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在鸟儿叽喳喳声中,我自然醒来。晨起,阳光洒在窗前,轻柔温和。“现世安稳,秋日静好。”我伸了个懒腰,自己对自己说。想起昨日在公开课上自己播放给学生的那首歌——《当》,曾经的青春在动力火车的声音里度过。他俩的旋律和音色像男子汉在旷野中聊天,沙哑的声音,忧郁中有微喜,寂寞中掺杂无悔。忍不住再次播放,随着音乐,脑子里全是我的青春,博师三年的种种经历,镜头般地像开了闸门的流水,汩汩而出。像花一样眼前闪过,泪如泉涌,芬芳了我的心田。

一直以为,那三年我已经回忆不起,原来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那段时光曾被虚掩在门外,而现在,那些人,那些事留在那婆娑的风景,让我的岁月因此而芳香四溢,像刚开坛的老酒,经典了人生。

“咔嚓!”镜头转向了二十年前的第一堂语文课,语文老师耿宝强的开场白让我欢喜了好久。他说:“你们是幸运的一级,九七年香港回归你们踏入博兴师范,跨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说这话的音容笑貌,清晰明朗。懵懂的岁月里收藏了简单的心,自然也有单纯的思绪,萌萌的笑脸。经历了毕业后对工作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之后,我只能保持原有的赤城。像古人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段似水年华如淡淡凉风,似曾远去,又仿佛在昨天。

镜头转向了读书朗朗的教室,曾在这里,我汲取了肥沃的养料,而今变成能量,教育着我的花朵。班主任姚振文老师的历史课风趣幽默中带着深刻。宝强语文课是对我影响最深的,语言丰富,表情多彩。时而小桥流水般的细腻,时而大江东去般的气势磅礴。数学老师窦向凯,带着眼镜,文质彬彬,慎思笃行,他像大哥一般,我总是让他甚是失望,一堂数学课下来,你会看到一位小女孩目光呆滞,神游云霄。补考名单下来,我的大名必有无疑,每每这时我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枯井一样的眼瞳,死水一样的心情,心情也自然低落到极点。

闹铃响了,打断了我的思绪。关掉闹钟,镜头转向了让我我最喜欢又让我最恐惧的音乐课。喜欢不用多说,纯属爱好。因开学军训时唱的那首歌(歌名已经忘记,只记得开头两句是课堂里春风阵阵吹,鲜花开放笑微微),让我三年以来一直担任班里的文艺委员。所谓恐惧便是那个帅帅的小兵老师课前的钢琴检查,每次我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点到我的名字“地洞、死、紧张……”各种各种负面情绪随之而来。这样一来,音乐变成了我记忆中最为芬芳的花朵。曾经那时,我也站在舞台上领唱《七子之歌》,后面还有我们级部的乐队伴奏,第一次体会到站在舞台的骄傲与自豪,这或许便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道理所在吧。但我想这可以反过来说,是舞台像一位老师让我的心慢慢放大,以至到了大学,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和杨成朗诵的《再别康桥》震撼全场,这种震撼至今回忆起来依然颤颤激荡。这种激荡一直潜缓在我的生命里。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知道自己多精彩。

清晨,第一缕霞光唤醒了甜蜜的梦。舒畅地迎接一天的崭新,徜徉在校园的林荫小道。踏着柔和的晨光,迈着悠闲的步子,和同学享受着两旁古色古香的树荫。细听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花丛间燕语轻盈,鸟语呢喃。每天的每天,我都是这样到教室学习。

我的思绪再一次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了我们的九七普二。好可惜,二十年来的艰辛岁月把与同学的相处的美好的生活腐蚀得零零散散了。脑海中的镜头只剩下了点点浪花片片影像而已了。

古怪精灵鬼倩儿,微笑时那两个迷人的虎牙又浮现在眼前。听说她去了海南闯自己的梦想天空了。别看倩儿个小,志气却如此之高。郭大侠“彦”篮球打得帅呆了。像“猫”一样反应灵快,动作敏捷。我们的郭大侠可是我们班的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啊!想起月娥了,她又微笑了,她又流泪了,她又开始多愁善感了。她就像我心中的女神一样,聪慧、 善良 、温柔、 通达,月娥婚礼上给我带来的感动,让我记一辈子……

幽默风趣,舌战群雄的小欧。正直豁达,开朗柔善的姗姗。青春健美,朝气蓬勃的陈香;字迹洒脱,艺满全身的新军。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播音朗诵“小名人”国杰;以身作则外刚内柔的成新……

还有她,其实,我第一个想起的是她。可我一直不敢写起她,只能把她深深埋在心灵最深最深的地方。连我自己都不敢碰一下她的名字。我的同桌,我最要好的朋友艳红。2003年的一个夏天,他化作最美丽的天使,飞向那只有欢乐没有痛苦的天堂。难忘和她一起欢笑,一起痛哭,一起努力,一起谈心的日子。他的音容笑貌,现在想起来依然清晰。我忠诚为她哀痛,为她祈福。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突然感到时间匆匆流走的无奈。十年聚会之时,临近欢聚的日子,我心急如焚。因为儿子哺乳期的原因,我恐怕到不了聚会的现场,回不到一起怀念博师生活的驿站了。月娥和我同样的情况,她的女儿比我儿子大一个月零九天。我们只能在电话里互诉彼此的遗憾了。时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我们毕业转眼快二十载;然而,我总会不经意间想起博师的点点滴滴。那些时光里的温暖记忆都化作美丽的鲜花,芬芳如初。

青春,纯静而苍茫,曾记得来处,却不知归途。记忆如醇,欲久弥香。只是随着文字的结束,变得清凉简约起来。渐而清澈亦模糊。今生既然相遇,便是久别重逢,相离也是随缘而灭。只是这时光,如点点流苏,坠入时间的长河,激起圈圈涟漪,向远处荡去。

作者:刘晓莹,山东滨州邹平人。中学语文教师,喜爱文学和朗诵。曾有文章《眷念老屋》《秋日的黄昏》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