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初刘邦为了恢复人口用的招数,为什么让当时的女性苦不堪言?

 行云流水vmmxd6 2020-10-31

历史上恢复人口的办法无非是招揽流民,鼓励生育,刘邦也不例外。只不过狠的不是刘邦,而是吕后。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秦末汉初,楚汉争霸,战争频仍,人口锐减。刘邦开国的时候想凑齐一个颜色的马拉车,都不现实。可谓生产停滞,民生破败。所以汉初提倡黄老之术,保民生,促生产。

刘邦大力恢复关中的人口和生产,巩固帝都。

无条件承认和恢复关中子弟的身份和待遇,还给因为躲避战争而逃离的关中子弟土地与爵位;释放很多因为战争和贫困而被卖身为奴的奴隶和婢女,恢复其国人身份;免除其过于沉重的徭役。

给予关中子弟这么大力度的“最惠待遇”,目的只有一个,“增人口、促生产”。翻译过来就是“好好种地,多生孩子。”

因为古代有个传统的重头戏税种,就是“人头税”。秦朝规定,从15岁到56岁每个人每年要交120枚半两钱,秦朝有2400万人口,而到了汉朝人口已经不到1300万。更关键的是,汉朝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很多地方还要作为诸侯王的封邑,能收上来的就更少了。所以后来到了汉景帝时期,造成汉景帝没有吴越属国有钱的局面。

刘邦用的是奖励生育的方式,特别规定了“民产子,复勿事二岁”。翻译过来就是,老百姓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的人头税和徭役。

就是说只要老百姓生孩子,就给奖励政策。这两年的时间里,男人可以不用去服徭役,安安心心的,在家种地,还还可以省下,至少2个人的人头税,这2个人的人头税足以养活年轻的夫妻俩加上孩子。

按照正常的思维,刘邦给老百姓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那还不敞开来生?为了不服徭役,不交人头税,女人就开始拼命生吧,生完一窝又一窝。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在古代民间恶劣的医疗卫生环境下,生孩子其实是极具风险的事情,现在难产可以去剖腹产,古代难产就意味着一尸两命。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面临这种风险的时候,可以选择认交人头税。

所以奖励的措施在汉朝刚建国的时候比较有效。但是越往后,对增加人口的促进效果,肯定就不如一开始了。

所以刘邦死后,吕后通过“惩罚性”的税收,迫使“剩女”嫁人。使得汉朝女性15到30岁之间彻底沦为一个生育机器。

汉惠帝7年(吕后说了算)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女的超过15岁到30岁之间还不肯嫁人,剩在家里的,每年要收5个人头税。一个人头税120个半两钱,5个就是600个半两钱。

可以说这个政策充满了智慧。

因为这个政策一下来,谁家的女儿也不敢“剩”在家里了。嫁出去对娘家意味着省下6个人头税(本身1个人头税,加入5个罚款的人头税);而对于婆家而言,娶进门不生,就要多负担1个人头税,但是如果省下这个人头税,就省的不止1个人头税,至少2个,另外至少还能省掉1个徭役。这里在里的账一算,所以不能让她闲着,15到30岁之间必须不间隔地生孩子。在婆家就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事情了。

这也就是说,可能这“剩女”爸妈不舍得她生孩子,但是面临巨额罚款,他们必须要把“剩女”嫁出去,由婆家监督她不停生孩子。

刘邦是只要你肯生就有免税奖励;吕后是只要你不生,就罚款,而且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监督你生。果然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但不得不说,汉初的人口增长计划,还是非常成功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人口一度增长到3600万,几乎是汉初人口的3倍。为汉武帝创造丰功伟绩,奠定了人口和物质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