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张官司:清代博兴惊天大案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二百多年来,博兴县吕艺镇一带流传着清代鲍、张打官司的旧事。该案众说不一,颇具传奇色彩。承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春先生帮助,提供珍贵的有关此官司奏折档案。阅后得知,该案可谓是博兴一桩险被湮没历史真相的惊天大案。
据嘉庆八年(1803)山东巡抚铁保呈给嘉庆皇帝的奏折《山东巡抚铁保奏为审拟博兴县捐职千总鲍凤图呈控张元赤谋杀伊子鲍用湘兄弟一案事》记载:

张三岱曾祖张之滨,本系王姓,为张元赤伯祖张鉴所领义子,遂从其姓,与鲍凤图之子鲍用湘等都是今博兴县吕艺镇阎坊村人。张元赤曾于嘉庆三年十月被鲍凤图索欠争殴涉讼,素有积怨。

六年七月十一日,张元赤之子张用奇与鲍用湘在集市卖鱼起了纷争,经众人劝散。当晚,张三岱胞兄张一本因地内高粱被窃,在街上喊骂,经过鲍用湘门口时,鲍用湘听见后出来招揽,张一本分辨,鲍用湘掌捰其颊,经众人劝散。张元赤闻知,触起前嫌,即唤张一本同张三岱至家,激张一本还殴泄怨。张三岱虑及鲍用湘弟兄势大滚讼。张元赤声称,如有官司,他独自承当。
十二日早,张一本督兄回家携取柴斧先行,令弟张三岱带刀跟从。鲍用湘正行至街西,张一本赶上用斧柄殴伤鲍用湘顶心。鲍用湘拳殴张一本胸膛,张一本复用斧柄殴其右腮颊、右手腕。张三岱赶上,揪住鲍用湘衣服,鲍用湘骂张三岱等世代为张姓之奴。张三岱嗔鲍用湘辱及祖父,一时气愤,顿起杀机,即用尖刀迭戳鲍用湘肚腹右下并右肋倒地。鲍用湘之弟鲍用涟趋护,揪住张一本发辫,往下抢按,张一本用斧柄殴伤鲍用涟左腿,张二岱闻闹赶至拉开。鲍用涟见张三岱将他哥哥扎倒,遂撇开张一本,将张三岱揪住,张三岱用刀抵格,致伤鲍用涟右胳肘,鲍用涟仍不松手,张三岱伤其脐肚。鲍用涟松手跑回,救治不及,与鲍用湘先后殒命。张三岱当时带刀逃走,张一本亦弃斧走避。鲍星淳继至追捉他们,张一本避入张元孚家,用门旁的防夜铁枪戳伤鲍星淳左手后逃走。
以上就是张元赤挟嫌谋殴,张三岱连毙鲍用湘、鲍用涟二命,及张一本枪伤鲍星淳的过程。
该案经前山东巡抚倭什布提犯至省复审,将张三岱改依殴死一家二命,例绞决;张元赤依原谋律,拟流;张一本拟杖。鲍凤图因二子惨死非命,止张三岱一人偿命,心有不甘,遂又赴步军统领衙门控告。经现任山东巡抚铁保亲督复审,认为张三岱听从张元赤谋殴,临时起意,故杀鲍用湘,并将趋护之鲍用涟刀伤,致毙一家二命,一故一斗,张三岱,请仍照原拟殴死一家二命绞决,例拟绞立决;张元赤先缘鲍凤图索欠,案内首先逞凶,率同子侄刃伤鲍侄三人,分别杖徒,兹复以毫不干己之事,挟嫌谋殴,致死二命,实与棍徒无异,张元赤应改照凶恶棍徒生事扰害例,发极边足四千里安置,照例刺字;张一本除共殴鲍用湘、鲍用涟,轻罪不议外,其持枪戳伤鲍景淳,应依凶徒因事忿争,执持铁枪伤人例发近边充军,与张元赤均定地发配;张元孚明知谋殴,不欲阻止,张二岱劝殴不力,均请照不应重律,杖八十折夹发落;鲍凤图控词未尽得实,年逾八旬,二子已遭惨死,情殊可矜,应请免议。
由该奏折可知案情缘由经过,读来如昨日情景,历历在目。
此案,先经博兴县知县孙钟鳌初审,复由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陈钟琛等再审,刑部“以引律舛错,驳令妥拟”,嘉庆皇帝朱批:“部驳正是。” 鲍凤图又以年逾八旬之身进京赴步军统领衙门控告,再由山东巡抚倭什布提犯至省,复审,后由护山东巡抚陈钟琛具题,而未奉准部复。又由山东巡抚铁保奉谕旨:“亲提犯卷,秉公严审,按律妥拟具奏。”此奏折即山东巡抚臣铁保提犯证至省,亲督按察使金光悌、济南府知府张鹏升、桃源同知王旭载、署泰安府通判王鸿、滋阳县知县孙良炳,查卷研审后所拟。嘉庆八年六月十七日,皇帝朱批:“刑部速议,具奏。钦此。”
自嘉庆六年七月十一日案发,几经反复,三任山东巡抚涉理此案,三经刑部,三经嘉庆皇帝朱批,可谓惊天大案。至嘉庆八年六月十七日朱批,亦算是得到了皇帝批准,办理法律手续而已了。朱批的“刑部速议,具奏。”按清制,凡是死罪中应处斩、绞的重大案件,须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法司会审定案。由刑部主稿,院、寺画题,奏闻钦定。也就是说此案是四经刑部,四经皇帝朱批了。相信刑部处理结果应与奏折所拟无异,张三岱判绞立决,应在当年秋分以后执行;张元赤、张一本判发极边足四千里安置,发近边充军,刑部亦定发配人员的具体地方。
关于该案的是是非非,有以上所录奏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无容置喙。通过该案可知,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一个永远的历史命题。
案中涉及人员较多,笔者大体梳理了涉案人员之辈分关系:张一本、张二岱、张三岱的高祖张之滨(原王姓)为张元赤父亲的伯父认领为义子,张氏三兄弟应是张元赤的孙辈,张元赤之子张用奇是其父辈;鲍用湘妻弟是张元孚,张元赤、鲍用湘、鲍用涟、鲍星淳应是村邻同辈,鲍凤图是其父辈。承蒙刘官庄二十一世张传法先生代查其珍存《张氏族谱》,印证了以上推断。族谱中记载,五世张海一支自刘官庄迁至阎坊村,十二世至十五世的排辈用字为“之元永一”,由此可知,奏折中张元赤之子“张用奇”,应为“张永奇”。张三岱等弟兄的高祖张之滨及张元孚谱中有其名,张元赤父子及张三岱弟兄谱中无名。此谱乃咸丰辛亥(1851)仲春十六世文生张兰亭所撰修,与该案的结案时间嘉庆八年(1803)不足50年,与鲍凤图约1846年左右逝世,相隔仅五年,似不应漏记,之所以诸人名字没有记入族谱,或许是涉案被判重罪等其他原因吧。后续《张氏族谱》中记有今居东北与内蒙两支,迁居时间与辈分大体相似,居内蒙赤峰阿拉乌苏村张氏一支有300余人,族人认为或许这两支就是当年发配所繁衍,也未可知。
该案原告鲍凤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博兴县志·人物志》“寿民”有载:“鲍凤图,阎家坊人,武生,年一百二十三岁(1993年版《博兴县志》误刊为143岁)。”由奏折可知,鲍凤图还曾用银钱买了个捐职千总的武官官职。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捐纳得官的“捐职千总”乃虚衔。据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记:“故曰经济、文章,自较科第为重,虽出之捐职,亦可以治民。”另据奏折可推算出鲍凤图大致生卒年,嘉庆八年,乃1803年,时鲍凤图已“年逾八旬”,且按八旬推算,由此上推80年为1723年,为雍正元年,也就是说其出生不晚于1723年;享年123岁,即鲍凤图应不早于1846年左右卒,即道光二十六年。此亦可补地方文献之不足。 
《山东巡抚铁保奏为审拟博兴县捐职千总鲍凤图呈控张元赤谋杀伊子鲍用湘兄弟一案事》奏折首页
说明:原文载于《博兴文史集粹(下)》(黄河出版社2013.6),原题为《清代博兴一桩惊天大案》。发布前,作者专门对原文进行了压缩,并提供图片资料。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张基地,山东淄博博山人。滨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2009年被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特聘为研究员。主编《博兴文史资料》第4至8辑、主编《博兴年鉴》及其他地情资料。多年来发表研究性文章多篇。2008年,参与编纂《博兴县志(1986—2007)》,任副主编。2010年,参与编纂《滨州区域文化通览·博兴卷》,任学术主编。
张基地先生作品欣赏

博兴赋

博兴“官庄”知多少

麻湾窖藏元宝发现记

滨州人的老家在哪里:枣强还是洪洞?

句点论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