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舜禅让”?其实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

 maiko 2020-10-31

尧舜禅位这个故事主要流传于中国历史的三皇五帝时期,主要反应的是中国古代部落氏族时期,尧任人唯贤,制度民主。但是只要稍微去翻一下中国古代有关禅让的历史,就会发现没有一个禅让是发自内心的,甚至绝大多数代表了王朝的更替。

要最早禅让的尧与舜,是否有什么内情在,今天我们就来解读这段历史。

1.炎黄的统一

首先中国在五代部落氏族阶段不是大一统的,有着众多大型部落,比如黄帝打赢炎帝达成统一的东夷,而黄帝本身是羌人,炎黄是一种结盟的关系。

蚩尤领军的三苗,今河南省的华夏人,边远的百越人和百濮人等等,在我们现在武侠小说里常说的“逐鹿中原”,就是炎黄统领的东夷势力与蚩尤统领的三苗势力在的涿鹿之战,这场战争非常具有神话色彩。

“尧舜禅让”?其实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

炎黄战蚩尤

最终东夷人统一了,三苗,华夏的地盘,外加黄帝一支为羌人,所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多氏族多部落构成的“王朝雏形”,当然那会中国还没进入封建社会。

2.尧舜的关系

经过几代首领的变更,首领也是在各个氏族里轮替,而传到了身为地道的东夷人——尧手里,尧一当上大统领就发现部落里血统极其复杂,身为地道东夷人,统治的地盘里大多数是华夏人。

“尧舜禅让”?其实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

统一中原地区

此时尧必须要拉拢一下当地华夏人来达到平衡,这与三国时期的荆州派与益州派是类似的。

而华夏的大氏族有虞氏则是尧的拉拢对象,此时有虞氏的一个贵族之子,重华看到了机会,这就是后来的舜。

舜的童年很悲催,老爸是个下子,亲妈死的早,天天被后妈欺负。但是舜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非常的能忍,受到不公的对待依然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顺,于是在有虞氏的威望也渐渐提升。他知道尧要扶植一个有虞氏的人,所以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声誉宣传,让有虞氏在尧的部落会议中推荐自己。

而传说中的,尧在选继承人的时候才接触到舜,完全是不可能的,试想任何人才选拔,不经过考察又不是亲生儿子,如何可能空降?而按照传说,尧七十岁才考虑继承人,又如何考察十八年?所以舜靠着舆论攻势,进入了尧的视野,也慢慢接近了权力中心。

当舜接近尧的时候,大力宣传自己的悲惨家庭情况和孝顺,其实无非是想说两件事:

第一.我出身不好,不代表任何势力,我可为你所用。

第二.我非常孝顺,也就是非常忠诚,我会对你很好,把你当成真正的父亲。

这两点击中了尧的内心,尧非常感动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显然就是要把他当自家人嘛,靠这种联姻方式,一来提高舜的地位,二来拉近两人的血统关系。

“尧舜禅让”?其实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

娥皇女英

舜在尧的支持下逐渐掌握实权,在古代,人的名声是非常重要的,而舜则是把控舆论的高手,一方面继续宣扬自己的贤能与孝顺,另一方面抹黑尧儿子丹朱。当尧在晚年的时候发现舜的问题时,但是他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而当尧死后,儿子丹朱是继位的,但是被舜发动政变推翻了,这就是所谓的“禅让”。

关于这段历史可参见《竹简纪年》

“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夫相见”

“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竹简纪年是西晋盗墓贼盗了战国魏墓出土的古代史书,当时盗贼为了要宝贝,所以竹简没好好保存,比较散乱。虽然如此,皇陵的史书,还是有参考性的。而唐代的《史记正义》也切实的引用了这一段。

4.其他的质疑

最早尧舜禅位是由墨家来宣说的,而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禅让一举是符合墨家反对政治斗争的思想的。我们来看看其他的思想家怎么说。

孟子:“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

意思就是舜调配丹朱到边远地区,所有首领朝见的是舜,而不是丹朱,判断刑法的人和歌颂的人也都不是丹朱,而是舜。实际意义就是舜掌握了实权和舆论,这算是态度模糊。

而韩非子的说法就是斩钉截铁了。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说疑》

这样看来,尧舜甚至禹的禅位,是古代历史上最美的政治童话,在权力的斗争中从来是残酷而又无情的,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其实要比国外的高出去太多。

“尧舜禅让”?其实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