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饭碗】/ 王立刚

 泾渭文苑 2020-10-31


金饭碗

王立刚

       牛池沟村位于甘县王村镇最西边,南与武兴县代家乡相邻,西临古硝河和麦河交汇处南段,三面环绕于麦河,隔沟与周城镇、梁村镇相望,因村南有一饮牛潦池和村子处于沟边而得名。

       相传农师后稷曾在牛池沟一带试种五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牛池沟的沟谷口河滩,是方圆百里唯一可以种植水稻的地方。据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杨姓皇室子孙被各路农民起义军围剿追杀,负责为隋文帝杨坚守陵的杨姓大臣,为避免身遭杀戮之祸,率领许多皇室子孙逆河而上,见牛池沟山丘谷地交错,森林茂密,三面环水,便在此地北岸之上建造了旧部城。当时随同杨姓大臣前来的还有罗景莫齐四部,因年代久远莫姓人家已经绝户,齐姓人家已经外迁,村里只有杨姓一百多户,罗姓二十户,景姓三户。牛池沟水道便利,易守难攻,先后经历过无数次战争,有惊无险。清朝同治年间,陕西关中平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天下大乱,牛池沟自然不能独善其身,经常受到起义军袭扰。为防备侵扰,村里人便在唯一出入城门楼的路上设置了陷马坑,在城壕内栽种虎眼枣刺。坚固的城池,让四邻百姓颇具安全感,纷纷前来投奔,一时间村里人满为患,商铺门店林立。人们捐款铸造了两门土炮,架在城门楼上,据说威力无比。起义军先后发动了十多次进攻,都被猛烈的炮火打退了。被炸死的起义军尸横遍野,臭气熏天,几十里地之外也能闻到,最后被当地人埋葬在了沟西的死娃坡。起义军领教了土炮的厉害,再也不敢滋扰,不过村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场仗下来,死伤百余人。

       牛池沟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这里的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穿的衣服布丁摞布丁,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家庭都是贫困户。正因为如此,县乡两级干部一提起牛池沟,无不摇头感叹。县农牧局有个王姓副局长,被县上派往牛寺沟村任第一书记,人去村子打个照面就走了,声称宁可辞职,也不来村里任职。县组织部副部长找他谈话,他干脆拿出了患有心脏病的诊断证明,声言要去住院看病。

       牛池沟像一只皮球被人踢来踢去,先后换了好几个包抓单位,最终这顶帽子落在了县文联头上。县文联班子成员讨论了半个月,决定派作家李明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明,四十七八,方脸宽肩,身材魁悟,因有吸烟的嗜好,十指被熏得黑里发黄。他在县志办和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写成了将牛池沟村建成乡村旅游小镇的可行性报告,发表在市政协《群言》杂志上,引起了县委刘书记高度关注。

      李明去了村支部书 记杨芳家,杨书记喊来了村主任杨宝峰。李明说想搞乡村旅游小镇,他们表示举双手赞成。杨书记说,村里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曾经请人规划过,由于缺少建设资金,最终只好作罢。杨主任在一边插话,听说规划立项,获得批准非常难。李明摆摆手,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我会找老同学——市发改委主任梁红卫,他定会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是农村改革的一个大方向。杨书记点头说,没错,你说得对。这样吧,我找乡政府和县里有关部门,跑审批手续。你是作家,认识的人多,关系广,负责招商引资。李明说,有些事我不好出头露面,你们跑手续,什么地方卡住了,我再出手不迟。杨书记和杨主任相互对视,几乎在同一时间点了点头。

       乡政府全力支持牛池沟旅游小镇项目,仅限于精神层面,县政府也给了些资金,只是象征性十来万元,就这还是李明厚着脸皮找老同学争取来的。要启动这样一个大项目,没有七八百万元,想都别想。好在每个贫困户可向金融机构申请五万元的贴息贷款,杨书记和杨主任动员六十三个贫困户向农行申请惠农贴息货款,承诺每年每户分红三千元。就这样,村委会很快拿到了三百一十五万元的银行贴息货款。李明又动员同学和亲戚入股,甚至叫在外经商的儿子回来投资,加上杨书记和杨村长手头的闲钱,筹措到一千一百八十万元。

       那天,杨书记和杨主任正站在村委会牛寺沟旅游小镇远景规划图前憧憬未来,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李明的儿子李欢,从县城取来牛寺沟旅游小镇项目批复书走了进来。他兴奋地说,项目已获省发改委审批,这下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李明看着儿子问,你说怎么干?李欢胸有成竹地说,要发展旅游产业,首先要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环境。我准备将村子的民居进行改造,统一盖成清一色的农家小院,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商品销售。然后,再把城墙、城门依照原貌恢复起来,再搞几门大炮架在城头。说得天花乱坠,没有实际的东西,谁会相信我们过来投资。杨主任一拍巴掌说,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李明转过脸,对儿子和杨书记、杨主任说,对,就这样干。

       一月后,牛寺沟旅游小镇开工仪式,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举行。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宏军,乡书记乡长全来了。村妇女主任率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扭起了秧歌,县秦腔团前来助兴,唱起拿手戏《血泪仇》。杨主任指挥着青年男子打起了蛟龙转鼓。二十三个青年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变化出“梅花”、“一字”、“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围观的群众大声说笑着,现场一片欢腾。

       两年后,牛寺沟旅游小镇终于建成了。小镇大门口的文化广场,矗立着后稷的塑像。后稷的塑像高达十八米,他一手荷锄一手抱麦穗,发髻高挽,美髯垂胸,微微昂头,面带微笑,炯炯有神的目光俯瞰着这片黄土地。城墙、城门楼也已恢复,城头上还架有两尊大炮。一排排青砖蓝瓦的农家小院,古色古香,商铺门前悬挂的幌子随风飘扬,卖油糕、麻花、醪糟、甑糕、凉皮、油茶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小镇旅游呈现出火爆景象,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镇。前来游览的客人一波接一波,五亩地大小的停车场扩大到二十亩仍不能满足要求。牛寺沟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进入了全市富裕村的行列。

       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还不停埋怨县政府扶贫力度不够,措施不得力。今天想起来还是观念有问题,以前怎么就没想过经商办企业,尽快脱贫致富,老想着依赖别人的帮助,你说我们傻不傻呀!

End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立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税务报》《杂文选刊》,《咸阳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著有长篇小说《峥嵘岁月》,中短篇小说集《浪花》,《老税》《泾渭文苑》签约作家。

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旭      韩晓

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