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够把握“刚刚好”尺度的女子,终究会成为男人心头的“朱砂”

 芨芨草01 2020-10-31

文/芨芨草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的脑海里出现许多的女子形象,比如苏小小,比如卓文君,比如李清照等。  

大抵是因为,“刚刚好”这个形象词,是一把很难掌握好的尺度,多一分太过,少一分稍欠。  

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是要她有良好的修养,凡事有度,不过不缺,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而这样的女子,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  

这个世上,自信的人有之,自卑的人有之,而自骄自持的人也有之。作为女子,有的因为美貌而张扬,有的因为丑相而自卑,有的因为才高而自负,又有的因为无知而狂妄。  

所以,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并不容易。而一个刚刚好的女子,则是让人喜欢,让人渴求的。

01 歌女苏小小

前朝女子苏小小,出身富贵之家,从小学习礼仪文化。不想十来岁时,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奶娘移居杭州西湖畔。  

苏小小在西湖之滨,以诗会友,以歌怡情,在杭州一带远近闻名。不过,虽为歌妓,但苏小小一直把握有度,在众多男人之间周旋。  

她美丽而多才,豪爽却不放荡,男人对她只有欣赏爱慕,却没有亵渎之心。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她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只能卖艺,却不卖身。  

在当时的杭州,有很多有钱的男人想把她娶回家为妾,特别是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来到杭州之后,听说了苏小小的名气和美貌,碍于自己官家的身份,多次想请苏小小过府,被她拒绝。  

孟浪大为恼怒,最后一次相请。苏小小也知已拒绝多次,这一次不能再回避,于是来到孟府。孟浪虽然心中欢喜,但面子上过不去,有意为难苏小小,便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  

苏小小不慌不忙,脱口而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在这首小诗中,苏小小既抬举孟浪的身份,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卑不亢,从容自然,让孟浪很是惊讶又是欣赏,终于不再为难苏小小。  

自从之后,苏小小名声更是远播,以致招来京城宰相之子,与苏小小成就一段凄美情事。  

虽然这段爱情最终以苏小小年纪轻轻病逝为结局,但是她短暂的一生却因为才情,因为自律,因为“刚刚好”,而让男人倾慕,让世人怀念。

02 才女卓文君  

我们都知道卓文君私奔司机相如的故事,也都知道那一曲著名的《凤求凰》。而卓文君之所以被后人记住,不止是她的才情,她的勇敢,还有她在婚姻生活中把握的度“刚刚好”。  

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之后,两人回到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来到成都之后,才知道司马相如原来家中一贫如洗。  

卓文君便劝说丈夫跟她一起回到她的城市,两人借了钱做起卖酒生意。卓文君自己站在店前招呼客人,司机相如则和工人一起干活。  

作为两个文人,因为生活所迫而去做生意,其实不是他们的本意,但这是卓文君的智慧。她在父亲的面前做起生意,便有许多亲戚朋友前去劝她的父亲,说你家那么有钱,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在外面受苦?而且,你的女婿也是有才之人,将来必成大器的。  

卓文君的父亲听了很多劝之后,才不得不给了卓文君夫妻一笔钱和许多家仆。有了这些钱财和仆人,卓文君又同丈夫回到成都,买田买地,不再为生活所担忧。  

卓文君没有去哭着求父亲,也没有去责怪父亲不爱她,而是用她自己的聪明赢来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家产。这是她的“度”,做得刚刚好。  

后来,司机相如为汉武帝所赏识,入朝为官。那时,他们成婚已久,夫妻之间,就像左手右手一样熟悉。 

在那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事,而且,男人一旦身份荣贵之后,更容易对结发的妻子产生心理变化。  

司马相如在京都见多了年轻美貌的女子,心中对于自己的发妻卓文君就有了弃意,他修书一封,让人带回家给卓文君,信中这样写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在信中看到了丈夫的心,缺“亿”,就是不再忆。那时,司马相如确实是想在京城纳妾,他只是告知发妻一声而已。  

卓文君回了信让人带给丈夫,回信这样写: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已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一句“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让司马相如顿时汗颜。他没有想到妻子有如此才情,也回想她不顾一切跟他私奔,曾经的苦难相随,如今自己竟然有抛弃她之意,这让司马相如羞愧不已。  

司马相如亲自赶回家中向妻子请罪,自此不再提纳妾之事,只和卓文君相知相守,一起到白头。  

也正因此,他们的这段爱情才会流传千古。而在这段关系中,卓文君作为一个女子,她追求自由婚姻的勇气是后人的榜样,而她捍卫婚姻的聪明和“刚刚好”的尺度更为后人所歌颂。  

在面对丈夫变心的情况下,她没有像秦香莲那样去找人申冤诉苦,也没有弄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而是用一封信,就让丈夫主动回归家庭。这种做法,在后世的现在,也没有几个女子能够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