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拆快传黑将军,ORICO 3.5英寸高速移动硬盘盒体验

 笔点酷玩 2020-10-31

固态硬盘大降价为时尚早,机械硬盘还能坚挺五年!——这是前两天笔点君买新固态时,一个装机大咖对我丢下的话。


信大咖吃饱饭!随着SSD新兵入驻机箱,退役的机械硬盘面无光彩。新老交替总有牺牲品,老旧的硬盘很快濒临暗角吃灰。但我在存储数据“排兵布阵”时,从未放弃这群机械战将——虽然备用存储硬盘的地位差一些,但硬盘盒的归宿总比孤独终老要好得多。今天笔点君跟大家分享的产品体验,就是一个在我眼里堪称“黑将军”的快拆硬盘盒,ORICO出品。一起看看这款移动硬盘盒有啥能耐。


很早就拿到这款硬盘盒,一直没发布评测,算算已经过去3个多月,评测含金量翻了几倍——对于硬盘盒产品,测试1个礼拜当然不如三个月保靠,因此那些不放心硬盘盒质量的小伙伴,大可对它放宽心,我的3TB东芝硬盘一直放在盒子里稳定运转。


开箱到这里还要打个岔,ORICO的硬盘盒产品总是用“数字+字母”组合这种方式命名不同款型,讲起来比较拗口,比如这款“3588US3”,我不说三遍你能记得住?还不如我给他起的绰号“黑将军”好记。


全黑造型是“黑将军”绰号的来源,盒子置于包装盒上层,有塑料膜保护,ORICO LOGO安置在右下角。


所有配件置于包装下面一层,取出来张合影。可以看到除电源和数据线和说明卡纸外,外还附带了2块减震棉垫。


ORICO 3588US3走的是商务范儿,造型线条比较硬朗,你说它中规中矩我也同意。六个面仅有一侧安置开关、指示灯和2个接口。


相对于顶面,其他边缘做了圆滑倒角处理。开关按键也挺圆润,整体看来比较低调。


快拆结构位于底面,抽拉式设计,靠近接口一侧内部安置了高速主控,因此接缝也在这一边出现。


滑动开盒,盒盖与盒体之间没有额外的机关结构,靠的是塑料卡扣的契合。


由于采用滑道式封闭结构,这款硬盘盒可以达到优质的防尘效果;从盒盖和盒体边缘的厚度、内部特制的加固梁处理等细节,可以看到它是如何考虑硬盘防震设计的。


注意到盒内底部并不是普通塑料表面,而是采用了绝缘麦拉保护层处理,可以减少静电伤害。作为外部存储扩展设备,ORICO 3588US3对市面上的2.5英寸和3.5英寸硬盘通吃,当然将2.5英寸SSD放这个盒子里有点浪费,临时应急快装快装才是正解。


附带2块厚度为5毫米的抗震棉垫,可以有效抵消硬盘自转和平时取用硬盘盒时造成的颠簸,塑料盒棉垫均为绝缘材质,无惧静电或短路危险。


现在许多硬件的传输接口几乎被USB3.0广泛占据,这款盒子当然也支持USB3.0高速传输,同时硬盘容量最高支持10TB单盘位,平时连接空闲时支持自动休眠,省电省心。


拆装方面与开关抽屉一样便捷,一抽一装,一拆一关,1分钟不到即可完成外置硬盘与主机的数据互联,方便程度无需赘述。


供电方面,ORICO 3588US3自带的3C认证变压器长成这个样子,输出电压12V电流2A通用款,支持过流/过压/漏电/短路/过热保护,可以保证稳定供电。


Type-B的USB接口,怎么说呢,虽然不如Type-C越来越主流,但我一直觉得Type-B的插头和接口形状很踏实,接触更稳当,同样的Type-C插接和Type-B插接相比,后者在拉扯中更不容易松脱。


装好硬盘,连接电源和数据线妥当,点按开关即可启动硬盘,蓝色指示灯光蛮好看。


值得一提的是,ORICO 3588US3硬盘盒顶面并不是普通塑料结构,而是内置了一块专为解决密封结构有效散热的金属钢板,加快散热的同时,也延长了内置硬盘的使用寿命。


此外,ORICO 3588US3支持目前流行的Win7/8/8.1,最新的Mac OS以及Windows10系统,兼容能力保靠。在Win8.1以上系统中支持UASP加速协议,自动补偿USB3.0电缆信号衰减,奖励CPU占用率,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输效率。实测数据传输如下图截屏所示,理论上6Gbps的传输能力在实际拷贝、传输时也毫不含糊,高速才是硬道理!


总体看,ORICO 3588US3硬盘盒属于低调不花哨的款式,个人觉得它把功力全部用在内部,高速主控芯片和接口、防尘防震、绝缘放静电等能力做到最好,同时保证了实惠的售价,这样的商务硬盘盒,家用或工作用都比较实惠。


试用3个月期间,最让我安心的应该是高兼容性和稳定的传输能力,我的3TB东芝机械硬盘一直放在里面电影下载存储盘,偶尔也做临时文件备份。盘智能休眠的加入也比较贴心,硬盘空闲时就会自动“休息”。减震棉垫也让移动硬盘几乎没有任何运转的噪音。当然,Type-B的USB3.0接口有点“落伍”,因此它家特意为这个硬盘盒出了一款Type-C接口款,型号为3588C3,只有接口不一样,其他都相同。还是那个问题,“数字+字母”的命名太拗口,干脆就叫黑将军,好记还贴切,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