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老宅老枣树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我家老宅大北屋西边的窗户前,矗立着一棵非常粗大的老枣树。她像一位耄耋老人,弯曲的树干向空中延伸着,茂密的枝条把整个院子笼罩着。我们这个农家小院像是生活在老枣树温暖的丰羽下,被她悉心呵护着。老枣树见证了我们这个院子里的发展,也目睹了我们这个农家院子里一辈又一辈甘苦相依、咸涩共存、阡陌交错、五味杂陈的生活。

我小时候顽皮爱动,这棵枣树也就成了我的童年玩伴。记得我八九岁时,就像只顽猴一样敏捷地在枣树上爬上爬下,从这条树干爬到另一条树干,摘未成熟的枣子,在树上拴上绳子打秋千……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现在想想还乐上眉头。枣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给了我无尽的欢乐。

在春风的吹拂下,枣树渐渐发出了嫩绿的芽,过不了多久绿叶就缀满枝头。随即开出了无数的黄色小枣花,此时院子里就会弥漫着沁人的花香。诱人的香味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一边辛勤采集着枣花蜜,一边唱着“嗡嗡歌”。从外面一走进院子里就会马上闻到那浓浓的枣花香味,伴随着也欣赏着蜜蜂的合奏音乐。夏天炎炎烈日的阳光则被枣树浓密的枝叶挡在了房屋之上,落到下面的是片片花荫。在枣树荫下的土坯房里一点也不感觉炎热,比现在我们生活在空调房里还要舒服。老枣树像长辈用羽扇呵护着自己的孩童一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炎炎夏日。

秋天来了,满树的枣子穿上了红色的袍子,颗颗饱满让人馋涎欲滴。一阵风吹来,几颗熟透的落下。取一颗放在嘴里,甘甜清脆的味道现在还萦绕回味着。每年我家用竹竿打枣的时候,邻居的小孩们会跑到我家捡枣,奶奶总是笑呵呵地让他们把衣服口袋里装得满满的。把收集的枣儿盛在一个个筛子里进行晾晒,几天过后就晒出了鲜艳的大红枣。奶奶吩咐我们用葫芦瓢盛满,然后给左邻右舍每家送去一瓢。那些青色的枣子则做饭时和干粮在一起蒸熟,咬一口也是非常香甜。持家有方的奶奶挑选一些颗大饱满没有裂纹的枣子用水洗干净,晾干水用高度白酒浸泡后捞出盛在干净的坛子里,再用塑料布把坛口封严实。大约十天左右启封后,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会弥漫出来,于是醉枣就做好了。奶奶取出少许让我们解解馋,然后又密封住放在屋里的阴凉处,春节时取出招待客人。奶奶还会做各种各样枣子食品,蒸枣卷、熬粥、掺在米饭里……枣子带给我们的种种美食,让我们至今难忘。

在我们这个地方的结婚习俗里,习惯把红枣、栗子和花生用红线缝在婚被上,寓名“早立子”。结婚前一天由新娘家的人送到新郎家,称之为“装箱子”。我们这些小“鼻涕虫们”远远地在路上等着,“装箱子”的自行车队只要一出现,大家会一哄而上,把坠在婚被上的枣子花生和栗子一抢而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到这些东西是很奢侈的事了。有一年的冬天,我们村的有户人家儿子要结婚。跑了好多集市也没买到红枣,眼看婚期就要到了,家里人很是着急。有人告诉那家说我们家有红枣,于是进了我家说明来意。奶奶慷慨地盛出红枣,那家要付钱却被奶奶拒绝了。奶奶讲,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无论是谁都要帮忙的,何况是一个村的。那家自然感激不尽,婚后还拿了些糖果来我家答谢。

在我小的时候,玉米都是从地里运回家,然后一家人围着玉米堆来扒皮儿。每个玉米只留下少许皮,然后拴好搭在埋在地上的柱子上。有时院子里的玉米柱子已经用完,我们则把拴好的玉米挂到枣树上。在枣树的树干和枝条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好像给树穿上了金色的外衣,远远望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十八岁那年,我穿上军装告别了老宅,也告别了看着我长大的老枣树。逼仄的胡同里挤满了给我送行的父老乡亲,一声声祝福和嘱托的话语响在耳边。走到大街上回首虽望不到老宅,但清晰可见院子上空老枣树的枝条迎风摇曳,像是远远挥手跟我告别。在部队紧张的日子里,每当想家的时候,半夜失眠望着窗外的明月,枕着皎洁的月光,思绪就把我带回了老家的宅院,把我带到了老枣树下。多年的家事碎片就会连缀起来,进而逐渐清晰起来,依次在我脑海放映,泪水也禁不住甜蜜流着……

1993年夏天,部队批准我回家探亲,经过近两天两夜的火车颠簸,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久违的老家,眼前的情景却令我目瞪口呆,大失所望。庭中的老枣树已不见踪影,北屋已被叔叔翻盖,偏房屋也已拆除,一派凄凉的残垣断壁情景替代了原来的幽幽院落。老宅里那些唏嘘不已柔肠百结的故事,也成了人去楼空的传说。顿时一种悲凉凄惨失落的感觉涌上心头,眼泪也禁不住夺眶而出。

如今我已不在老家的庭院居住近三十年了,即便隔着光阴的距离,我打小生活的老宅子一幕幕总是不间断地涌上心头。那发生在老枣树下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难以忘记。

我时常在梦中步入老宅子,来到枣树下。那沁人心脾的枣花香和“嗡嗡”蜜蜂音乐又一次呈现。那一筛筛鲜艳的大红枣在阳光下晾晒着,长者般的枣树随风摇曳着枝条向我招手……

作者:卢则春,邹平县高新办人。滨州诗词协会会员,邹平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今日邹平》《梁邹文化》《邹平文苑》《无棣大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