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剧发源地——刘官庄走出来的滨州市吕剧团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博兴吕剧进新疆》一文中提及,从吕剧发源地——博兴刘官庄出来的演员就有十几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刘官庄走出去的又一个剧团——惠民专区吕剧团,现滨州市吕剧团。

刘官庄人,热情友好,勤劳智慧,民族文化绚丽多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梨园明珠——吕剧这束奇葩,就是从这里发源、孕育、形成。随着吕剧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在发源地的博兴县家喻户晓,更为普及,并且传播区域不断扩大。刘官庄吕剧艺人创建的“鲁兴吕剧团”,就是现在的“滨州市吕剧团”。

吕艺镇刘官吕剧团老团长张启敬与司琴张光然练唱吕剧

1946年,刘官庄成立了业余吕剧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博兴县公安局业余吕剧团、今滨州市高新区小营镇许王村文艺宣传队、湖滨镇柳王村等吕剧团体和吕剧爱好者,前来刘官庄聘请著名吕剧艺人张墨林、张彩富、张明然、张传海、张俊成等,帮助排演了《识字班》》《抓壮丁》《反扫荡》《送郎参军》等剧目。刘官庄业余吕剧团还自编自演了《打倒汉奸刘二虎》,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博兴柳王子弟班演员王培栋(右)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张传海(左)1957年1月合影于博兴县城

1948年刘官庄业余吕剧团定名为“新民吕剧团”。1951年更名为“鲁兴吕剧团”。张明然任团长,张传海任导演、副团长。这个剧团是全省最早、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服装道具比较齐全,山东省内唯一的吕剧团。这个剧团有刘官庄的张明然、张传海、张玉升、张彩江、张彩芬、张斌鹏、张聚同、张桂荣(女)、张英莲(女)等三十余人。

1955年,博兴县人民政府接管了“鲁兴吕剧团”,登记为“博兴县人民吕剧团”(属集体性质)。当时,全团有53人。博兴县人民政府拨付了经费,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购置了灯光、布景、服装、道具、乐器等设备。演出的剧目有《小姑贤》《王定保借当》《蓝桥会》《井台会》《拾玉镯》《李二嫂改嫁》《社长的女儿》等。除在本县和邻县演出外,还经常活跃在张店、昌潍、烟台、青岛、德州、辽宁、黑龙江等地。 

1957年在青岛李生梅与张传海夫妇等合影

张传海,在演出中,那时没有扩音器,能用嗓子喊出最强音,使台下的观众鸦雀无声。俗语说,放音容易收音难。但他大开大合的同时,都能收放自如。他做到了编、导、演三位一体,成为一代名伶,德艺双馨。在山东省吕剧团,他教过郎咸芬、林建华、钱玉玲、武韬、王俊英、李岱江等,是吕剧的“故乡派”。 

惠民专区吕剧团代表1958年在省文艺座谈会上剧照,左起张明然、冯宝华、孙曰英、李生梅、张传海、于庆昌

张明然,14岁登台,开始生、旦均演,后专攻生行。年轻时以演《丁僧扫雪》中的丁僧为佳,中年又以演《回龙传》中的王华叫绝。在古装戏里他多演丑行,现代戏里多演反面人物。1963年,在东营演出《夺印》时,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接见。

张英莲(女),自幼随父张玉升学艺,1952年加入“鲁兴吕剧团”,是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以年轻秀美、演唱独特的舞台艺术形象,红遍了大半个山东,在全省吕剧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57年,她被选送到省戏剧艺术学习班学习,拜京剧名家崔蕴芳为师。1960年,她在《卓文君》中饰红宵,被山东广播电台全剧录制。 

张桂荣,1951年秋,与本庄女演员张龙美、张春荣、张聚英参加了“鲁兴吕剧团”。1952年,山东省文工团(山东省文化大队)来刘官庄学习时,她们四名女演员与钱玉玲、韩彬,一同住在张春荣家中,边排演,边交流,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开始,她先演花旦,后演青衣。在《小姑贤》中饰小桂姐、李氏女;《回龙传》中饰杨秀英、西宫;《刘公案》中饰金姐、凤英;《金镯玉环记》中饰桂梅、桂兰;《蜜蜂记》中饰苗凤英;《李怀玉借妻》中饰裴氏。她的唱腔委婉悠扬,凄美高亢,很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唱到伤心处,让人泪流不止;唱到欢快时,让人心旷神怡;唱到幽默处,让人乐不可支。因她的唱腔、表演艺术水平较高,1960年调新疆吕剧团担任主演,直到退休。 

左起:张明然 曹大昌 后排左起:王清芝 张桂荣 李峰山

张斌鹏,自幼跟随父亲张墨林学唱吕剧,1953年参加“鲁兴吕剧团”。他以演小生为主,《小姑贤》饰王登云;《李二嫂改嫁》饰张小六;《龙凤面》饰梁子玉;《鸿鸾禧》饰莫升三;《十五贯》饰熊友兰等。在演艺生涯中,他演过正反面人物,《状元与乞丐》中扮演乞丐季长生,艺术精湛,惟妙惟肖,名声大振,响遍齐鲁。不管主角还是配角,都表演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有时谢幕三次,台下观众仍掌声不断。

1956年7月,张明然任团长,县政府委任邵长贵任副团长,曹大昌任吕剧团指导员,文化教员是孟庆峰。8月,博兴县人民吕剧团转为国营性质的艺术团体。

1958年7月,博兴县人民吕剧团上调专区,称“惠民专区吕剧团”。10月,惠民专区、淄博专区合并为淄博专区,易名“淄博专区吕剧团”。剧团从博兴县城迁至淄博市张店区职工俱乐部。

1961年春天,北镇合影,前排:张玉昇,后排左起:张英莲、李孔穆、于廷臣、张翠霞

1961年1月淄博、惠民分署,仍为“惠民专区吕剧团”。迁至北镇(现滨州市)惠民专区农林局和拖拉机总站(黄河三路)。

1963年6月,迁至渤海七路的惠民专区北镇人民剧场。1967年2月,改称“惠民地区吕剧团”。

1978年9月从北镇人民剧场迁至黄河三路滨县招待所582号至今。

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滨州地区,遂改称“滨州地区吕剧团”。

2001年1月,撤地建市而更名“滨州市吕剧团”,隶属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省内建团最早、影响面较广、发展壮大较快的呂剧团。 

龚鲁阳剧照

“卓然挺秀、双奖加身”的龚鲁阳,就是从惠民地区呂剧团调往青岛市吕剧团的一名优秀青年演员,现任青岛市吕剧团团长。2007年,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中,他演出的吕剧《画龙点睛》和大型音乐儿童剧《二小放牛郎》,一举获得极为罕见的两个单项奖。 

史萍剧照

史萍,吕剧名家大师,曾在惠民地区吕剧团,她是一名出色的青年女演员,主攻花旦,先后演出《泪洒相思地》饰王怜娟,《逼婚记》饰皇姨,《巧姻缘》饰灵芝等。她唱腔委婉细腻,表演朴实逼真,1986年获全国吕剧青年汇演二等奖。                          

荆延国剧照

荆延国,滨州市吕剧团团长。多年来,剧团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1991年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先进剧团”,1999年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荆延国获“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山东吕剧十大名家”光荣称号。

2006年滨州市吕剧团的《梨花雨》获“五个一工程奖”

1986年,在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演出中,《攀亲记》获四个一等奖。

1996年,在省吕剧汇演中,《滩回水转》获六项大奖。

2004年10月20日,山东省第八届艺术节中《鼓韵》获六项一等奖;同年,《红雪》获省第三届“泰山艺术奖”金奖;该团主创的现代吕剧《梨花雨》获2007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09年8月,大型现代吕剧《杨广和》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年,“滨州吕剧”列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滨州市吕剧团演出的《兰桂飘香》获全国剧目银奖。 

60多年来,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巡回演出于鲁、冀、辽、天津、北京等地。五次进京演出,赢得了在京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先后有80多名演员、150余次在全国、全省、全市各种比赛、汇演中获奖,连续八届荣获山东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奖”。

刘官庄“鲁兴吕剧团”,根植于“滨州市吕剧团”,是吕剧的发源地,是吕剧的摇篮,是吕剧的温床。“滨州市吕剧团”培养出了一批吕剧名家、大师、艺术家。吕剧在博兴这块热土上,名扬山东,风靡全国,传播到海外。在香港、朝鲜、苏联、法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地区和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享有较高的盛名。

正是:

博兴沃土绽奇葩,吕剧盛开绚丽花。

俚语曲调博兴腔,齐鲁艺苑放光华。

2016年9月9日10日,滨州市吕剧团大型现代吕剧《兰桂飘香》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张明霞饰演从桂兰。

作者:张传法,字宝亭。山东省博兴县人。1977年参加工作,2010年退休。参加过《博兴县志》《博兴地名志》《博兴文化通览》《吕剧》《博兴县民政志》的编写,系山东省地名委员会研究会成员、中共博兴县委党史委研究会会员、博兴县戏剧家协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