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上)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0-31

5

3

3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

陆再奇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位集文学、哲学、史学、教育于一身,且都取得了划时代成就的人,但是生前成名较晚。宋代起,其文章始受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等人所推崇。北宋元丰七年(1084),宋神宗本韩愈之郡望“昌黎”,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将其牌位从祀孔庙。南宋淳祐二年(1241),宁国府知府王遂,将祭祀谢朓、李白的二仙堂改为五仙堂,增祀颜真卿、白居易和韩愈三人。宣城之与韩愈,不仅是其成长、成才、成熟地,而且其本人生前乃至临终时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但是,韩愈对宣城历史文化所应当具有的影响力与宣城地方史籍所记载不成比例。其原因可能如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李菁所言:名士学业未成、功业未就的成长地,不像地望,可承载祖先世代积淀的声望,也不像贬谪地,能寄寓名士生命中最厚重的悲欢,一段顺遂的成长期,不容易受到人们重视,也很难被赋予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多分散在韩愈文稿及不同的史料典籍之中,需要相互验证,方可取信。笔者遍梳史籍认为:包括韩愈父亲、叔叔、母亲、兄嫂、妻儿、侄儿、孙子辈在内韩氏家族四代人中生前至少有20人与宣城结有深厚的渊源。韩愈身后随韩愈大嫂郑氏避难宣城的韩氏族人后裔在宣城繁衍生息,渐渐形成自然村落韩家庄。可能是因为韩家庄不是韩愈直系后裔聚居地,因此,韩家庄的基本情况,今存的《宁国府志》《宣城县志》均不见记载。笔者拟整理如下,敬请方家指正。

01

韩愈及其妻儿与宣城

(一)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人称“韩昌黎”,生于京城长安,三岁前随父生活,父亡后由兄长韩会抚养。大历十二年(777)四月,韩会受“元载案”牵连,被贬韶州,韩愈随同前往。次年,韩会病逝于韶州任上,韩愈随大嫂郑氏将韩会归葬老家河阳。

建中二年(781)中原发生战乱,韩愈又随大嫂郑氏从河阳老家避乱至宣城,贞元二年(786)以宣州“贡生”之名至京城长安参加贡举(注:唐代科举称贡举,考生称贡生)考试,期间在宣城生活学习6个年头。韩愈今存诗歌中的第一首诗歌《芍药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钱仲联认为“贞元元年前(韩愈17岁以前)作(于宣城)”,并被收录在韩愈自己编辑的《韩昌黎诗编年集释》。此外,《韩昌黎文集》四十卷以外“集外文”部分的《通解》《择言解》《鄂人对》三篇,自北宋太常博士洪兴祖以下,皆认为韩愈是少年时期的作品。南宋樊汝霖在其《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四库全书本》)进一步指出因是少作,文未老辣,故韩愈与李汉在编集时,不甚爱惜,弃之而不入于正集。西北大学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阎琦等人《试论韩愈的人生价值取向——从几篇韩愈少作谈起》文中指出:韩愈今存文作年最早者,大致可以推断即前《通解》等三篇,时间可以初定在贞元元年(愈17岁)以前。也就是说,古今文学大家一致认为韩愈今存最早的四首诗文皆作于生活在宣城期间。

阎琦文进一步指出,韩愈在其人生道路取向上不同于白居易,也不同于大多数唐代文人。换言之,韩愈自幼年起所选定的人生道路,是非文人(作家)的道路。然而韩愈的贡举考试并不顺利,韩愈《答崔立之书》言自己“四举而后有成”,也就是说韩愈先后四次参加考贡举考试,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贞元八年(792),陆贽知贡举(也即韩愈第四次参加贡举考试),韩愈才与李绛、崔群、王涯、冯宿、李观、欧阳詹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同时被录取。

根据《唐六典》《唐摭言》《唐会要》以及其他文献材料记载,州县考试,作为一种制度,整个唐代都是存在的。报名参加贡举考试先要由县进行考试,然后再由州府考试,考试合格后,“每年十月随物入贡”。唐制,府都督、州刺史或上佐每年要到京都汇报地方官的考核情况,与考官对定考第,并进贡各自盛产的土特产品,谓之朝集使。各地乡贡的举子也由朝集使贡于尚书省,因此又称“贡生”。唐代朝集使皆以十月二十五日至京都,十一月一日户部引见。因此,举子也必须在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并于十一月一日参加朝见。考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早春二月或阳春三月,故亦称春闱。后人诸多研究成果认为,韩愈第一次参加贡举考试是十九岁时秋离家,二十岁至京城参加考试,可能是不了解唐代贡举考试规定,导致的误读、误解。

韩愈前后四次参加贡举考试。按照唐代贡举考试规定,严格来讲每次都应该参加宣州乡贡,以获取考试资格。但是,由于唐代贡举考试制度不同时期遭到破坏,问题就变得有点复杂。唐初,乡贡制度严格执行。武则天长安(701—704)之后,当时学校废隳,士子多在各地假名就贡,乡贡制度遭到破坏。此种情况,直至唐天宝年间得以改正。《唐会要》卷七六《缘举杂录》载:“天宝十二载(753)七月十三日诏:天下举人,不得充乡赋,皆须补国子学生及郡县学生,然后听举。至至德元年(756)已后,依前乡贡。”此后,特别是贞元十年(794)以后,乡贡制度再次遭到破坏。《唐摭言》卷一《乡贡》《两监》载,“膏粱之族,率以学校为鄙事”“殆绝于两监矣”。士子多到各地假名就贡。《唐国史补》载,元和(806—820)前后就有“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的说法。韩愈贞元三年(787)第一次参加至京城参加贡举考试事先通过宣州乡贡史籍记载明确。贞元四年(788)、贞元五年(789),即韩愈第二次、第三次参加贡举考试,事先是否回到宣州参加乡贡,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韩愈第三次贡举考试失败后于第二年(贞元六年)回到宣州,贞元七年(791)通过宣州乡贡获取赴京城参加贞元八年进士考试资格是明确的。这样,涉及到韩愈《祭十二郎文》自述:“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注:指韩老成)”的解读。如果,韩愈每次参加进士考试,事先都要通过宣州乡贡考试,“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应解读为期间四年中,韩愈第一次离开宣城后,每年都回到宣城看望侄儿韩老成;若韩愈第二次、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是“假名就贡”,也就是说没有回宣州参加乡贡,“其后四年,而归视汝”也就是说韩愈第一次离开宣城后四年才回到宣城看望侄儿韩老成,但是,这又涉及到韩愈在哪里“假名”的问题。

唐史、唐代文学研究专家罗联添《韩愈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年1月版)书中认为:是年秋(指:韩愈贞元二年),诣州县求举,遂贡于京师。答崔立之书云:“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韩愈贞元二年(786)来京师,四年(788)正月始礼部试,其诣州县求举(获选即为秀才),当在三年秋。又是年韩愈未回宣城,其非宣州所贡,至为显明,所谓州县不知何所指。贞元五年(789),韩愈复举进士,未第。是年知贡举仍为礼部侍郎刘太真。进士三十六人,其中裴度、胡证、窦平、李道古均与愈友善。贞元六年(790),韩愈自长安归宣城。案祭老成文云:“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当在贞元六年。贞元八年(792)韩愈年二十五,进士擢第,即所谓“四举而后有成”也。

《唐摭言》载: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敕应诸州贡士: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若有茂才异等,亦不抑以常数。宣州在大历(766年-779年)后升为望州,贡举名额等同上州,即每年只能推荐三人,即便可以突破常数,总人数也不可能突破六人。韩愈能够四次参加进士科考试,一方面因他在宣州乡贡考试中成绩优秀有关,另一方面更离不开宣州前后三任刺史孙会(兴元元年至贞元二年)、皇甫政(贞元二年至贞元三年)、刘赞(贞元三年至贞元十二年)对韩愈的特别的关照。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00—卷102)《宁国府·流寓》载:“(韩愈)年十三,自河阳从其嫂郑氏就食宣城,凡七稔而学成以去。”清·宁国府知府佟赋伟《二楼纪略》载:公(即:韩愈)三岁而孤,随伯兄会,会以事责守韶州,卒贬所,会妻郑夫人葬之河阳。建中二年,成德、魏博、山南平庐节度相继乱,故公从嫂郑避地江左,其祭郑夫人文云:避地江渍。朱子(注:朱子即朱熹)考异注云:家于宣州。生活在宣城期间,韩愈不仅结束了飘荡流离的困境,而且深受宣城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潜心苦学,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造就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结识了一大批文化圈友人,为其后倡导古文运动并成为领袖奠定了坚实的人缘基础。

辽宁大学文学院毕宝魁教授认为:韩愈的学业和人生方向在宣城完成和确定的。河南孟州原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尚振明从1980年起正式从事韩愈研究,他认为:韩愈十三岁至十九岁的黄金时期落脚于江南宣城,借贵地之灵气,发天赋之才华,饱读中华经典,承先贤孔孟之道,成为一代大儒,十分可敬。汕头大学文学与文化学教授隗芾认为:宣城哺育韩愈,究其要者大略立志、修身、务学、交友有四功,奠定其毕生奋斗基础,足以令其受用一生。罗联添《韩愈研究》认为:韩愈避乱宣城数年中始专力向学,其改革骈文之念,盖萌发于此时,復志赋云: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考古人之所佩兮,闵时俗之所服。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之可拾。所谓“时俗之所服”,殆指当时通行之骈文。“古人之年佩”,或谓古人所作之散文。“非古训无所用其心”,即答李诩书所谓“始者非三代秦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之意。依此,可知韩愈在二十岁以前已建立发扬儒道,写作古文之信念。等等,充分说明了宣城对韩愈的哺育之功。

贞元十八年(802),韩愈好友孟郊出任溧阳尉,委托他捎信给生活在宣城的侄儿韩老成。长庆三年(823),距离韩愈最后一次离开宣城33年,也即韩愈去世前一年,他的侄孙韩湘(小名爽,亦有诗存世)进士及第回宣城,临别时,家人为他设宴饯行。韩愈动情地写下《示爽》(又名《示爽时之宣城》)诗,对宣城的“亲故”“里闾”关切备至。“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并说自己还打算“有路即归田”。诗中还有一条自注:“宣城在江之南,愈有别业在焉。”可知韩愈对宣城的恩情终生难忘。

韩愈祖有遗产在宣州,故与嫂郑氏、侄儿老成和子爽等居籍宣州。“世谓宣城韩氏别业为公读书处,学成始去”。宣城古有韩家庄。明代宣城敬亭山南麓建有唐昌黎伯韩文公祠。祠左有昌黎别业(今址存)。明邹守益作《韩公别业碑记》。宣城人为纪念韩愈,曾列五贤祠、七贤祠、十贤祠和先贤祠祀奉,2015年又建成有韩愈文化园,足见宣城人对韩愈的怀念之情。

(二)韩愈妻子卢氏(775?-839),生于范阳(今北京市郊)一个小官吏家庭。父亲卢贻,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在任河南法曹参军时,因与河南尹不睦而为其所忌,最后终因忧愤成疾卒于洛阳家中。母亲苗氏,系太常卿苗晋卿之女,工诗擅文。罗联添《韩愈家庭环境及其交友》文曰:“韩愈所娶卢氏盖当时所谓‘名家女’。又韩愈娶卢氏不详在何年,然据贞元十九年祭十二郎(老成)文云“吾之子始五岁”,知愈之婚娶不得晚于贞元十四年(798)。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张清华主编的《韩愈大传》文认为:贞元六年(790),时年不足十六岁的卢小姐与二十三岁的韩愈在洛阳聚行了婚礼。韩愈因为婚后要继续参加贡举考试,既无法携夫人去京城长安;又因离宣城远途跋涉,不可能将卢夫人送回宣城,婚后,卢小姐仍然居住在洛阳自己的家中。贞元六年后,韩愈连年参加考试,未见回宣城的记载,张清华认为卢氏可能从未到过宣城。

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文认为:韩愈贞元初曾几度往返于京城与江南之间,《祭十二郎文》中言:“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其离开江南后,于二十三岁时又回到宣州,这次回家极可能是了完婚,所娶卢氏也应是与他家一样因避战乱而暂寓江南的中原士族。查屏球认为韩愈与卢氏在宣城完婚的。但是,从韩愈与卢氏所生子女出生年月来推算,韩愈与卢氏贞元六年(790)完婚的可能性极小。据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董晋行状》诗文中考知,卢氏贞元十二年(796)在洛阳与韩愈婚配,贞元十五年(799)二月,有一子约两岁左右。卢氏一生与韩愈生育三男五女。此后数年,卢氏大约因韩愈平淮有功而被封赠为“高平郡君”,其《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中的“主妇”即为卢氏,“高平君”则系其所赠封之“高平郡君”的省称。从韩愈诗文及其经历来看,韩愈妻子卢氏可能没有到过宣城。

(三)韩愈子女,综合韩愈《乳母墓志》、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旧唐书·韩愈传》等文献资料记载,韩愈的长子“骄儿”生于贞元十三年(797),元和八年(812)病卒;次子韩昶(注:同辈中排行十一)生于贞元十五年(799),十岁时拜张籍为师学诗,十二岁时从樊宗师学文,长庆四年(824)登进士第,为集贤校理,终检校户部郎中兼襄州别驾,大约卒于大中九年(855);三子韩州仇约生于长庆四年(824)底或翌年春,曾任富平令。韩愈长女生于贞元十七年(801),嫁宗正少卿李汉;次女约生于贞元十八年(802),嫁集贤校理樊宗;三女约生于元和元年(806),嫁陈某;四女韩挈生于元和二年(807),元和十四年(819)病逝于商南驿站;五女生于元和六年(811),嫁检校尚书右仆射、淮阳郡公蒋系。从韩愈子女出生时间和经历来看,他们可能没有来过宣城。

02

韩愈父辈与宣城

韩愈父辈,据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载,韩愈的父亲有三个弟弟,分别是韩少卿、韩云卿和韩绅卿。其中:韩少卿曾任宣州当涂县丞;韩云卿曾任宣州广德县令;韩绅卿曾任扬州高邮县尉;韩愈父亲韩仲卿至德二年(757)从武昌县令调任邻近宣城的饶州鄱阳县令。修武《韩文公门谱》(1956年续修本)载,韩仲卿,字静渊,拜武昌令,终秘书郎,赠尚书左朴射;韩少卿,字维汉,拜当涂丞;韩云卿,字文渊,号子房,拜礼部侍郎;韩绅卿,字东山,拜京兆府司录,参军高邮尉。

(一)韩愈父亲韩仲卿(717?—770),贤明能干,很有政绩,且对文学也有相当的修养,曾编纂曹植文集,并为之作序。韩仲卿由潞州铜鞮(今山西沁县)县尉调任武昌(今湖北鄂城)县令兼摄永兴(今湖北阳新)县令。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曰:“君自潞州铜鞮尉调补武昌令。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韩仲卿在任武昌县令期间:(1)是组织开采当地银矿、铜矿、铁矿,获利丰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两年不到的时间,人口是原来的三倍,“居未二载,户口三倍”;(2)是整顿社会治安,贪官污吏都把脏手藏在袖子里,豪强恶霸都不敢正眼看他,坏人坏事都不见了,“奸吏束手,豪宗侧目”;(3)是加强道德教化,三四个月不到的时间,社会风气、民众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惠如春风,三月大化”。此时,因安史之乱正激烈进行中,各地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苍生熬然”,唯独武昌县“此邦晏如,襁负云集”“官绝请托之求,吏无丝毫之犯”。韩仲卿政绩卓著。至德二年(757)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拟提举他为佐官,尚书右丞崔禹“称之于朝”,宰相崔涣上奏唐肃宗授其饶州鄱阳令,并被采纳。当地老百姓听说其将离任,刻石纪念,特地邀请大诗人李白为其撰写碑文。李白撰写的碑文名曰《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新唐书·韩愈传》载,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张清华主编《韩愈大传》文认为:韩仲卿应在至德二年(757)至宝应元年(762)间任鄱阳县令,大约在宝应(762-763)、广德(763-764)年后调入京城任秘书郎。元和十五年(820),其子韩愈为国子祭酒,朝廷追赠韩仲卿官尚书仆射。

韩仲卿至鄱阳县任县令时,安史之乱已是第三个年头,前一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大批中原人士避祸江南,很多中原人士在宣城就置办有产业。如柳宗元的父亲柳镇(736-793)至德二年(757)曾随家人避乱宣城,并在宣城置办产业。大历十二年(777),柳镇为父亲服丧完毕后,朝廷任命其为太常博士,柳镇以照顾母亲为由请求任宣城县令,直至建中二年(781)调任阌乡令,总计4年。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云:“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徙为宣城令”。嘉庆《宁国府志·名宦》和光绪《宣城县志·名宦》均载:“柳镇天宝中(误,大历中)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宣城令。”宣州宣城与饶州鄱阳相邻。《册府元龟》卷162《帝王部·命使第二》载,开元八年(720),唐政府置十道按察使,江南东道按察使设在润州,江南西道按察使便设在宣城。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三十一年(743)间,宣州刺史班景倩、竹承构、裴敦复兼领江南西道采访使。《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天宝十一载(752),宣城辖区人口88.5万,仅次于长安、洛阳,位居全国第三。此时的宣城,可谓相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也就是说,韩仲卿就任饶州鄱阳令后在,如长子韩会的好友柳镇那样在宣城置办产业,安置避难的家人。

古典文学研究家钱伯城(笔名:钱冬父)在其《韩愈》(1980年,中华书局)载:建中二年(781)……河南地区的人民骚然惊动,争相避难。韩愈一家不得不再度走上征途,避居到江南地区。他们在宣城(今安徽)有一些产业,那还是韩愈的父兄在逃避安史之乱时置办的,这一次又成了他们的避难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其《宣城之韩愈前史:江南奥壤,山水诗都》文中认为:韩仲卿在宣城置有庄园,宣城的庄园养育出了中国的超一流人物韩愈。笔者认为:至迟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前,韩愈老家河阳(今河南孟县)被“安史之乱”叛军攻陷之前,韩仲卿为安排妻儿等一家老小,在宣州宣城购置家业。

(二)韩愈二叔韩少卿,唐玄宗天宝年间任宣州当涂县丞。肃宗至德元年(756)12月,永王李璘进军当涂时,可能因不愿投降永王李璘,被永王李璘杀害。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文曰:“少卿当涂县丞,感慨重诺,死于节义。”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文指出:可以推想一下,永王之乱平定之后,对于韩少卿这类“死于节义”的地方官一定有所表彰与优待,韩家很可能就此安家当涂。但从后人研究资料和各种版本的《韩氏家谱》来看:没有看到韩少卿有子女的文献记载。同时,该文认为:大历年间,韩愈长兄韩会在当涂一带活动。《新唐书·崔造传》言:“(崔造)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三人友善,居上元,好言当世事,皆自谓王佐才,故号四夔。”永泰年间(755—756年,原注错。正确“765—766”),战乱初定,韩愈父辈仲卿、云卿、绅卿等已北归京洛地区谋职,而河阳故园已残破,故韩会等仍停留在江南地区。唐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为上元县,与当涂县相邻。韩会与上元之崔、卢、张交往密切亦当是所居相距不远。” 文中还认为:韩家在宣城的别业是韩愈父辈韩绅卿与韩少卿等唐肃宗时在宣城任职购置,但是,从时间上来讲,韩绅卿至江南任鄱阳县令时,韩少卿可能已死于永王之乱。韩愈修业备考是在宣城完成的,居家地点很可能是在宣州之当涂县。从常理来讲,宣州宣城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宣州当涂为宣州所辖偏僻之县,不利于韩愈求学交友。另:唐代以来的当涂县志及当涂县后来所属的太平府《太平府志》也没有韩愈寓居当涂的记载。此说为孤说,存疑,待证。

(三)韩愈三叔韩云卿(727?—779?),在其父辈里文名最高,且与宣城关系最密切。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文中称;韩云卿“文章冠于世,拜监察御史,朝廷呼为子房”。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云:“叔父云卿,当肃宗、代宗朝,独为文章冠。”李翱《韩君夫人韦氏墓志铭》云:“礼部郎中云卿,好立义节,有大功于昭陵,其文章出于时,而官不甚高。”韩愈《科斗书后记》曰:“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于来世者,咸归韩氏。”《昌黎集注》:韩云卿,上元辛丑特进试鸿胪卿,兼御史中丞,仕终礼部侍郎。现存《唐文粹》《全唐文》均收有韩云卿的文章。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韩云卿重气节、有军功、文章知名当世、文武双全。韩云卿对韩愈的影响最大,韩愈不仅在文学上受到韩云卿影响,而且还继承了其为人“述其先人功行,取信于来世”的做法。

天宝十四年(755)12月,安史之乱暴发后,韩云卿曾避乱宣州(注:时宣州疆域大体上包括今芜湖、铜陵、马鞍山、池州、宣城五市以及黄山市黄山区和江苏溧阳、溧水、高淳等地大部分地区)和润州江宁县(又名金陵县,今南京)等地,并曾有邀请好友李白与自己共同隐居宣州所辖太平县境内黄山的想法。

韩云卿不仅长得潇洒,而且多才多艺,尤其吹得一手好笛子。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盛赞韩云卿吹笛子样子风流倜傥,吹出的笛声环绕钟山,好似龙吟在山间飘荡。如果周朝的王子犹听到这笛声也一定会停奏他心爱的笙管,曾经教孔子音乐的师襄听了,也肯定要停奏他心爱的瑶琴。这悠扬的笛声踏浪渡江飘扬到天涯海角去了,无处可寻。清代著名学者王琦考证:至德二年(757),李白曾作《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诗文中的陵阳山,《太平御览·陵阳山》引《宣城图经》曰:陵阳山在泾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天柱石,石峰如柱,皖南山区多有之。王琦注云:陵阳山在池州府石埭县之北,宁国府宣城县之西,三峰连接,迤逦屈盘,天柱石是其山之一峰也。至德三年(758),韩云卿出任宣州广德县令。李白作《送韩侍御之广德令》相送,诗曰: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意即“往日的荣华富贵何足道哉,今晚就与您就着山间的月色欢歌痛饮一番吧。”韩云卿在任宣州广德令后又回到朝中,至大历十二年(777)升任礼部郎中(五品上阶)一职。历史学家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曰:大历十二年立之《平蛮颂》,撰人称“守尚书礼部郎中、上柱国韩云卿”(见《全唐文》卷四四)。

(四)韩愈四叔韩绅卿,文而能官,曾任与宣城邻近的扬州高邮县尉、判官,上元二年(761)春后任扬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正七品上),后升任京城附近正六品上的泾阳县令。《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京兆府下:华州所属泾阳县为畿县,绅卿为泾县令。《旧唐书·职官一》:“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为正第六品上阶。”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文曰:“绅卿尉高邮,才名振耀,幼负美誉”。韩愈《虢州司户韩府君墓志铭》载:安定桓王五世孙睿素为桂州长史,化行南方。有子四人,最季曰绅卿,文而能言。

(作者系宣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宣  城  市

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