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第一代监狱人民警察的抗战故事:为杀死伤口生的蛆,他将手伸进汽油桶里

 大师兄666999 2020-10-31

跟随《亮剑》李云龙原型的王近山将军,参加过上党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屡立战功,却因为负伤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上甘岭战役而感到“遗憾”;

身为“炮兵的眼睛”能够一炮打下敌方的城门楼,却因为不能冲锋陷阵与敌人短兵相接而说自己的经历“很平常”;

能用失去两根手指的右手准确测定炮击目标方位,用“正弦”“余弦”“正切”“余切”计算出精确的数据;

说到牺牲在自己身边的战友时,老泪纵横,情真意切,让人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他就是安徽省巢湖监狱离休老干部,92岁的老战士宋振先。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炮火中,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讲到参加抗美援朝,自然首先从他失去两根手指的故事说起。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1951年3月,当时正在重庆璧山一带训练的宋老,跟随部队由水路到陆路奔赴前线,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进入朝鲜。宋老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想法:“作为一名参加了解放战争的老兵,不但要解放全中国,还要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巩固新生政权!”朝鲜战场上,宋老任王近山3兵团12军34师直属炮营观测排排长。那是1951年4月份开始的第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敌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展开拉锯战,3兵团承担正面作战任务,战况异常惨烈。每天敌人利用制空优势对我方连番轰炸,飞机投下一个个重磅炸弹,呼啸声、爆炸声此起彼伏。那天晚上,部队转战在杨口一带,宋老和战友们艰难行走在“鱼脊”路上,突然耳边一声巨响,他被炸翻到路边的沟里,昏了过去,等到渐渐苏醒过来,他听到身边发出的声音仿佛很远很远,感到右手没有知觉,黑暗中看到半个手掌被削掉,血顺着胳膊流淌,一个救急包根本不够用,就一层一层地裹上,班长扶着他,跟着部队继续行走。白天,他用失去两根手指的右手,继续指挥战斗,准确地向敌人的阵地发射出一颗颗愤怒的炮弹。到了六月份,天气转热,他的伤口腐烂生蛆,感到痒也不是痛也不是,难受无比,他急中生智,把手插在汽油桶中,最后是汽油把蛆都杀死了。宋老只剩下八根手指头,从此,在老一辈人中,他被大家亲切和尊敬地称为“宋老八”。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牺牲。一次行军休息,在一个山顶,宋老钻进一个猫耳洞,不知什么原因,他忽然被呛得不停咳嗽,感觉喘不过气,便扛起炒面袋跑出洞来,靠在二十米外的一棵大松树下,一会儿三架敌人飞机飞来,一阵轰炸,眼看着刚才那个猫耳洞被夷为平地。用宋老的话说:他“算又活了一次”。

抗大“高材生”,他的几何代数具有正义的杀伤力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宋振先(左一)与战友

宋老生于1929年,河南邓县人,1945年参加革命。刚刚入伍的他在首长身边当过司号员,后因屡立战功被送到抗大太行分校学习训练八个月,成为一名炮兵观测手,很快又升为观测排排长。大的战役就参加过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小的战斗不计其数。

观测手是“炮兵的眼睛”,宋老说到如何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时如数家珍。他熟悉各种大炮的性能和射程。他伸直缺了两根手指的右手示范,伸出大拇指,目测,这样是50公尺,那样就是40公尺,远的还要画图,利用数学计算,最远能打到6千公尺,都能相差无几。当90多岁老人流利地说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时,一旁聆听的众人赞叹不已。在解放兰封县城的战斗中,就是通过他的现场测算,我军一炮精准轰塌敌方的城门楼。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面对远超过国民党部队实力的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拿出敢于“亮剑”的精神,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英勇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宋老不仅作为观测手,需要时也能担任炮手。虽然他不能像步兵一样去冲锋,但他每次执行观测任务时都距离敌人非常近,有时近到一二十米,能清晰地看到不远处碉堡或战壕里的敌人,这样便于掌握更准确的数据。进攻时,他和战友们常常把大炮移动到距离敌人最近的地方,甚至直接从炮膛里观测瞄准,从而达到百发百中,让自己的炮弹在敌人的阵地上定点开花。当他们的炮火压制了敌方的火力,掩护着战友们冲上敌人阵地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和平年代,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监狱人民警察

战场上的条件是艰苦的。入朝后,为了避开白天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大部分行军是在夜晚,有时候走得太疲劳了,宋老他们就拽着拖炮的骡马的尾巴,边打瞌睡边往前走,偶尔头会撞到骡马的屁股。吃的没有白米白面,只有炒面和高粱面,冬天他真的就“一口炒面一口雪”,天气暖和的时候就和着小河里的水吞咽下去。没有蔬菜吃,许多人得了夜盲症,晚上行军看不清路,大家相互手拉着手往前走,走着走着掉到路边沟里的也不少见,但他们无不心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身经百战的他,进入建设时期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因战斗负伤随即转业地方,进入上海提篮桥监狱,可以说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监狱人民警察。1958年,宋老又和一班人来到巢湖,投入到当年巢湖监狱的筹建工作之中,住的是茅草棚,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宋老说:“朝鲜战场上白天黑夜都有敌机轰炸,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和平时期,加个班熬个夜算什么?”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他是1945年参加革命,月份有些模糊,享受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待遇,有人劝他去找找老领导、老战友证明一下,争取享受抗日战争时期的待遇,宋老淡然而坚定地说:“活着就好,要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我的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享受到了什么待遇?”

宋老的孙子小宋说,他从小最喜欢听爷爷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心里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自豪。前几年宋老还常给监狱民警和驻监武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将老一辈的红色基因一代一代永远传承下去。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原来有时觉得,这首歌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似乎有些遥远了,但再次聆听老战士宋振先出生入死的故事,我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这首歌所蕴含的,对英雄的礼赞,对和平的祝愿,对美好生活的信念,体会到抗美援朝精神的永恒价值……

(文:王思虎 图:顾泉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