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ADI等五大名企合力打造大学生竞赛教育生态圈

 ChinaAET 2020-10-31

日前,来自ARM、Xilinx、STMicroelectronics、ADI和Google的大学计划经理齐聚上海交通大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电子学会携手上述五家全球著名高新技术企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圆满落下帷幕。

从全国近千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的80支队伍在上海进行了最终角逐。来自教育部及电子学会的相关领导,行业和高校专家,以及五大科技企业的高管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多项涉及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智能互联领域的创新设计。本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共吸引全国30个省市、261所高校的近1000支队伍,获得超过3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踊跃参与。

从左至右依次为:赛灵思公司大学合作全球总经理黄作,意法半导体公司中国区微控制器市场部高级经理曹锦东,ARM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ADI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范建人

覆盖处理器、数字、模拟以及系统软件的全产业链支持成为本届赛事的最大亮点

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吕志伟教授介绍,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的举办是我们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会同各高校,携手多家国际著名企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汇聚企业资源,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引领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作为本届大赛的主要协办方,五家全球知名的生态系统企业围绕“智能互联”这一大赛主题,为参赛者及中国高校师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并向所有参赛学生提供了各种基于ARM架构的软硬件开发平台、解决方案、参考设计、开发工具及IC器件。

赛灵思全球首款具有高扩展性的Zynq-7000全可编程SoC系列开发板和套件;意法半导体为选手甄选的高灵活性、可拓展、多兼容的STM32NUCLEO开发板、传感器和蓝牙套件,以及让选手尽情释放创造力的STM32 开放型MCU开发平台;ADI横跨模拟核心技术各领域(转换器、信号调理、RF和微波、电源管理等)的先进半导体产品以及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等。

近年来,中国在智能终端市场及物联网部署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社会各界对智能互联的创新发展给予广泛关注。一直以来,五家协办科技企业凭借多年以来对全球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对技术创新的坚定信仰,引领中国智能互联产业的创新浪潮,持续为国内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提供全球领先的软硬件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从创新理念到差异化产品的快速研发,巩固并推动中国在全球智能互联产业的领先地位。

在本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中,五家协办科技企业与国内高校展开积极合作,合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从而实现高校实践、创新教学与业界技术、产业动态的紧密联动,从产学双向同步助推中国“智能互联”创新浪潮。

范建人

ADI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ADI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范建人表示,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及应用正在蓬勃发展并走进人们的生活,智能互联技术正在改变甚至颠覆传统产业。智能感知、智能学习和“云服务开发”等都代表着未来电子技术发展的新高度。

ADI公司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大学校园里人才培养,这次ADI作为模拟器件厂商的代表一方面为参赛队伍提供免费样片,同时还在参考设计和方案指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大赛的培养,参赛学生可以得到真实电子技术开发环境的熏陶,为日后的快速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市场部高级经理曹锦东(左)、ARM亚太区大学计划经理陈炜(右)

ARM亚太区大学计划经理陈炜表示,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这一趋势下,“智能互联”的方向已经非常清晰,ARM此次联合四家顶级企业在高校大学生竞赛这一项目上复制了“生态圈模式”,这样可以发挥不同企业的优势和特点,从而为大学生竞赛的组织探索出一条更有效的道路。

黄作

赛灵思公司大学合作全球总经理

赛灵思公司大学合作全球总经理黄作表示,目前电子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参加设计大赛时往往会用到不同领域不同技术的芯片产品,此次五家联合作为协办方支持本次大赛,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市场部高级经理曹锦东表示,参与并支持本次创新大赛的目的不是商业推广,而是通过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在PCB板设计、芯片使用、参考设计使用等环节,对未来的电子开发工作岗位进行模拟,通过实践而有所得并提高全面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