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裂的孙刘联盟:背弃初心的恶果

 茂林之家 2020-10-31

文 |李思达

从建安十三年(208)结盟开始,刘备和孙权两家在“为汉家除残去秽”的旗号之下,维持长达十余年的联盟。在此期间,虽然两家钩心斗角各有算盘,但总体上还是维持联合抗曹大局。孙权集团主要负责江淮的徐州、合肥一带,而刘备则主要是在荆州方向给曹操制造麻烦,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悍然袭取荆州,以最激烈的方式破弃了同盟,并引发后来猇亭之战。

通观东吴袭取荆州战事,季汉集团对于此次袭击似乎毫无思想准备,陷入全盘被动。其中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三国志·蜀书·廖立传》),中了东吴的骄兵之计,固然负有直接责任,但考虑到建安十九年(214)孙刘因为荆南三郡而一度对峙,明显表明江东集团对维持联盟有了更多考量,而作为季汉集团领袖的刘备对此既没有采取措施强化荆州防务,更没有尝试缓和双方关系,其领导责任也难辞其咎。更为严重的是,正是他在此阶段一系列的作为,促使孙权对联盟产生了怀疑。

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以讨张鲁防范曹操为由,邀请刘备入蜀。两人在涪城欢宴百余日,之后按原定计划刘备北上葭萌,但他却逗留了十个月按兵不动,“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之后翻脸,花了一年多时间夺取了刘璋的益州,奠定了霸业的基础。按理说,刘备在事业上获得了进展,增强了联盟的实力,使得孙刘在合作对抗曹操更有本钱,值得孙权高兴才对,然而史载孙权听闻此事之后勃然大怒:“猾虏乃敢挟诈骗!”

破裂的孙刘联盟:背弃初心的恶果

《彩绘三国演义·陆逊营烧七百里》,近现代,金协中,国画

孙权对刘备入蜀的反应异常强烈,部分源自刘备在此事上的反复。在一年前的建安十五年,孙刘联盟的势力范围已经与蜀地接壤,孙权曾经有过两军联合取西川的动议,但都被刘备所拒绝,根据《蜀书·先主传》的说法,刘备答应此动议却以种种借口不付诸行动,使得孙权无法越过荆州远征西蜀,就此不了了之。在《吴书·鲁肃传》,刘备的表演则更加精彩,他借口自己和刘璋都是宗室,不应该伐而取之,如果孙权要一意孤行,那他就“当放发归于山林”。

刘备话都说到这份上,孙权自然也不好意思对刘璋有什么想法,但随着局势演化,信誓旦旦的刘备突然抛下仁义的面具,独吞了益州,怎能不让孙权感到愤怒呢?更何况刘备当时和刘璋决裂时,理由是孙权正在遭受曹操的攻击,他必须前往救援——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大举南下,孙权“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此战中作为联盟方的刘备没有一兵一卒帮助孙权分担,反而以刘璋克扣供给为借口挑起战争,随后抽调荆州主力入川,完全置联盟利益于不顾。诸多事件无一不在刺激孙权,让他怀疑联盟存在的价值。在此期间,孙夫人还吴,发生了戏剧性的“截江夺斗”事件,明显是出自孙权的授意,传递出江东集团对联盟不满的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