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瓜的故事】/ 薛文德

 泾渭文苑 2020-10-31
                                                                                          

西瓜的故事

                   薛文德-                   

        夏季,西瓜是最好的解暑水果,而每到这个季节,不由我想起小时候和西瓜的一些故事。

         那时,农村物质生活比较贪乏,孩子们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水果,只有暑期里的西瓜,对孩子们具有最大的诱惑。当时,生产队为了增加收入,每年都腾出一片面积较大,水利条件好的田块种西瓜,于是暑假一到,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提着担笼以打猪草为名,围着西瓜地转圈圈,总想谋一两个西瓜吃。西瓜成熟季节,除了山东瓜客老尹,生产队还加派几个人手,日夜巡逻,我们一群游击队只好望瓜兴叹,去水库游泳,或拿弹弓去打知了,但西瓜实在太诱人,我们几个分了工,小胖专门望风,小强便从隐蔽处爬进瓜地,其他人接应,偶尔也能得手,我们往往选择午饭后天气最热的时候,看瓜人都在午休,警惕性放松时行动,很少失手,当然多半都是半生不熟的小西瓜。尽管如此,能解焦渴,也很过瘾。

        最开心的莫过于那年,队里种了新品种无籽西瓜,成熟后装箱外运,坐火车卖到了很远的地方。卖过几茬后,队长让群众分批去地里吃西瓜,准吃不准拿,目的是把西瓜里仅有的一两个瓜籽交回队里,因为无籽西瓜瓜种贼贵,听说一斤好几百元钱呢,为了苐二年扩大种植面积,队长才采取这个办法,既让群众饱了口福,又省下了瓜种钱。这下好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去大田吃西瓜,一时盛况空前,通往瓜地的小路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人用架子车拉了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去田里吃瓜,有人把邻近村的亲戚家孩子也叫了过来吃瓜,大家脸上挂满笑容,放开了肚皮吃瓜,人人吃到打饱嗝为止,听得队长问村里饭量好的一个人:“大牛,吃了几个?"那人回答"哎呀,一个大的就咥饱了,等我尿一泡还能吃一个",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那时西瓜都上的有机肥,真叫个香甜可口,世界第一,现在化肥上的西瓜,远远比不上那个甜味。大家吃了西瓜,把瓜籽交给瓜客老尹,第二年听说西瓜还卖到了国外。

         生产队解体后,田地分到各家各户,开始几年,人们都抓粮食生产,温饱问题解决后,有人便开始在自家地里种西瓜增加经济收入。看到别人家种,我母亲也决定种两亩西瓜,但西瓜好吃,种起来却很不易,不但要懂技术,还要脚手勤快,不能让瓜蔓一个劲疯长,打尖,除叉,挡瓜,锄草,西瓜八九成熟时若遇高温,千万不能浇水,还要翻瓜,垫草,很是忙碌。种过一年西瓜后,母亲成了务瓜能手,我和弟弟给母亲又打下手,又帮忙看守西瓜。我们在地里搭了个窝棚,瓜熟季节日夜蹲守,轮流吃饭。终于到了卖瓜的那一天,我和母亲拉上满满一架子车西瓜,天不明就往县城赶,一路上卖瓜的车辆络绎不绝,心里高兴,疾走二十多里土路也不觉着累,很快就走到了县城。由于母亲务的瓜个大味甜,不到午饭时间,一车瓜很快就卖完了,这时俩人才觉得肚子饿了,母亲给我买了一大碗扯面,自已有时却吃从家里拿的干粮,我硬是给母亲买了几个包子,,母亲舍不得吃,向店家要了个塑料袋装了给弟弟留着。(如今每想到这一幕情景,我都忍不住流泪)。正午时分,我们又冒着酷暑往回赶,准备下午卸瓜,明天继续卖。就这样辛苦十天半月,两亩西瓜卖完了,算算收入还不错,我和弟弟的学费也有了着落。

        那年月,西瓜给我带来了快乐,也让我从小懂得了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和母爱的伟大。愿所有农民早日脱贫致富,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薛文德,兴平人,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辽宁青年》《渭水》杂志,《中国建设报》《咸阳曰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文一百余首(篇),为《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者。先后获各种文学奖励十二次,作品入选《陕西农民诗歌六十年》,系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会员、理事,兴平作协会员,喜欢唱歌和旅游,兼做婚庆。现在陕北一煤矿公司餐厅打工。


主       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   旭      韩晓

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