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2020了,为何女团审美还是土味十足?

 印客美学 2020-10-31

随着青你2的完结,创3的持续播出,在近期的网络生态中我们总能看到一波接一波的女团狂欢。

但是小印发现,2年过去了,当年被diss的土味十足,甚至被戏称为“土创”的女团节目组,审美上依旧延续了直男审美,在土味的路上越走越远……

为何这样在土味的审美上如此执迷不悟?是因为设计师真的审美水平有限么?我们斗胆来猜测一下原因。



土味审美,屡diss不改

土味十足,迎面扑来的就是:海报。


满屏亮粉色扑面而来,高明度、高饱和度的配色,充满网感的几何元素装饰:网格、波纹、原点,点开大图的那一瞬间好像要用鲜艳的颜色把你亮瞎。
 
当然,粉色不是这些女团海报的唯一选择,他们还偏爱另一种颜色:亮绿色。
 

说不好是更应该属于蓝还是更应该属于绿的蓝绿色,是在模仿Tiffany蓝的高级吗?可为什么这靓丽的色彩看起来如此之土?
 
经典的Tiffany蓝设计,是奢侈品界最成功的颜色运用案例之一
 
当这两种颜色单独出现已经刷新了小印的审美时,此二者的结合更让我认识到了美学的新高度。
 
 
红色和绿色属于互补色的关系。

因为二者在结合运用时很容易让人感觉画面很脏的感觉,这种配色方法一直是设计师们小心翼翼不轻易去触碰的区域,即使要用也会把补色仅当作点缀色来提亮画面。

不过显然,上述海报显然没有这种担心,大面积互补色运用让这些图片一下从信息洪流中跳脱了出来。

其实,对于女团廉价审美的质疑,从2018播出《创造101》时就开始了,继《偶像练习生》被人们称作“土偶“之后,又出现了这个新词“土创”。

流行语百科中对于“土创”的定义

当时的《创造101》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土创,一是因为节目本身模仿了韩国选秀节目《Produce 101》,在很多追星韩综老粉中国产制作比不上原版,自然觉得很土。二是整个节目提供的服化道,确实让人觉得土味十足。

首先是同样粉粉嫩嫩的宣传,这样的设计和配色,让人看了还以为自己好像误入了幼儿园绘画大赛现场。

闪耀着粉丝色灯光的舞台,变换着神秘金属光效的电子屏幕,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大型车祸现场,而不是一档制作精良的节目。

最要命的是每次公演的服装。粉色、蕾丝边、蝴蝶结,即使是在舞台灯光的闪耀下,也遮不住它自身的土味。


这些所谓“粉红少女心”爆棚的穿着搭配和设计之所以看起来土,是因为它规规矩矩地遵从着直男眼中对“女性形象”的打造,甜美可人,温柔娇美,这些都再好不过地诠释了男性眼中对女性传统、家的感觉。

而两年后的青和创,丝毫没有从当年土创的坑里走出来,还是如出一辙的羽毛、蕾丝边,温柔可爱,唯一不同的就是利用了当下更新的舞台技术后,这些土味好像更能进行到底了。

时代在变化,女性早已不是被单一定义的粉红女孩儿,但打造女团的节目却还是固步自封,从未从男性对女性的定义中跳脱出来。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两年之后,我们要重谈“土”的原因。


少女心,必须是粉红色?

少女心必须是甜腻的粉红色?谁规定的。

创造营从粉红的城堡住宿刷屏开始的。
 
 
不同于《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标榜的是“重新定义女团”,然而在看到粉红城堡宿舍的那一瞬间我们就应该明白,所谓的重新定义,只不过是想在接近饱和的市场上尝试找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噱头罢了。
 
粉色属于女生,蓝色属于男生是传统性别观念的最直观体现。

性别角色社会化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而这个规范的“标准”,在当下则大部分来自于网络上社交媒体的传播。
 
想要突破传统定义的创造营,却长久以来遵循着传统的规范。对比《创造营2019》男训练生们以蓝色为主题色的住宿环境我们就可见一斑。
 
 
不仅是颜色的运用,在住宿条件上腾讯的安排也十分耐人寻味,男生住集体大通铺,女生住豪华大城堡,好像对男生女生的能力想象也还停留在那个传统的男强女弱的认知上。
 
男训练生和女训练生住宿环境对比
 
连色相、饱和度都差不多的颜色运用,不要说女团的多样性了,就连最基本的居住环境都被粉色同质化。

这样的装修,第一眼看去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再要去品味便觉索然无味,原因很简单:太单调了
 
不仅在女团的布景设计中有这种问题,这几年来很有流量的ins 风、网红风也是如此,千篇一律的粉红固化了人们的女性的单一化想象。

在“她经济”崛起的年代,想要抓住女性消费者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是一水的粉色炮轰,让人感觉敷衍的成分会更多一些。
 

当我们谈到设计的“质感”时,层次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表面的美感之外总能有更多的层次被挖掘出来。但是在所谓的“网红少女感”设计中,除了甜腻空洞的单一审美,我们找不到任何厚度。
 
所以下次再谈到“不一样的女团”,可不可以让我们看到女生不一样的颜色呢?
 


土味审美迎合了谁?

可以说,坚持土味审美的主要原因,就是主办方自以为的“女性审美”偏见。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冲击力,会让人本能的“爽”。
 

鲜艳的颜色、重复的图案形式,观众在瞬间得到了超饱和的视觉满足。
 
我们形容一些网文小说时会用到“爽文”这个词,那么面对这种上面这种图片,让我们姑且叫它“爽图”吧。

这种爽感并不是新鲜的事物,他们来自普波艺术,以及与波普艺术相近的孟菲斯风格。

 



其本质是用通俗的表达形式,来诠释一种特立独行的流行文化。从设计上来讲,波普风格是多种风格的混合,对色彩的大胆渲染,以及新奇独特、富有趣味的画面是它最鲜明的特征,以此来刺激人们的感官。

高饱和度、随意的几何色块和自由的构图,看起来女团是想要模仿这种设计风格吧?

然而,这个设计流派之所以流行,可不只是随便用了几个几何色块。

在孟菲斯设计中,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作品形式怪诞,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而设计师显然是故意这样的,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打破传统。


孟菲斯小组作为80年代最炫酷的“反叛者”,重视视觉感受大于理性,反对所有科学化和标准化,带着娱乐精神去做设计,他们要挑战的就是传统意义上对美学的定义。


无论是波普艺术还是孟菲斯的兴起,带有某种反抗的哲学性思辨。

然而,在流行过程,成为了大众文化可以随便套用的程式。

当原先作为反叛传统的新潮又再次被商业趋势所收编成为新的传统,那些大胆的几何元素和线条就沦为某宝上可以被几块钱售卖的模版。因为易于复制和缺少意义,这样的设计风格开始变得廉价。


几何元素的结合开始让人觉得不知所云,而无所不能的网友,甚至将网络上流行的两种流派加以结合,变成“ins孟菲斯”风格。除了乍一看有点爽外,放到网络上去这样的图和成千上万的其他张图找不到任何差别。

就像如今泛滥的女团海报审美,用浅显易懂的明艳亮丽夺取观众的眼球之后便一闪而过,爽图很顺滑地从你手机屏幕上滑走,除了带来瞬间的视觉外不会在心里留下任何其他痕迹。
 
不会有任何让你感觉不适的存在,一切都是那么的舒适,又是那么空洞的庸俗。
 

与这些浅显直接的爽不同,流芳百世的艺术品,往往是更高级的用色。
 

波提切利笔下的女团们

德加笔下的女团
 
 
形式的出现,原本是为了契合某一具体情境下的某种功能,但是当她们被当作一种易被模仿的符号抽离出来并大规模复制时,原本的审美功能也被消除,而沦为廉价的赝品。
 
当最初那个美的模子被刻画出来并毫无节制地滥用时,即使是披着原先美的那层皮也拯救不了实质内容的枯竭。
 
说到底,廉价的生产还是来源于不走心。赶上时下风靡的“XX风”就一股脑套用,等潮流过了再马上换一波模具制作,永远不会过时,也永远不能长存。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