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柔性导电碳布为电极基底的无酶葡萄糖检测系统

 ChinaAET 2020-10-31

摘要: 为了实现人体葡萄糖的自我监测,设计了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葡萄糖检测系统。以导电碳布为基底,构建了柔性葡萄糖传感电极,以贴合人体皮肤;电极上负载聚苯胺和纳米金,代替葡萄糖氧化酶增加了电极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上位机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随时读取人体葡萄糖指数。结果表明,该系统表现出优秀的测量电流的响应,葡萄糖的检测范围为0.5 mM~1.5 mM,相关系数R2为0.995 4,可完成人体的葡萄糖检测。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性疾病[1]。糖尿病会导致机体的损伤和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不可根治[2]。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需要严格地实时控制,因此患者的自我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检测葡萄糖的方法有光学传感法、比色法、电化学传感法等,其中电化学传感法具有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检测限高等特点,成为检测葡萄糖的标准[4]。传统的人体葡萄糖检测大多需要采集静脉血,通过电化学法将血糖氧化反应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血糖预测值,这种方法能快速且准确地测出人体血糖浓度。然而,痛苦的采血过程和高昂的血液检测成本,不仅给患者带来感染风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5]。相比之下,人体汗液更易采集,且文献研究表明,汗液分析物与血液分析物水平之间存在临床相关性,因此可以使用人体汗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来估算血糖[6]

    电极及其负载物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目前多为硬质电极,然而硬质电极不能贴合人体皮肤,检测汗液并不方便,因此需要柔性电极。碳布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和极好的机械强度,且作为电极基体可以促进在电极材料上电解质的扩散,因此可被用作电化学柔性传感电极材料[7-9]。电极的负载物可以提高电极检测灵敏度,尤为重要。目前,葡萄糖传感器多使用葡萄糖氧化酶为负载,虽然修饰酶以后可以明显提高电极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但是酶的成本高、固定化过程复杂、易失活而不稳定,因此酶负载电极的应用较为狭窄[10]。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分析和诊断领域应用广泛,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11]。贵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在使用中可以克服催化葡萄糖的自毒化作用,并且电极表面呈现出优异的介导能力,因此常用来代替酶而负载在电化学传感电极上,已成为市场主导[12-13]。其中,纳米金由于小尺寸效应、催化活性、易修饰等独特特性,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14]

    基于这种形势,设计了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柔性导电碳布为基底、以聚苯胺和纳米金为负载物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用来检测汗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