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桌的她】/王丙权

 泾渭文苑 2020-10-31

 

《同桌的她》

作者 / 王丙权

离开学校三十年,上学时的往事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当年的同桌闻娜能的身影好像总在我眼前晃。

 虽然三十年未见,但多次梦中,我们的身影还在周城初中那个校园里重现。依然能清晰看得到她那张甜甜的笑脸。

我初中一二年级是在本村王寨学校渡过的。上初三时,王寨初中被撤,我便来到周城初中上学。周城初中规模大,学生众多,大约有三千多人,我被分到了初中三年级五班。

闻娜能和我同桌。那时候比较封建,男女同学一般都不说话。和女同学同桌我有些拘谨,也不和她接近。我们离家远的同学都是住校,吃的也是从家里背来的馍。

 我家境不好,吃饭时没有菜,啃点儿干馍,喝点儿开水就行。闻娜能家境好,吃的是白馒头,有时还有包子和花卷,每周还从家里带来许多腌菜。虽然我们很少说话,吃饭时她总是把从家里带来的好馍好菜匀点儿出来,从桌兜底下放给我。起初我人穷爱面子不吃,她就写个字条儿劝我吃。慢慢的我接受了她的好意。我和她同桌也就不再那么拘束,我们之间也就淡了男女同学之间那么明显的界限,很自然的相处。我们一起相互砌磋,共同探讨学习上的事。课间休息时也有说不完的话。和她在一起总感觉心里暖暖的,逢到节假日见不到她,总感觉时间有点儿长,恨不得早点儿去和她一起学习。 

 有次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同桌》。我作文里如实的续写了她对我生活上帮助,与她和我在一起学习上互勉互励的点点滴滴。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爱我的同桌,我希望以后我们一起考上高中,还是同班,还是同桌直到大学。

《我的同桌》那篇作文我写的得还算不错,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年级泛读。也就是那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麻烦,同学们闲话说我们在谈恋爱,有的同学竟然当着我们的面说风凉话。

迫于舆论的压力,不久她转班了。其实她是不愿意转班的。转班那天我们都很痛苦,当她拿着书包走出教室的瞬间,我差点儿控制不住我的感情。我恨我自己是在她帮助我的同时才得到同学们的非议,我也不满那些爱嚼舌根的同学,是她们胡乱猜疑让我们之间纯真的友谊陷入尴尬。我更恨自己没有勇气站出来对她说声对不起。那天放学后难受到极点的我跑到校外的庄稼地里大哭了一场。

从那以后我们在学校见面不再多说话,只用眼神传递关爱与祝福,但还是希望每天都能遇到对方。

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不再怨恨自己那时的懦弱,也不再抱怨同学们那时的闲言。在那个思想意识相对保守,相对封建的年代,能有那么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我已知足矣,虽然也有点遗憾。

 遗憾的是我没能完成作文中的理想,没有考上高中,再也没有了和她同桌的机会。初中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再也没见过她。但心里常惦记着她,曾去过她村找她,没能找到。

 后来过了几年又去过一次,听她村人说她已经出嫁,嫁到武功县苏坊村,嫁了一个好丈夫。得到消息我里心踏实多了,为她高兴,也心里默默为她祝福。

作者:王丙权,乾县梁村镇王寨村人,干建筑的农民工。爱写作,常有作品在《乾陵文苑》《关中哈娃》《峰阳文苑》发表。喜爱以快板形式颂扬身边人和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