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以降宁国府市镇的空间分布及变迁(二)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0-31

明清以降宁国府

市镇的空间分布及变迁

李 甜

3
宁国县市镇的时空变迁
 

现存最为齐全的市镇资料当属宁国县,当地市镇的变迁脉络较为清晰,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比较。谢国兴曾以宁国县市镇为例,分析山区市镇与地形因素的关系。 可惜他忽视了太平天国战乱之后外地移民的渗透方向,以及芜屯公路对部分市镇的冲击,在此有必要重新予以审视。宁国县历代市镇的数量变动情况如下:

表 2  宁国县市镇的时空变迁(1549-1937)

资料来源:表格第一列的八个数据即为方志的出版年份,依序参照:嘉靖《宁国县志》、顺治《宁国县志》、康熙《宁国县志》、嘉庆《宁国府志》、道光《宁国县志》、同治《宁国县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民国《宁国县志》。

明代嘉靖年间的五个市镇,主要分布于通往宣城和绩溪的交通线上,只有县东的石口市例外。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清初年间,其时只增加一个通往宣城的五河渡镇。康熙年间,宁国县境内的市镇数量猛增一倍,除位于通往绩溪的交通要道蟠龙铺镇以外,其余5个新增市镇全部分布于县东,反映清代宁国县东山区腹地的开发态势。这种局面至嘉庆年间达到顶峰,其时市镇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值。道光年间,宁国县的市镇数量略有减少,其中县东减少2个,县北和县西各减少1个,县南增加一个,表明市场整合力度的加强,使得县内市镇分布更加均衡。一些市镇转瞬即逝,与选址不佳、市场整合相关。如位于三元塔镇(县西四十五里河口)仅存在于道光年间 ,该镇夹在东岸镇(县西五十里)与蟠龙铺镇(县西四十里)之间,存在时间非常短暂。谢国兴认为清代中叶至民国年间宁国市镇数目有所减少 ,但结合上文分析可知,其具体变迁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宁国港口镇

清末长达十多年的太平天国战乱,给宁国县的市镇带来巨大冲击,县内市镇数量逐渐萎缩至清初的水平,这在光绪《重修安徽通志》记载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县内各区的市镇分布出现逆转,县东萎缩了三分之二,县西大体维持原样,县北先降后升,表明市镇分布的中心由县东向县西、县北方向转移,这与太平天国战后移民的涌入方向有关。宁国县境内的客民以两湖地区居多,人口分迁的方向是自西北丘陵向东南山地渐次推进的空间历程,所以县境西北生产条件较好的市镇得到迅速恢复,而县东和县南的市镇逐渐消亡。进入民国年间,县内市镇进一步地萎缩,主要分散于县内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其中河沥溪镇、港口镇和胡乐镇因与徽州地区贸易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芜屯公路的通车,使这些地方得到优先发展。此外,作为第三区署所在地的宁国墩镇,是县域东部的区域中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宁国胡乐镇

4
结  论

在传统社会,皖南的富庶之地“不在城池,而在乡村” ,皖南城镇的规模和组织结构小于乡村社会,但在物资交流和商品中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利用四种地方文献,梳理清代中期以降宁国府各县市镇的分布,详细考证了宁国府各县市镇的大致数量,并根据各县市镇的数量差异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包括宣城县和泾县,第二档包括实力不相上下的南陵县、宁国县和旌德县;第三档是太平县。然后,对明代中后期至民国年间的宁国县市镇变迁作了个案考察,修正了谢国兴的研究缺陷,指出太平天国战后移民的渗透方向、芜屯公路通车等因素,对于宁国县市镇空间变迁的影响不容忽视。

南陵西河镇

附表1:宁国府各县市镇的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①嘉庆《宁国府志》卷十二《舆地志·乡都》;②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四十《关津二·宁国府》;③光绪《安徽舆图表说》卷三《宁国府》;④民国《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其中南陵、太平两县划属其他督察区,故统计数据空缺。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助理研究员)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