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境内城镇布局的影响(二)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0-31

明清时期商贸流通

对今宣城市境内城镇布局的影响                    陆再奇

与陆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不仅运输价低,运输量大,而且运输方便,是明清时期宣城对外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水路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山区砍伐下来的竹木、并列编扎成竹排、木排,放排工人利用汛期或旺水期,沿山溪、河流航道,自上游顺流而下;一是船运,分人工船和机动船。宣城境内的主要水系有水阳江和青弋江。

水阳江发源于天目山北麓绩溪县境内。干流宁国以上有西津、中津、东津三条支流,在潘村渡汇合,进入宣城县(今宣州区)。水阳江水系跨越皖、苏两省,流经绩溪、旌德、宁国、宣城、广德、郎溪、芜湖、当涂和江苏省高淳、溧水等10个县(市)。

水阳江自古以来就是皖南重要的水运通道。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开辟的人工运河——胥溪,沟通水阳江与太湖的通道,水阳江芜湖至太湖段,古称“中江”,今曰“芜申运河”。《汉书·地理志》载:“(禹贡)时之中江,本不与太湖通,吴始通之。”《清一统志》载:“中江水本自芜湖东,经高淳、溧水、至宜兴入海。”隋唐时,因水阳江“川泽沃衍、浙、粤、赣商贾多从徽州、宣城入境,沿水阳江直流而下,北入中原,东下苏扬。”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唐大中三年(894)宣城就有了漕运。唐天复二年(902)南京刺史袭宣城,以舟师逆,宣城遂破。明初,水阳江上备城池,设驿站,配站船。宣城马山埠、渔潭设有河泊所,专管水运、渔业。

光绪二十四年(1898),水阳江始有小轮通航,往返于芜湖、宣城之间。春季及夏秋之交,河水高涨,商人们将从山区砍伐下来的竹木,并列编扎成竹排、木排,沿山溪、、河流航道,自上游顺流而下,销往长三角等地。

青弋江,源出石台县清溪河和太平县黄山北麓麻川河,合流向北至小河口(今为陈村水库淹没区)入泾县界,自西南向东北穿泾县境,经宣城、南陵、芜湖县境至芜湖市入长江。《禹贡》称南江,汉唐称陵阳江,班固《汉书·地理志》名清水,许慎《说文解字》名冷水,韦昭《地理志·泾县下》名泾水,故青弋江担三江之号,又兼三水之名,并揽石台、太平、绩溪、旌德、宁国和泾县众水之流。泾县境内历史上沿青弋江曾设有万村渡、桃花渡等近十个主要渡口,有桃花潭、落马潭、和马头矶等。《安徽省第九区风土志略》载:“泾水上通太平,下注弋江,帆船上下尚能畅达过去,泾旌太三县货物之出入,胥惟此河是赖。”

青弋江岸边最大的城市为芜湖市,芜湖古城跨青弋江两岸,从某个角度来讲,没有青弋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芜湖市。

宁国县的水路运输主要靠东津河和西津河。东津河流,全长44公里,主要支流有宁墩河、狮桥河。东乡产米区,米下货上,全赖于此河。西津河,流经胡乐、甲路……至西津与东津河汇合往北注入水阳江。西津河主要支流有胡乐河、东岸河和中津河。西津渡因西津河得名,距今宁国市区1.5公里,为宁国城北主要交通要道。东津渡,因东津河得名,位于河沥溪大桥东侧,距宁国市区2.5公里,下通宣城、芜湖、南京,上至宁墩、狮桥,东达广德、西至徽州。为宁国交通要道和水陆码头,也是徽商在宁国境内的商品集散地。

旌德县的水路运输通道主要有徽水、玉水、俞村河、姚溪等四条干流,分别流泾县、宁国等地。旌德县历史著名的三溪镇,就位于旌泾、旌太驿道交汇,旌宁驿道、徽宁驿道旌德段附近和徽水河边。明初,在此设巡检司,后逐渐形成“居沽之肆满市,商贩百工之人,纷纷衣食于外郡,清代生齿日繁,市场需求激增”的局面,为皖南山区北部的水陆码头,旌德大部、绩溪岭北、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东部和泾县南部地区的居民常年生产、生活所需物资,均由芜湖、湾沚溯青弋江而上船运至泾县赤滩,再换竹筏上运到三溪镇而后扩散至四乡。这一地区所产的大米、木材等大宗农副产品,在三溪集运出境,远销芜湖、南京、安庆等地。旌德、泾县、太平、绩溪商人云集与此,仅绩溪商人开设的有影响的字号达20个。

绩溪县境内水运通道主要有登源河、扬之河、大源河、弋溪河等主要通道。物产和百货进出,多由登源河、扬之河下游或临溪码头船运。临溪地处扬之河、登源河、大源河交汇处,自此而下为练江,经歙县鱼梁坝沿新安江而下,分接富春江、钱塘江与兰江,直达苏州、杭州和上海;溯新安江而上连接横江和率水,可至屯溪、溪口和休宁、渔亭,辗转到江西北部。临溪码头为绩溪县内和旌德、泾县榔桥、宁国胡乐、歙县南乡与东乡、昌化岛石坞等地“商货出入之总汇”,年中转量最大的有浙盐7000引(1引合360斤),糯米、灿米3万石(每石120斤),表芯纸10万块(一块30公斤分100刀),煤油3000听(听装20公斤),每年进出的食糖、桂圆、荔枝、红枣、茶叶等副食品在千担左右。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宣城境内长达十余年的拉据战和战后温疫的流行,宣城境内“十室九空”,城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随着战后农业复苏,商业也逐渐恢复和发展,此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商品经营范围的日益扩大,大量京广“洋货”输入内陆,除传统的行业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行业,尤其是“五洋”商品(即煤油、火柴、机织布、矿烛和肥皂,俗称洋油、洋火、洋布、洋蜡烛、洋肥皂)的大量涌入,为商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至清末民初,商业活动由单一的纯商品交易向商业购销、加工初制和服务业综合发展,为城镇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力,城镇数量进一步增加、规模进一步扩大。

总体来看,明清时期,今宣城市境内城镇在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境的网络。明嘉靖年间,宁国县仅有河沥溪、港口、胡乐、石口、东岸5市(镇),清道光年间增加到15个市(镇)。泾县清顺治年仅有8个市(镇),乾隆年间已有“远近城镇二十一”。宣城县明嘉庆年间有“远近城镇二十一”,清光绪年间为17个,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八个重要的城镇,即双桥、湾沚、孙家埠、水东、黄渡、水阳、新河庄、西河等。旌德县清嘉庆年间“远近城镇十五”。广德州无巨镇,其商贾往来之地,有村聚邸店者十数处。其下辖的建平县“远近城镇十处”。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参考资料:

[1]班固:《汉书·地理志》卷28上,北京:中华书局

[2] 《续汉志·郡国志》:丹阳郡,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新都郡

[3]李吉甫:《元和郡县制》,《四库全书·史部二二六·地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唐会要》卷七0《州县分望道》

[5] 《新唐书》卷六八《方镇表》

[6]《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

[7]《新元史》卷十五

[8]《明太祖实录》“五郡为兴王之地,其民输忠效劳,助朕居多。”

[9] 清嘉庆《宁国府志》,黄山书社2007年版

[10] 清嘉庆《泾县志》,黄山书社2008年版

[11] 清光绪《宣城县志》,黄山书社2008年版

[12] 清光绪《广德州志》,黄山书社2008年版

[13]《宁国县志》(两种本),黄山书社2008年版

[14] 《宣城地区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15] 《宣城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

[16] 《广德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

[17] 《泾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

[18] 《宣城地区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19] 《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20] 《绩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童达清

制作: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主办:

宣城文史研究

微信号:xclswh999
联系人:ltsr27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