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天下龙缸”: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

 昵称45109175 2020-10-31


每次驱车去重庆,其实都可以岔道去云阳的“天下龙缸”,但总是“舍不得”去,因为它被誉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如此珍贵之地,令人向往,“宠幸”它需等待时机,选择吉日。
 
这次不一样,金秋十月,层林尽染,受疫情影响憋了大半年的我们,第二次出行,车从3.3公里长的扁担垭隧道穿出来一霎了,阳光明媚,望着路边的绿水青山,心情豁然开朗,忍不住“游性”大发,与同伴临时动议,择日不如撞日,去龙缸吧……
 

就像沿川藏公路探访“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一样,通往长江三峡“香格里拉”——“天下龙缸”的路也是漫长而崎岖的。从沪蓉高速折入324省道至龙缸景区岐山草场预定的酒店,仅60公里的路程,却因道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车子在漆黑的夜幕中颠簸慢行,足足二个半小时才抵达了目的地。正值旅游淡季,酒店游客寥寥,秋风徐徐,寒气凛冽,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翌日清晨,走上凉台,天空放亮,好兆头。放眼望去,一组风能核发电叶片在转动,一幅风吹草地现牛羊的画面已展现眼前……原来,我们昨晚就住在与“天下龙缸”齐名的“云上草原”,居然在神仙世界里享受,虽然没有空调,但是电热毯同样温暖了身心,淡化了寒冷难眠的夜晚。
 

驱车十来分钟便直抵了龙缸景区北门,远远望见山顶上龙缸的新地标——七夕塔。
 

游客依然寥寥,以至于请个地导都要呼叫等候,不过,在地导的引导下,云端廊桥、龙缸天坑、清水湖,这“一桥、一坑、一湖”三点一线的游览还是相当可心的。
 
“一桥”是云端廊桥,距游客广场只有几步之遥,我没急于上桥,而是找了个能瞭望的观测点。看上去吧,云端廊桥与各名山大川的玻璃栈道确实不一样,是建在绝壁之巅,造型似一朵花蕾在云中绽放,又似展翅欲飞的凤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据景点的标牌介绍,廊桥与岩壁下的清水湖水面有718米的高差,主体采用钢箱梁结构,周长60米,单臂悬挑长达26.68米,乃当下全球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廊桥”。走上去呢,虽然脚下是玻璃材质、通透明亮的,我开始是轻手轻脚、战战兢兢的,可能是廊桥大平面的视觉,让身心感受到了安稳,渐渐地少了惧怕的感觉。我拍了几张照片,便觉行走自如了,再走一段则如太空漫步,居然飘逸起来。扶着不锈钢的护栏,仰望群山环绕;俯视湖水墨绿,就像在飞机上看世界,仿佛置身梦境。我心想,这般景致定会给游客留下一段终身难忘的“廊桥遗梦”吧……
 

“一坑”是龙缸天坑,乘摆渡车至景区南门,巨幅《龙缸赋》的手书墙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长峡如龙,撼地雷,劈出一缸龙窟;……龙缸作砚,石笋当墨,添一瓢长江水,气存丹田研就一池五色单青……”,这不仅道出了龙缸的来龙去脉,而且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龙缸与长江及其支流石笋河相伴相随、和谐相处的渊源……
 

我迫不及待地走向通往龙缸天坑的栈道,这又是一幅以“天下第一缸”命名的绿水青山风景画,有似古长城逶迤的梯道,有亭亭玉立的望月楼,有绝壁凌空的栈道……我试着用单反相机拍摄,可是广角镜头不足以囊括全景,又换上手机用全景模式,才完成了这幅令人较为满意的“拼图”和惬意的写实。
 

我因边走边看,边拍边找,没跟上同伴,竟然独自没发现“龙缸天坑”在哪里,直到在一处观景点追上同伴,在地导的指示下,才终于看到了“龙缸天坑”的真面目。居高临下,定神端详,这确是一个四壁陡峭,形似水缸的天然大石缸,方位坐北朝南,深不可测。据地导介绍,龙缸天坑是岩溶塌陷和溶蚀作用形成的巨大深坑,深度达335米,至今也只有两人曾经探底,在国内外天坑中名列前茅,颇有名气。当然,接下来我没少拍照片,面对这样的景物,遗憾地是,如果能带个无人机拍摄就更妙了,多少也能把天坑的神秘面纱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揭开一些吧……
 

同伴说我痴心妄想,景区肯定有戒律的。说说笑笑中,我们先后走过了网红景点映月洞、月映栈道和牵手栈道。走在月映栈道上,真是“石笋河的美景乾坤满眼,望月亭的神韵一览无遗”;而走上牵手栈道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心颇有些发怵、腿也发颤了,挂在绝壁上的这段栈道长达660米,游客中不乏望而却步者,相互牵手一起走过,原来这段栈道顾名思义,确实是需要同伴牵手而行的……这些都是龙缸景区的精华部分,体现了“天下龙缸”天人合一的境界。我边走边想,从心游的角度,云端廊桥与龙缸天坑是遥相呼应的,恰到好处地契合了“龙凤呈祥”的和谐寓意,不是吗?
 

“一湖”是清水湖,它是龙缸景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800米,与龙缸诸景点之间形成的高差和灵动,让“天下龙缸”活起来了。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相关的景区现状。本来清水湖是与大安洞连接的游览胜地,可临时关闭大安洞,也限制了清水湖的游湖线路,进不了石笋河,看不到绝壁上的景物。于是,我的同伴都认为不值得去了,而我不这么认为,山水风光缺了水很难谓之秀美,最多也是残缺的美。
 

扔下同伴在车上午休,我只身坐上了整点出发的游船。真逗,正值旅游淡季,游船上就我一个人,倒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作为唯一的游客,我独享美景。驾驶员对我毫不限制,任我船前船后,观景拍照。与在清江画廊中游湖是一样的感受,清水湖的景致也特别致:湖中浮光烟云与山色倒影如水墨画卷;两岸峭壁千仞,藤萝漫挂,绿树多姿;远处山顶上的七夕塔,山腰间的玻璃栈道依稀可见;湖水拍打船身发出的声响格外悦耳动听……如此这般,简直美得一塌糊涂!
 

一个小时来回的游船行程中,我无人交流,虽然孤独,却不觉孤掌难鸣,因为此时此刻,我在无声地等待,静静地抓拍我眼中的美景,心中的梦想……
 

我深深地为同伴惋惜,因为他们的眼中和心中没有了一个完整的“天下龙缸”!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在“天下龙缸”一天的活动,手机计步器显示18000多步,够拼的,也够开心的……我想起了之前在百度龙缸景区时游客的留言:“如果你恰好有想法翻一翻深渊有龙的山,探一探崖上有路的险,吸一口野蛮生长了万万年的森林新氧,那么,来云阳龙缸吧,他在满足你对高山探险的所有想象。”此言确实不虚!
 
连夜赶往重庆的路上,我在思考中比较:无论是云南的还是四川的,被誉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香格里拉,其特点都是高山、草甸、圣水,还有佛道、藏味,纯天然。而被誉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的“天下龙缸”,与长江支流石笋河相伴相随,又有什么特点呢?不还是山青、水秀、土家味,自然天成、和谐与共吗?具体地说,它是集天坑、峡谷、溶洞、高山草场、森林、土家风情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只是开发利用有限,地域特征不同,民族差异有别罢了,
 
由此,我笃信,“香格里拉”——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它的特殊符号和核心价值!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