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折纸岁月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卖了旧房,新房还未交工,为了不露宿街头,只得临时租了一处房子。搬家时,家具、电器、炊具、书籍一一搬完,女儿小时候的玩具出现在了面前,弹力球、积木、魔方、拼图、小鸡啄米、竹制玩具蛇、小木屋,林林总总装满了三大箱子,占据了墙角很大的空间。很可惜,所有的玩具都是工业化的产品,没有一件是手工的,女儿没有动过手制作过,而自己也被杂七杂八的烦心事困扰也懒得动手。

记忆中,70后儿时的童年不是这样子的!木刀、少林棍、弹弓、洋火枪、圆月弯刀、陀螺、木翘、滚铁环,哪一样不是纯手工制作,虽然有些离不开大人帮忙,有些还是父母们完全动手包办,但最起码都是纯DIY作品,不是大机器生产的产物。

前面叙述的那些玩具,大都是男孩子们的挚爱,女孩子中除去部分假小子们,都喜欢诸如沙包、跳绳、手绢之类的玩具,游戏中使用起来比较文雅,安全系数也高。玩具也被人为地贴上了性别标签,但有一种玩具却突破了男女界限,成为小孩子们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折纸玩具。

许多玩具制作是非常花费时间的,例如缝制沙包至少需要大半天时间,洋火枪制作更是花费两三天的时间。还有一些玩具使用受时间、空间地影响,场地小了不能玩,夜晚不能玩,雨雪天气也不能玩。一旦条件受限,我们就只能在屋内玩耍了,这时折纸游戏隆重登场了,有时父母们心情好,也会主动加入进来,成为最好的亲子活动时间。

最现成的折纸材料,莫过于是用完的作业本。先把本子顶部或左侧的订书针起下,然后再撕成一张张的,人均分的三五张纸,小伙伴们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写过字的作业纸,失去了原有的平整与光滑,也就失去了相应的硬度与光滑度,制作出的玩具一定是耷拉着身架,立体感不强。好胜之心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大家伙纷纷拿出未用的作业本来折纸,玩具倒是好看了,和谐氛围随之结束,噩运来临了。

西汉劳动人民从“积漂絮成絮片”得到启示,发明出了纸。作为蚕丝生产的附属品,产量一直很低。后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那光滑白嫩的纸张也一直是民间的稀罕物,百姓不会轻易浪费。即使到了上个世纪物质匮乏的80年代,纸张也是很宝贵的。成品作业本并不是常常买得起的,许多时候我和姐姐们都是买来白纸,自己裁开,用针线缝起来用的。为了节省,我们往往还是写完了正面再写反面,轻易不敢浪费。

现在倒好了,出现了空白作业纸不写字却用来叠飞机的浪费现象,碰到富裕家庭、父母开明,见此情形,一笑了之,大不了再花上几角钱给孩子买几个新本子。若是碰到清贫家庭、父母生活非常仔细的话,家庭版武侠剧就要上演了,一声声“败家子”的吼叫声中,大耳瓜子扇过来了,千层底落下来了,笤帚疙瘩飞起来了,随后女孩子清脆的哭声率先响起来了,坚持了几秒钟一看父母还没有收手的迹象后,男孩子们破锣似的哭声也跟着响起来了。

为了不给大人添麻烦,自己也不挨揍,同时还能玩得尽兴,小伙伴们就开始自己搜集收藏折纸材料了。那时爷爷是个“大烟鬼”,抽烟非常勤,早晨买上一包烟,往往等不到太阳落山烟盒就空了。为了节约,爷爷舍不得买那一毛八的大前门,也不买两毛三的丰收,往往买那几分钱的金鱼烟。我摸清了爷爷的抽烟习惯,一到晚饭时节就去要烟盒,有时还有两三根烟未抽完,我就抢过烟盒,把剩余的烟卷掏出来放到爷爷的上衣口袋中,随后一溜烟地跑掉了。至于一块一毛钱的时代烟,每家每户平时都舍不得买,只有在过年过节,或者是家里婚丧嫁娶、盖屋打墙时,才舍得买来招待帮忙的众乡亲们。

烟盒纸成为了折纸的好材料,若能收集全四种烟盒纸,就足够一个小孩子炫耀一阵子的。特别是烟盒里面的铝箔纸,一面是白色,一面是光闪闪的银灰色,非常珍贵,小孩子喜欢,大人们也喜欢,他们往往把这些纸拿到白公事用来折叠银元宝。大人们一再嘱咐收到铝箔纸要交给他们,不让我们糟蹋,我们的逆反心就越强,偏偏就拿铝箔纸折玩具、做游戏。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小伙伴们有时干脆就把淘换到的烟盒自己藏起来,根本不给大人们“掠夺”的机会。

还有土褐色的牛皮纸,厚度大硬度强,更是我们的至爱。那时节牛皮纸很少见,小孩子们只有学堂里发书时才会见到牛皮纸,有些节约的老师自己就收拾起来用了,有时老师们不要,就奖给那些搬书的孩子们,所以一到发新书,老师只要到教室喊人帮忙,“我”“我”“我”的喊声定会响彻教室,那些个头大、身强力壮好的男同学被选中了了,趾高气昂地走了,剩下女同学和看起来羸弱的男同学一起在教室里唉声叹气,收集牛皮纸的机会白白从眼前错过了!

那时猪大油点心非常珍贵,土黄色的草纸加红纸黑字的祝福语,把点心一包细草绳一系,就成为了走亲访友的高级礼品。那四四方方的草纸也可以用来折叠玩具,只不过他的硬度不如牛皮纸,又时常带有大块大块的油渍,所以小伙伴们并不经常使用它。

各种各样的纸收集完了,接下来就是折纸了。有一些纸玩具折叠非常简单易学,平时玩的几率也就非常大。例如砸纸包,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沿着宽边对折长边,同理同方向再对折一次。在四㨒纸的任意一端沿对角线折出一个三角形,摁住三角形在另一端反方向折叠出第二个三角形,然后向上折叠压住第一个三角形,同样的操作再做两次。最后到收尾了,把第四个三角形稍微往上一松,让第一个三角形压在第四个上面,再把最后的纸这出第五个三角形,向上折叠插入第一个和第二个三角形中间,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比赛了,两个小伙伴各出一个纸包,剪子包袱锤决出先后顺序,输的那一个把纸包放到地上,另一个人沿着纸包绕一圈,寻找最佳用力点,然后把自己的纸包狠狠砸向伙伴纸包的旁边,扇动的气流如果能把对方的纸包掀翻了个(游戏规定翻两个个纸包还归原有的主人),那这个纸包就归你了,如不能掀翻纸包,那就轮到对方砸一次。游戏输赢牵扯到纸包的归属,同时也有荣誉问题,所以为了赢得比赛,小伙伴们都各出怪招,有的把纸包沿两条对角线折了又折,目的是让纸包四条边与地面空隙达到最小,有的小伙伴在砸之前向纸包对吹几口热气,还有的把胳膊轮了三四圈之后再砸向地面。如此操作赢了比赛还好说,若是输了,第二天胳膊还疼,那往往会收到同伴的嘲笑。

还有纸飞机也非常好学,取一张长方形的纸,沿着宽边对折,打开、再按这一头,把左右两边沿中缝折下,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再沿三角形底边向后折下,第二次把左右两边沿中缝折下,形成了上三角下长方形的形状,沿中缝再对折,把左右机翼再中分折叠,使机翼悬空,一架纸飞机做好了。

我们在机头上重重的哈一口气,然后奋力掷向空中,飞机就在空中飘飞起来。有时为了增加机头的厚重感,我们还把机头再向后者折一个小三角,把尖角飞机变成钝头飞机,目的是让纸飞机在天上多飞一会儿。

纸飞机需要在室外玩,在室内玩同时又适合女孩子的折纸玩具,就是花篮、小衣服、小船、小狗、苍蝇罐等。这些纸玩具玩起来虽然文静,但折起来却比较难,特别是苍蝇罐折法步骤多,更是难学,我是跟着大姐学了多次才学会的。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展开再沿另一条对角线对折,捏住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前后方纸不动,把左右方的纸向里凹折压平,出现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的底角向上折与顶角重合,剩余的三个底角同样操作一遍,把出现的正方形左右角向中缝折叠,原来的底角再折下来插入左右角的缝隙中,另外一面也是同样的操作,就出现一个六边形,向六边形的上端开口处吹气,膨大的苍蝇罐终于做好了。大姐心灵手巧,叠出的苍蝇罐比我的还多带着两个耳朵呢!

苍蝇罐的第一玩法是把捉来的苍蝇放入到罐中,然后听叫声,还有苍蝇的碰壁声,看到害虫最终被困死,小伙伴们就很高兴。后来我们男孩子还开辟了它的第二功能——武器,罐口稍微撕大一些,把收集来的粉笔灰装入苍蝇罐一大半,然后躲到小伙伴们身后,大叫一声他的名字,对方一回头我们就把苍蝇罐两个耳朵用力一挤,粉笔灰形成的强大气流瞬间就把小伙伴变成了大花脸。受害者发狠要报仇,恶作剧者随后就跑,受害者在后面追,一前一后追逐中,我们跑出了童年,跑出了故乡,跑出了再也无法重返的岁月。

近几十年来祖国经济迅速腾飞,物质条件大大改善,儿童手中的玩具数量、品种都在增多就是明证。但同时小孩子们思维在变懒,动手能力在下降,别说苍蝇罐、小船、小狗、纸手枪等稍微难一些折纸玩具,就是连最简单的纸飞机、青蛙、纸包等玩具又有几个儿童会呢?

外出学习机会较多,看到不少学校专门设置了折纸社团,自己深感欣慰。进而又引发了思考,这传统的折纸技艺是有着厚重的群众基础的,上世纪中后期出生的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哪个不多多少少地学会了几种折纸玩具。学校传授折纸时间毕竟有限,但家庭传授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时间、空间都具备。50、60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70、80后的父母们还不拿起手中的彩纸,赶快加入到折纸亲子游戏里去吗!

折纸技艺,民间传承,人人有责!您参与了吗?

作者:安颖光,山东博兴人,中共党员,中学历史教师,滨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步入散文、诗歌写作,作品散见于《山东教育》《滨州日报》和《齐鲁文学》《滨州文学》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