朋友因素 相互接近 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1.父母控制(6岁前);2.共同控制(6-12岁);3.儿童控制(12岁以后) 亲子关系的特点 父母和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 亲子关系质量的决定因素 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 人际交往 与父母交往下降,与同龄伙伴交往上升,入学以后与教师的交往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少年期的年龄是指11-12岁至15-16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该阶段的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项目 内容 具体内容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生理发育加速 身体成长加速:1.身高快速增长;2.体重迅速增加; 生理机能发育加速 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1.性器官发育;2.第二性征出现;3.性功能成熟 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1.心理生物性紊乱;2.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成人感内容包括:1.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2.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3.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4.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半成熟现状是指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记忆的发展 记忆容量发展 记忆广度达到一生的顶峰 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9-18岁增长;15、16岁最高峰;17、18岁略降 思维的发展 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 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皮亚杰钟摆实验

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 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 发展 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认识上 自我意识的发展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变化 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拉森发现,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特点 .烦恼增多:1.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2.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3.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压抑是当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自我中心性 特点 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最先发现和提出的;1.独特自我;2.假想观众 同伴关系 青春期同伴关系特点是:交友范围缩小 第二逆反期 主要表现 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的对象 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形式 1.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2.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1.逆反期年龄阶段:第一逆反期在2-4岁期间,多在3岁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岁至15-16岁,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2.共同点:a.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b.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人感

3.不同点: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在与,要求按自我意志行事,其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和越俎代庖。他们所要求的独立作为中,有许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实际的;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这种内在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发展性的需要,是必经的,但也由于发展现状的矛盾性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宜和不适应乃至困惑和危机 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所表现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对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1.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成瘾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在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又称依赖或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a.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b.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c.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d.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不能自拔;发展过程:初期,患者出现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如不能如愿就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出现烦躁、焦虑、暴躁等症状;中期,出现躯体依赖: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和颤抖、食欲不振等症状;再后,出现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活动瘫痪,学习、工作、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乃至出现生活自理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等严重后果;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a.网络游戏本身(游戏的吸引力);b.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容易沉溺于游戏,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上瘾);c.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2.青春期精神分裂:主要表现有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主要原因:a.遗传因素所致;b.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c.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有对性的妄想等,也是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3.自杀倾向:自杀原因:a.心理障碍(以抑郁最为常见);b.家庭环境;c.学校的强大压力;d.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4.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引发因素:a.家庭因素;b.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c.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年龄范围约在17-18岁至35岁,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进入青年期,人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个性趋于定型,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这个时期已做好了进入成人阶段各方面的准备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生活空间扩大 开始恋爱、结婚 思维的发展 帕瑞认为思维发展阶段性: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趋势和影响因素:1.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a.形式逻辑思维;b.辩证逻辑思维;3.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思维监控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思维自我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表示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其表现在:1.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发展速度比小学儿童快得多;2.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3.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自我概念的发展 特点:1.自我概念抽象性日益增强:青年不再运用具体的词语描述其人格特征,而是逐渐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及信念等;2.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青年在描述自我时,不再一一引出个别特点,而是将对自我觉知的各个方面(哪怕是相互矛盾)整合成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整体;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青年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他们懂得自我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自我概念认知水平提高的三个途径: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探索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同一的过程: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自我接纳是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即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一样,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必要的心理过程;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马西亚):a.同一性确立;b.同一性延续;c.同一性封闭;d.同一性混乱(扩散)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征候群的特点归纳为六方面:1.同一性意识过剩:偏执,不能自拔,高度焦虑,难以解脱,失去自我;2.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自我全能感或幻想无限自我的症状,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失去了自我概念、自我选择或自我决断,只能处于回避选择和决断的麻痹状态;3.与他人距离失调:或拒绝与他人来往,或被他人孤立;4.时间前景的扩散:时间意识障碍,不想新机遇、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5.勤奋感的扩散:勤奋感崩溃,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或极专注于埋头单一工作;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 .延缓偿付期:青年期的发展是自我发现、自我意识形成和人格再构成的时期,是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要经历复杂而艰难地同一性确立和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这种确立和选择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而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是一种社会的延缓,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延缓,也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青年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实践、检验、树立、再检验的往复循环过程,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的职业,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青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a.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并逐步提高;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并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相互制约;c.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道德推理的发展

柯尔伯格著名的

海因兹偷药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不理解道德标准,不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两种价值观冲突 判断行为 阶段2:功利取向:以是否能满足个人需要作为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即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水平二:习俗水平: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 阶段3:“好孩子”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的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人物所制定的社会社会准则、行为标准都是对的,应该遵守 准则 阶段4:“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即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公民的义务,不能违反法规、法律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内化于己,成为自己的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为公众的权利和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需要的便应遵守;如果不适宜,就可以按多数人的意愿修改 道德标准,遇到道德标准矛盾冲突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这是理性良心取向,个体的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童年期(10岁以前),多以前习俗水平为主;少年期的个体大多数处于第2、第3两个阶段;青年期则发展到以第3、第4两个阶段为主导的水平;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第6阶段的道德准则则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但却是难以实现的;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是人生中相当长的一段岁月,人生的许多重要任务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中年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个体面临家庭、社会中的多重任务,担任着多种角色,个体发展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中年期生理变化 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更年期和女性更年期之分;女性更年期早于男性;更年期是人生进入衰老过程的起点,又称第二个青春期; 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1.中年转换期:莱文森把人生的40-60岁划为中年期,经历中年转换期(40-45岁)和中年高峰期(55-60岁);2.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3.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4.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年期思维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实用性思维、具有相对性和变通性 中年期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思维的辩证性提高; 智力发展 1.早期对中老年期智力发展趋势的观点:韦克斯勒认为:智力随年龄而衰退是整个有机体普遍衰老过程的一部分;2.特殊智力学说:学者卡特尔提出成人智力的两种基本形式:a.液态智力:是指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它是随神经系统的发展、成熟而发展变化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b.晶态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青年期,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成人阶段,液态智力开始下降,出现衰退的趋势,而晶态智力的发展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在中老年期仍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中年期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自我的概念:1.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认识人格的发展必须了解自我的发展;2.自我是第一组织者:自我具有整合能力,对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过程进行整合;3.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4.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我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

1.尊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个体的行为服从于社会规则,如果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感,这是由于处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具有强烈的社会归属需要,中年期只有少数人处于这一水平;

2.公平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已经能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即规则内化于己;个体具有自己确定的理想和自己设立的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发展了自我反省思想;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但思想认识具有二元性,倾向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区分对立的两极,如要么具有独立性,要么具有依赖性;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对这些矛盾和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如认识到自我评价和社会规则之间,个人需要和他人需要之间,不会总是和谐一致,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性,也要看到人之间的朴素的依赖性;

4.整合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个体,不仅能正视内部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去解决这些冲突,善于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少数人的自我发展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影响因素:1.年龄因素;2.受教育水平;3.认知发展水平 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两重基本含义:1.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2.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艾里克森的繁衍 艾里克森的繁衍一词,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 工作满意度 中年期的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人格的成熟性 .内省日趋明显 .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的人格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特点;中年女性则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等男性特点,即出现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变化趋向,“男女同化”被认为是完美人格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两类:

1.初级控制:是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是创造性地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从个体发展来说,初级控制是人的根本愿望,因为初级控制是指向外在世界,能使个体改变环境,从而满足个人的需要,并通过改变环境来发展自我的创造潜能,可见,初级控制的功能相当强大;

2.次级控制:是指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属于被动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系统;次级控制功能是在个体对外界控制不成功,即初级控制受阻后出现,良好的次级控制策略产生有效的缓冲作用,不良的策略功能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影响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成年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稳定的,改变环境而适应环境的能力基本保持稳定;次级控制水平的策略丰富而宽广,如对自我的积极再评价、自我保护性归因以及目标和激励水平的调整等;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贯穿整个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运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次级控制策略来适应环境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的这段时期,按联合国的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老年期总要涉及老化和衰老两个概念:老化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是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等

项目 内容 老化的原因 1.从个体出发:遗传学说;行为老化学说;2.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出发:疏离学说;适应学说 老年丧失期观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老年丧失期间所丧失的内容包括全面衰退: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并把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认定为老年丧失期的基本特征; 毕生发展观 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也就是说从胚胎形成到衰老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即衰老持续一生 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 心理发展的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 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区别:1.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强度最大;2.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强度最大;3.个人因素,如智力、个性、命运、所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老年期的影响强度最大 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 1.老年期视觉减退: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2.老年期听觉减退;3.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50岁以后,各种感知觉都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以后越来越明显 记忆减退 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儿童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少年期至成年期达到最佳的高峰期(黄金时期);40-50岁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减退,其后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70岁时记忆衰退的一个关键期,以后进入更加明显的记忆衰退时期 记忆衰退的特点:1.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慢;2.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3.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主要记忆障碍:1.老年记忆障碍主要在于信息提取困难;2.老年人记忆障碍是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3.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a.意义联系法;b.分类法;c.联系实际法;d.想象法;4.文化因素对记忆影响显著 记忆减退的解释:1.加工速度理论: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人认知(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加工速度一般包括反应速度、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和认知速度,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根本原因;2.工作记忆理论:老年人发生认知(记忆)功能衰退是因为他们缺乏信息加工资源,即缺少一种自我启动加工的能力,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另一根本原因 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1.利用多种感觉器官;2.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必要的事情可以写备忘录,按规定事项提示注意;3.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按适合自己的速度从容地进行各项工作;4.有意识地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提醒自己注重运用记忆策略,如运用复述、背诵、归类、创编联系、联想、组合、想象等有效记忆方法以加强记忆效果;5.增强记得住的信心,不能背遗忘的包袱,以顽强的意志改善记忆,延缓记忆衰退 智力减退 1.老年期智力水平的衰退;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老年人的人格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 人格的变化特点 1.不安全感;2.孤独感;3.适应性差;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5.回忆往事 造成人格变化的因素 1.生物学的衰老;2.心理上的老化;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心理发展趋势 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5.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变态心理的定义;变态心理的种类;异常心理的特点;

研究对象 异常的心理与行为 变态心理学定义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与精神病学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点: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不同点: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着重对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自然科学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再一次把心理的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17世纪中叶,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神经系统及其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精神分析对精神异常的解释

命题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命题二: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以两个命题为基础,推演出的判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必多;2.力必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a.口欲期;b.肛欲期;c.生殖器期;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4.(人格结构)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异常心理的缘由:1.固着: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着;会造成未来人格的表态和心理异常;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2.焦虑:自我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矛盾和冲突时产生焦虑;3.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行为主义对精神异常的解释 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巴甫洛夫先是通过动物实验,认识到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巴甫洛夫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分: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这两个条件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线路是: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认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 存在或人本主义的解释 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马斯洛提出存在焦虑: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正常心理的功能 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异常 变态心理学把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称为异常 心理正常与异常区 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 1.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2.统计学标准:根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优点:操作简便易行;缺陷: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很少被认为是病态;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而且此能力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的制约,所以普遍性只是相对的;3.内省经验标准:两个方面:一是病人的内省经验;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4.社会适应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是将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比较之后得出 分的方法 病与非病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包含有无自知力:又称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己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是自我认识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也包含现实检验能力) (郭念锋)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内在协调性指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和独特性;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精神科医生运用心理异常的症状知识,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心理咨询师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以便在必要时将精神障碍患者转诊给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条件:1.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才能进行;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3.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知觉障碍 错觉 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

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注意障碍 注意减弱、注意狭窄 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自知力障碍 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 感知障碍分类

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感觉减退 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强度刺激的感受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常有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性质不明确且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症; 知觉障碍 错觉 精神疾病的患者(即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在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幻觉(无对象性知觉) 根据感受器官分类 幻听

是最常见的幻觉;有非言语性幻听和言语性幻听(命令性、评论性和争论性);见于多种经省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

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烧患者; 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 幻味: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 性质明确,部位具体;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按体验来源分类 真性幻觉 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











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特点 假性幻觉

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而是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 按产生特殊条件分类 功能性幻觉 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或同时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思维鸣响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幻觉 强烈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 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症 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视物显大症或视物显小症 非真实感 “水中月…镜中花”,周围事物像布景、没有生机;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窥镜症 认为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错觉和幻觉:错觉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幻觉一般都是病理性的;错觉是有对象性的知觉,只不过知觉发生了错误,而幻觉是无对象性的知觉;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幻觉:内感性不适是感觉障碍,而内脏性幻觉是知觉障碍。内感性不适的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而内脏性幻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内脏性幻觉更严重,因为内脏的痛觉本身就具有性质不明确和放射性的特点,所以内感性不适更接近于内脏的生理感受,也更接近于正常。

思维障碍的分类



思维形式障碍 联想障碍 思维奔逸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加和联想速度加快(音联、意联、随境转移),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思维迟缓 思维活动显著减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思维贫乏 思维内容空虚贫乏,对一般性询问无回答或简单应答;回答时的语速不减慢,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精神症状鉴别要点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答非所问;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破裂性思维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谈话内容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严重者语词杂拌,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思维不连贯 器质性疾病造成的,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思维中断 思维过程在短时间内突然中断、言语在不应停顿处停顿;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插入 患者在思考时突然出现于别人强加给他、不属于自己且与主题无关的联想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被夺 在思考时,自己的思想被外力夺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云集 又称强制性思维。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杂乱多变且无意义。一般是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强制性思维时,患者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时,患者有属于自己的,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维活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理性赘述 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患者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正常的象征性思维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的,约定俗成,彼此可以理解,不会把象征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多见于精神分裂; 语词新作 患者自创一些文字符号并赋予意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逻辑倒错性思维 推理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且不能被说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特点: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 按内容划分 关系妄想 把无关的事情认为与自已有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被害妄想 坚信周围有人谋害自己,比如下毒、监视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障碍; 特殊意义妄想 别人的言行与自己有关且有特定的含义; 物理影响妄想 认为自己受外界某种力量操控;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夸大妄想 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麻痹性痴呆; 自罪妄想 毫无根据认为自己犯有严重错误和罪行;主要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逻辑,得出不

符合实际的结 疑病妄想 又称虚无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论;2.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 嫉妒妄想 坚信配偶不忠、有外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3.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钟情妄想 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内心被揭露感

(被洞悉感) 认为未经表达别人就知道了自己的隐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根据内容不同 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 按起源划分 原发性妄想:突 突发性妄想 突然产生,找不到解释 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妄想知觉 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予妄想意义 妄想心境 对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危险 继发性妄想 指以错觉、幻觉、情绪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临床价值不如原发性妄想;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强迫观念 又称强迫性思维,指反复出现的观念,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强迫性思维见于强迫症,强迫性对立观念属于强迫观念;强制性思维(违背本人意愿的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见于精神分裂症 超价观念 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某种观念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片面,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只是由于患者的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才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关系妄想和其他妄想:其他类型的妄想也都含有关系妄想的成分,比如被害妄想的实质也是关系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的实质也是关系妄想,但是如果符合典型的被害妄想的表现就不再诊断为关系妄想,而是诊断为被害妄想;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和智能障碍的分类: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注意障碍 注意减弱:指患者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

注意狭窄:指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 病理的记忆增强,能回忆不重要的细节;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 记忆减退 临床较为常见;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减退;脑器质性损害患者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减退,病情严重后远记忆力也减退;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遗忘:对局限 顺行性遗忘 遗忘疾病发生以后的事情 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逆行性遗忘 遗忘疾病发生以前的事情 心因性遗忘 心理因素引起的遗忘 错构 回忆错误并坚信不疑 虚构 把过去从未发生的事情说成确有其事;患者以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历;由于有虚构症状的患者常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记不住曾经说过的、属于虚构的内容,其虚构的内容常常变化,并且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则称之为柯萨可夫综合症,又称遗忘综合症,多见于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滞 痴呆 是一种综合症(症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如思维贫乏、情绪淡漠、行为幼稚、低级的和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等,临床绝大多数痴呆属于脑器质性的;假性痴呆:少见的,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的;假性痴呆预后较好; 智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等等,总之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

精神发育迟滞与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人,智力从未达到过正常成人的水平,而痴呆患者则是曾经有过正常的智力水平后又衰退的结果,比如老年性痴呆

自知力障碍: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主动要求治疗,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障碍患者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称之为自制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情感障碍分类表

以程度变化为主 情感高涨



病人的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总是表现得欢欣喜悦、自我感觉极佳,对自我才能估价过高,讲话时喜笑颜开,表情丰富生动。自负自信,盛气凌人。病人也易被激惹,往往对困难估价过低,稍有不遂则勃然大怒,遇悲哀事也可伤心流泪,但转瞬即逝。若思维奔逸,情绪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则表现出躁狂状态或轻躁狂的主要症状;多见于心境障碍躁狂发作; 情感低落 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喜欢安静独处,原因是思维迟缓对社会交往变得顾虑重重;愉快感缺失,自我感觉比实际情况差,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流于自谦,自责自罪、自罪妄想,长吁短叹,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若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则构成抑郁状态,多见于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可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卒中后抑郁等; 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的忧虑不安、紧张害怕、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多方解劝不能消除;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叫惊恐发作,常伴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1.客体性焦虑:a.原发的客体性焦虑;b.继发的客体性焦虑;2.神经性焦虑:意识不到焦虑,是阻抑于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3.道德性焦虑:认为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最感;lewis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1.是一种情绪状态;2.是不快的和痛苦的情绪状态;3.指向未来;4.没有现实的威胁和危险,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想称;5.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简化为三点: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漂浮焦虑:又称无名焦虑,指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2.精神运动型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叫喊,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多见于焦虑神经症、惊恐障碍;

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1.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2.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3.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4.推动着人格的发展;病理性焦虑的主要表现:无名焦虑、精神运动性不定、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恐怖 在某些特定境遇或事物时,随即产生一种与处境不符的紧张、害怕得心情,明知没必要但也无法摆脱的恐惧心理;脱离特定环境或事物,害怕的体验随即消失,多见于恐惧神经症;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 情感迟钝 对本来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较平淡,并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正常情绪反应量减少,人类特有的,精细的情绪(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逐渐受损,但未完全丧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淡漠 内心情感体验贫乏,对切身有关的事件均可表现无动于衷,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倒错 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或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脑器质性损害障碍 情感脆弱 常因为一些细小无关的事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易激惹 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无关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精神疾病; 强制性哭笑 无外界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没有丝毫感染力的哭笑,患者对此无内心体验,不知道为什么;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欣快 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面带单调、刻板的笑容,说不清原因,显得呆傻、愚蠢;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 情感迟钝和情感淡漠:情感迟钝,比如对亲属变得不体贴,对朋友不关心,对工作不认真,情感反应不鲜明且不生动。此种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器质性精神病的早期。情感迟钝继续发展,则变成情感淡漠,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生死离别、久别相逢也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平时面部表情平淡呆板,冷漠无情,内心体验日渐贫乏,对周围环境变化反应迟钝。这是精神分裂症晚期和严重器质性痴呆症患者的症状。

意志行为障碍分类

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的增多,躁狂状态情绪高涨时,常有始无终;被害妄想不断调查,寻找证据,到处控告; 意志缺乏 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也可见于痴呆患者; 意志减退 意志活动的减少;分为抑郁状态(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和意志减退(即意志低下);抑郁状态和意志减退:两者患者的意志活动,较他们正常时都有明显的减少,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但是精神分裂的意志减退缺乏内心体验 精神运动性兴奋

多见于精神分裂 协调性

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 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可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 不协调性 患者的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患者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 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不语也不动,不进饮食,不自动排便,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完全抑制状态;言语、动作未完全消失叫亚木僵状态;分为:紧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器质性木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违拗 对指令拒绝或做出相反的表现,叫主动性违拗;不做任何反应,叫被动性违拗;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蜡样屈曲 木僵且肢体任人摆布,在不舒服位置也可长时间维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缄默 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偶有用手势、点头或摇头、写字等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和癔症; 被动性服从 被动地绝对服从;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刻板动作 机械刻板地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模仿动作 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木僵;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几个症状,就构成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单独或交替出现构成紧张症性综合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 意向倒错 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行为活动无法被他人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作态 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和动作、步态和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强迫动作 违背本人意愿,反复出现一种动作(洗手或检查),患者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摆脱;多见于强迫症,可作为强迫状态的一部分见于精神分裂症;包括:强迫性洗涤、强迫性穷思竭虑; 紧张症性综合征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都可单独出现,也可交替出现;

精神分裂的意志减退和抑郁状态的意志减退:两者患者的意志活动,较他们正常时都有明显的减少,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但是精神分裂的意志减退缺乏内心体验

ICD-10将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1.器质性精神障碍;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4.心境障碍;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障碍;6.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症;7.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9.心理发育障碍;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11.未特指的精神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症状: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

名称 常见症状 精神分裂症及妄想 精神分裂症:不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 精神活动不协调,脱离客观世界,能维持清晰意识和基本智力,某些认知功能出现障碍,丧失基本自知力;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自知力受到破坏,精神生活不协调; 有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和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 障碍 自知力缺失 妄想性障碍 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以思维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妄想持久存在,内容有现实性,妄想有系统化倾向,人格有的完整,有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两周内急性起病,2~3个月内痊愈。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理因素 心境障碍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明显持久的心境高涨和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躁狂发作 特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有精神障碍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症 抑郁发作 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或迟缓 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 双相障碍 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 特点: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形式: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 神经症 定义: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非人格障碍;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社会功能尚好;自知力基本完整;可逆,外力大加重,小减弱 五个特点 意识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 精神痛苦 持久性 妨碍病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恐怖性神经症 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焦虑性神经症 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发作(慢性) 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怀疑、强迫性观念对立 强迫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计数、强迫性询问 疑病性神经症 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生解释均不能消除疑虑 神经衰弱 患者有易烦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疲乏和效率低的症状 应激相关障碍 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剧严重的打击,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作,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主要表现: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映 遭受强烈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从数周至数月;主要表现:1.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闯入性记忆);2.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3.在麻木感和情感迟钝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联想起创伤经历的活动和情境;4.常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失眠;5.焦虑和抑郁相伴随,可有自杀观念 适应障碍 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重大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

主要表现:1.抑郁心境、焦虑、烦恼;2.无力应付的感觉,无从计划或难以维持现状;3.一定程度的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受损;4.可伴随品行障碍,尤其是青少年 人格障碍 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偏执性人格障碍 猜疑且固执己见 分裂样人格障碍 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 冲动性人格障碍 阵发性情绪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 强迫性人格障碍 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 焦虑性人格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总是感到不安、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习惯性夸大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依赖性人格障碍 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精神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癔症 定义:又称歇斯底里,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分离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转换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1.运动障碍:包括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2.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标准 提出者 内容 三标准 许又新 1.体验标准:是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2.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3.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十标准

郭念锋

1.心理活动的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的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影响因素:认识水平、生活经验、性格特征、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2.心理活动耐受力:从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来判断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有较持久的经受力;3.周期节律性: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的自身变化规律;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7.心理自控力: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心理活动十分自如,情绪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8.自信心;9.社会交往: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10.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主动适应:积极地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忍耐环境或躲避环境的冲击;自信:是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 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关系: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各方面;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心理正常意味着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心理上有病与没病的问题;心理健康与心里不健康的概念包含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心里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从静态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健康心理学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开始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包括: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2.、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3.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4.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5.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的过程;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心理活动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心里不健康的人和心理正常的人;主要针对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精神障碍=“病”:心理异常包括确诊的神经症和各种人格障碍; 心理正常 心理不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欠佳和心理健康的人 严重心理问题:条件: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的冲突是常形的,在不同刺激作用下,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既反映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鉴别要点:是内心冲突的形式和病程;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冲突是常形的,持续时间现在半年之内;临床上,社会功能破坏程度也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予以考虑;如果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后的一年之内,社会功能严重缺损,可作为可疑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变形冲突,时间不足3个月 心理健康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2.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3.情绪低落;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

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包括:医生诊治患者的躯体疾病;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医生如果出言不慎,可使一些有易受暗示、歇斯底里、神经官能症倾向的患者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

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里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包括:1.使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相区分;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的范围;4.咨询方案的制定;5.疗效评估;6.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7.职业培训;8.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三项指标:1.症状学效度;2.预测效度:a.对自然发展的预期:进入心里不健康状态后的自然发展历程,可因各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环境条件而变化、所蒙受刺激的性质等条件而不同,结果为: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由于主、客观条件较差,短期内得不到化解,如果不良情绪和行为迁延的时间过久,就会通过人的联想机制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出现杯弓蛇影的情况;心理健康状况长期的不到改善,会是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从而出现间断性的身体虚弱,情绪和情绪的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蒙受一定影响,已经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b.外界干预下的预期: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心里不健康状态出现后,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或援助等机构,出自道义和关心爱护,对当事人给予精神或物质的支持与帮助)和专业的心理咨询;3.结构效度:a.人口学因素(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状况、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b.个性心理特征;c.身体健康水平;d.社会变迁;寻找造成个体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原因时,应该考虑人口学因素、个性心理特征、身体健康水平;

神经症的评定

心理冲突的类型 生活事件的性质 有无道德色彩 常见的问题 常形心理冲突 生活中重要事件 有道德色彩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 变形心理冲突 生活中小事 无道德色彩 神经症 神经症的定量评定

分类 评1分 评2分 评3分 诊断 病程 短程:小于3个月 中程:3个月至1年 长程:大于1年 小于3分,不够诊断为神 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摆脱 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 重度:病人完全无法摆脱

经症;

4~5分,可怀疑为神经症; 社会功能





轻度:能照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只有轻微妨碍

中度: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再或者只能承担部分工作,并且不得不尽量避免某些社交场合 重度:完全不能工作和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完全回避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

大于6分,确诊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

项目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内心冲突 由现实事件引起,有道德色彩,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 痛苦程度 不良情绪不太强烈 不良情绪强烈 持续时间 持续1个月或间断2个月以下 2—6个月 泛化程度 未泛化,仅限于最初事件 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社会功能 轻、中度受损 中、重度受损 压力与健康

项目 内容 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漠不关心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压力源的种类 生物性压力源:一组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精神性压力源: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事件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分为:纯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和由自身状况(如个人精神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等社会环境压力源 压力源的测评 社会再适应量表:测量重大生活事件;得分高者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血症以及感冒;量表分数与精神障碍、抑郁以及其他精神障碍有关;多种生活事件不断累加,其效应就更明显,由于遭遇者的整体免疫功能降低,极易患病;该量表有局限性; 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与生活实践的树木和严重性计较无关,令人兴奋的事件与健康无关,即日常小压力鼻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 知觉压力的测评:知觉压力是对某种“超个人能力事件”的体验,即超出自己应对能力的事件;可以评测个体认为超出能力的事件;可以评估个人习惯性压力或慢性压力;可以预测早起健康问题; 压力的种类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经历某种不足以是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或者说是有积极作用的;承受一般性压力并适应后,人们通常会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提高和改善自身的适应能力;通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叠加性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分为同时叠加压力(四面楚歌)和继时叠加压力(祸不单行;相继发生的压力,后继压力恰恰发生在前一个压力适应过程的搏斗阶段或衰竭阶段) 破坏性压力(飞来横祸):又称极端压力,其中包括战争、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可以造成:a.战场疲劳症纳入创伤后应激障碍;b.灾难症候群:惊吓期(失魂落魄,事后不能回忆)-恢复期(后怕,逢人就说)-康复期; 灾难症候群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 惊吓期表现为“失魂落魄”;恢复期表现为“后怕”;康复期表现为心理重新平衡 压力的适应 坎农描述了适应压力所付出的生理学代价的特征:自主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塞利的压力适应三阶段,又叫一般适应症候群:1.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压力理论 体质压力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器官敏感论: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以及活动强度和活动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压力过程 对压力的响应:客观上已经发生的时间,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压力源,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与个体需要密切相关的事件容易被觉察;未来发生的压力时间可能引不起个体的强烈响应;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或消解(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弱);中介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调节系统;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取决于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后,压力的相对强度;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是由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决定的;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认知系统

认知评估作用:人们一接触到压力源,首先是在觉察、理解的基础上,评估压力源的性质和评估压力源对自己的利弊及程度;进而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应对以及确定应对方式;正确地评估压力源、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压力的强度相对降低;在能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的认知情况下,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拉扎鲁斯认为,认知影响压力相对强度的方式是:1.当事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估;2.认知结果有两种可能;3.对客观事件严重性的评估; 调节控制作用: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控制和调节压力; 行为的自我控制:面对压力,个体能否控制行为的自由(有无主动权); 自主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性为 认知的控制:压力下思维活动有无自主权; 环境的控制; 人格的影响作用 外控型人格: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内控型人格(压力低):根源在自身; 社会支持系统:人在经历压力事件时,并不感到孤独、无助;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相反的作用;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免疫系统:良好的生物调节系统功能,可以防止和降低应激引起的躯体化症状; 临床相阶段:及时型(个体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滞后型(压力初次经由认知系统处理时,形成意义模糊地观念并积存起来;当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念在事件中被明朗化;明朗化的观念对个体再次发生作用而形成滞后型临床相)

第五章测量心理学知识

测量的定义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三元素 事物 数字 法则 测量两要素 起点(参照点):绝对零点、相对零点 单位 测量四量表 命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 心理量表 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测量的通过统计方法,变换为等距数据来处理 心理测量的定义

依据心理学理论,按照标准化程序,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与常模对比,得到解释 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 相对性 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测验的功能分 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 文字测验 操作测验 按测验材料严谨程度分 客观测验 投射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分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 按测验的要求分 最高行为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 错误的测验观 测验万能论 测验无用论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 心理测验是诊断和决策的辅助工具 心理测验尚不完善 心理咨询中常用 智力测验 测验 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四种测量量表

四种量表 有无绝对零点 有无相等单位 加减法 乘除法 命名量表 无 无 不能 不能 顺序量表 无 无 不能 不能 等距量表 无 有 能 不能 等比量表 有 有 能 能 测验的常模

常模团体的定义 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一个样本 常模团体的条件 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样本的大小要适当。一般最低不小于30个或100个;全国性常模应有2000~3000人为宜 要选择新近常模 取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组抽样 分层抽样 常模分数的定义 测验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化出来的导出分数 常模的定义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有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之分 常模分数表示方 转换表(常模表) 法 剖面图 常模的类型

分类 相关知识 常模

类型 发展

常模 发展顺序量表 又称年龄量表,是最直观的发展常模 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智力年龄(智龄) 智龄计算: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 年级当量 年级量表 比率智商 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百分位 百分等级(PR) 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常模 百分点 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 四分位数 相当于25%、50%、75%对应的三个百分点分成的四段 十分位数 将量表分成十等份,1%~10%为第一段,以后以此类推 标准分

常模 概念

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分为线性转换、非线性转换(常态化) Z分数 平均数O,标准差为l T分数 平均数50,标准差为10,应用于MMPT、EPQ 标准九分 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 标准十分 以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1.5的分数量表,应用于16PF 标准二十分 平均数10,标准差为3,应用于WAIS-RC的分测验 离差智商(IQ)



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或16(应用范围不同)

应用于WAIS-RC、CRT、比内测验中,标准差为16 测验的信度

信度的概念

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就是一致性和稳定性。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信度的指标 信度系数 信度指数 测量标准误差 测信度(稳定性系数) 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

一般2—4周为宜,最好不超过6个月 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 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量同一群体 重测复本信度(稳定与等值系数) 用两个复本相隔一段时间后施测 内部一致性信度 分半信度 同质性信度:代表钡4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库德一理查逊公式和克伦巴赫α系数为计算同质性信度的公式 评分者信度 根据两个评分者对若干问卷的评分而计算出的相关性 肯德尔和谐系数大于0.9 信度与分数的解释 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确定信度可接受的水平:当rn<0.70时,测验不能用;当0.70≤r。,<0.85时,可用于团体;当r,,?0.85时,才能用于个体 解释个人分数意义:估计真实分数范围;了解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 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影响信度的因素 样本特征:样本团体异质,高估信度;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 测验长度:增加同质题目,提高信度 测验难度:理论上理想难度水平0.5 时间间隔:两次间隔时间越短,信度越大 测验的效度

效度的概念

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简单地说是心理测验的准确性、真实性

效度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内容效度 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 评估: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推测法 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的区别: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做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而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的对测验者评价而建立的,虽然两者都是根据测验的内容做出的主观判断,但判断的标准不同,前者只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明显的、直接的关系,后者则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总体之间逻辑上的深层关系; 构想效度 也叫构思效度、结构效度。它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载 评估:对测验本身的分析;测验间的相互比较:相容效度、区分效度、因素分析法;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效标效度

又称实证效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分为同时效度糊两类。评估: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 效度的功能 预测误差 预测效标指数 预测效率指数 影响效度的因素 测验本身的因素 实施中的干扰因素(主试因素,被试因素) 样本团体的性质:异质性越高,效度越高;干涉变量 效标的性质 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难度的概念 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以通过率表示 P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 区分度定义 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的计算 鉴别指数 相关法:点列相关、列相关和西相关法 测验编制程序

测验的目标分析 测验的对象 测验的用途:显示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测验的目标 测题的编写 搜集资料:已出版的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 命题原则:内容方面、文字方面、理解方面、社会敏感性方面 编制要领: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操作题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合成测验中测题的编排: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同类型测题组合在一起,还应据测题本身的特点进行排列 预测与项目分析 信度和效度考察 常模制定 编写指导手册 心理测验的使用

主试的资格 知识结构 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 职业道德 测验的选择 适合测量目的与符合测量要求 测验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准备:预告测验、准备测验材料、熟悉测验指导语、熟悉测验具体程序 职责:按照指导语实施,不带任何暗示;不讲无关的话;不做出任何暗示性反应;对特殊问题要有心理准备 协调:主试与被试之间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者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 测验实施的程序和要素 指导语:对被试的指导语;对主试的指导语 时限:多数典型行为测验不受时间限制,在最高行为测验中,有时限的严格规定;速度测验中,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测验的环境条件 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 应试技巧:提高分数 练习效应:提高分数 应试动机:正确的应试动机有助于提高分数 测验焦虑:适度的焦虑可使成绩最好 反应定势:求“快”与求“精确”;喜好正面叙述;喜好特殊位置;喜好较长选项;猜测 测验的评分 原始分数的获得 原始分数的转换 测验结果的报告 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不能仅凭一次测验结果轻易下结论;除了常模资料外,还应了解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比较



报告分数的具体建议:报告分数的同时,也要报告分数的解释;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雾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什么;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进行比较;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分数;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影响;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和内涵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只帮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

通过与个体持续、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尔森

A、B两人在面对面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陈仲庚

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待解决问题的性质;二是咨询师的技术;三是所要达到的目标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观点和态度 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整体性观点 限制性观点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时间上的限制 感情限制 咨询目标限制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中立性态度 应具备的条件 品格 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自我修复和觉察能力 不因个人问题影响咨询 能排解工作中的负面信息 善于容纳他人 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 有强烈的责任心 对求助者负责 自知之明 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 各流派心理咨询理论观点

流派 项目 内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深层心理学)

分区观点 潜意识 前意识 意识 结构观点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心理动力 性本能 “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 营养本能 是自我保存的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 发展观点 口欲期 肛欲期 生殖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 适应观点 变相宣泄 本我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得到满足 自我保存 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防御机制:对焦虑的不自觉的反应 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 行为治疗的定义

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慑的过程 行为治疗的七个步骤 “靶行为”的功能性分析 “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 监控实施过程并调整 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 如有复发,给予辅助性处理 行为治疗主要方法 系统脱敏法 模仿学习

自我管理技术 角色扮演 自信心训练 厌恶疗法 强化法 认知-行为疗法等 行为治疗的六个特点









注重问题现实原因 评价指标可观察 依据实验 过程客观可复制 靶行为改变可测量 选择方法个性化 认知 心理学观点 认知活动的流程 首先是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再经过以往经验和价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构成一个知觉过程,通过这一知觉过程,个体可以对过去事件作出评价,对当前事件加以解释,或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期。这些评价、解释和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动机 人本 主义的理论观点 两大重要理论 马斯洛:以需要层次为基础的自我实现论 罗杰斯:以自我观念为基础的自我论

来访者中心疗法 人本治疗法 人本治疗法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接受治疗的当事人为中心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对象 精神正常者,但遇到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发展性咨询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心理健康咨询 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目的 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任务

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分类 按性质分类 发展心理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 按咨询的规模分类 个体咨询 团体咨询 按咨询时程分类 短程咨询



中程心理咨询 长程心理咨询 按咨询形式分类 门诊心理咨询(面询) 电话咨询 互联网咨询 一般程序

资料的搜集

可通过摄人性会谈记录,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

资料的内容: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个人健康史(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家族健康史(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受教育情况;对自己和家庭及成员的看法;社会交往状况(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里关系);目前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自我心理评估(优缺点、习惯、爱好、对社会、家庭、婚姻以及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看法,对个人能力和生存价值的评估);近期生活中的遭遇;求助目的与愿望;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有无精神症状、自知力如何;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痛苦程度以及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与心理问题相应的测量、实验结果;进行资料的搜集 资料的分析 运用排序、筛选、比较、分析方法 综合评估 将因果关系、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 诊断 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形成诊断 鉴别诊断 和相似的问题进行鉴别 咨询方案的制订 参见三级技能部分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特点

时期 心理发展的危险和心理、行为障碍表现形式 幼儿、儿童的心 3岁以前的婴幼儿: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恐惧情绪容易泛化 理咨询 0~5岁:“有条件的爱”造成的问题 4~6岁:自尊心、自信的建立 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 少年时期 入学后被错误地对待 青年时期 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之中 社会需要成为压力 个性稳定性较差 中年时期 在社会、家庭和自我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 老年时期 孤独失落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恋爱问 定义 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予,并彼此理解接纳的过程 题 特点 爱情是对人类非理性体验的描述。“趋避冲突” 婚姻问题 特点 比恋爱问题更复杂 三个要点: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 咨询原则

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首先判断爱情的性质和程度 分析非理性的恋爱生活 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 结婚动机 恋爱过度情绪化 角色适应 性格相容问题 家庭问题

定义 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 咨询原则 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 不替求助者进行选择 必须为求助者绝对保密 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 亲子关系问题 本质 自然的血缘关系 人伦道德关系 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 构建良好 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理解 的亲子关 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 系的条件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性有正确认识 性心理咨询

人类性科学

概念 外延 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性心理学 内涵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特征 普遍性 功能多样性

选择性、排他性 责任性 文化一社会制约性 性道德 性道德具有控制功能和调节功能 人类性科学 性道德的特点:多样性、一致性、继承性、双重性 现代性道德特点:严肃、平等、科学 性态度 由性认知、性情感和性行为倾向三种因素交错构成 性心理咨询原则 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医学五位一体的结合 不同时期的性心理咨询

儿童期 性别认同 性冲动的困惑 性好奇 少年期 性科学教育(道德、法律、生理和心理知识),防止性过失 性行为后要及时心理辅导而不是盲目惩罚 青年期和成年期 关于恋爱的咨询

关于性生活的咨询 更年期和老年期 更年期心理咨询

老年性行为咨询 性行为问题分类 性角色问题 性欲望问题 性动机问题 性对象选择问题 性能力问题 性交操作问题 性交体验问题 性后果的责任问题 性问题严重程度 性行为失调 性行为障碍 性行为变态 常见性心理问题 性角色问题 性动机偏离 性对象偏离 性能力问题





















http://www.ygxinjian.com/







献花(0)
+1
(本文系阳光心健hq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