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 神(小说)】/ 周海峰

 泾渭文苑 2020-10-31


村 神(小说)

周海峰

   五婆手捏一柄笆蕉扇子,上穿白纱圆领短袖衫,下穿紫色苜蓿花长裤,拉一张篾席,盘腿坐在上面。月亮很好,银色的光从身后古槐稀落的枝叶间斑斑驳驳筛下来,地上花花拉拉的。有蚊子尖厉的嘤嘤声划过耳际,五婆追踪其声划动一下扇子,便招一缕凉风。五婆惬意地装一锅旱烟。“叭”地打着女婿孝敬的打火机,嘴皮随即咂得充满烟油的烟锅头处一明一暗,滋滋有声。五婆身旁随坐几位老妪,蛮王六婆、狼咬七婆、瘦鬼八婆。五婆是老妪们烧香磕头、祭祀神祗的首领。五婆身高体胖,两腮肥满。天旱取雨,年节祭神,五婆与六婆打头。五婆手敲小鼓,六婆手敲铜钹,七婆敲鱼鼓,八婆敲铜锣,余者手拈一根香,乐器铿锵,口中念念有词,竟惹得妇女、小娃一溜一串,嘻嘻哈哈。

五婆外号青儿,文革中,五婆的男人是大队长,那男人称“一袋糠”,肚里没有墨水,没治人的点子。社员顶牛碰撞者渐多。五婆忿忿不平,为男人出谋划策。竟有几回,五婆在社员会上破口大骂行为不规者,直骂得对方狗血喷头,一败涂地。村上种了西瓜,晚上社员们夜猫子般偷窃,看管人掐脚顾不得念咒。五婆发怒,尽管天降霖雨,地皮稀软,她一声令下,男女社员冒着大雨,齐齐涌向西瓜地卸瓜,竟将那地踩得石榴皮般翻了过来。次年土地僵硬,庄禾不旺,产量锐减。冬季学大寨平整土地,村人食不饱肚,劳力外流。五婆说:“劳动一天,记工分300分。”第一天下来,少半人返回;第二天100分,多半人返回;第三天外出人员全部返回,当天工日却只记10分,人们怕了。那时江青正红,村人顺呼五婆为江青,谑称青儿,此称一直延续至今。

  青儿五婆见文生走过来,就嘻嘻地笑着招呼:“文村长,看婆给你敲鱼鼓哩!”话音未落,那两手竟在裤裆处一上一下乒乓有声地敲击着。

  “五婆,我不是和尚,不住庙堂。你敲‘鱼鼓’,糟蹋的是那路神?

  “你公鸡头顶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婆不会舔尻摸唇,只是看你算个人物,讨你个口话就是了。”

  “五婆直言快语,有话就说,客气什么?

  “婆一根竹竿从喉咙捅到屁股眼,不像乡上神神,要你刮宫流产,叫你催粮要款。婆只是代表群众意见,把村头土地神庙修起来。”

  “五婆,修庙做什么?

  “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发财致富。”

  “发财致富靠的是党的富民政策,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

“好崽娃,身上挂席片,斜纹(学问)不浅。婆不懂那什么策呀、科呀,只会念佛诵经。”

  “南无阿弥陀佛,怀里揣的乳牛犄角。五婆,你就会念这个么?”文生笑着。

  “你娃子肚里装了几瓶墨水,才当了村长,就对神灵不恭了。离头三尺,就有神灵宝剑,小心送了你娃子小命。”五婆、六婆、七婆、八婆一齐口诛。

“婆们,我是向你们学习。五婆,你是神神,打一个呵欠,能使王母娘娘蟠桃宴席上的食客们昏睡;放一个屁,能使天宫喷洒三天香水。”

“碎毛客,墙上挂尿布,越发不像画()了。”五婆起身,抡起烟锅,照着文生头上就敲。

   “青儿婆,文斗不能武斗。”文生躲闪。

   “文攻武卫,江青早就说过的。”

   “怪不得人叫你青儿。”

  五婆又扑过来,大概是赶得急了,挣出几声大屁。

   文生又笑:“青儿婆,你是心善屁恶。”

   “崽娃子,你恶婆的屁,你娃尻门子塞着,婆的屁还救过你的命。”

   五婆朗声大笑着。六婆、七婆、八婆一齐开心地笑。

 那年文生满三岁,正是困难时期,公社来了一名脱产干部。五婆和文生娘将饭菜摆好了。

   饿得少气无力的文生望着炒鸡蛋、白米饭,肚子像有猫娃子抓。那位干部毫不理会文生,筷子刚刚捉起,五婆进来,“嘟嘟嘟!”放了一串响屁,熏得那位干部捂着嘴巴和鼻孔,像躲日本鬼子打来的烟雾弹,低头猫腰,向外逃也似地走了。就是那次,文生吃了有生以来最香最饱的一顿饭,直吃得肚子圆鼓鼓的。那时,文生觉得五婆的屁是香的,真希望她多放几回。

   自此村上人说:“五婆的屁,五谷之香气,治肠胃不通,还治娃娃肚子饥。”五婆信佛,善男信女须忌清香口,不吃葱韭海蒜,不吃猪牛羊肉,怕口中恶臭熏了佛灵。五婆毫不忌讳,死牛病马、死猫烂狗,凡得到手的,饕餮大嚼。食毕,煮一罐酽茶,抽一锅旱烟,快活得飘飘欲仙。五婆趁兴就到村头庙堂去,烧一根香,磕一个头,双膝跪地,咪咪哝哝,念念有词。只是那响屁一个接一个放着,盖过嘴里发出的经声。于是村人说:“五婆念经,全凭屁门功夫。”“磕了一个头,放了九十九个屁,恶多善少。”信女们嫌弃五婆,叫她忌口,不然,要将她开除信女队伍。五婆说:“吃自己淡饭,少谝别人咸()传。”文生的娘曾就此和五婆犯过口舌。那次文生在场,随劝娘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吃狗肉、杀强盗,一样成佛。唐怀素和尚创作书法,破戒喝酒吃肉,无碍菩提,并吟诵了许谣《题怀素上人草书》诗句:

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俪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那诗五婆虽然听不懂,但她知道那是为她辩护的话。她从心眼里感激文生,说他的书没念到狗肚里,有出息,并说她那年救文生命的屁没白放。

   文生见五婆笨鹅似的赶过来,赶忙掏出一根香烟递上去。

  “五婆,抽根烟,顺口气,好像桃园三结义,你再给孙儿放个屁!”

   五婆的烟锅便停到半空,嘻嘻地笑:“崽娃子,有长劲,婆吃了再给你放几个酬谢屁。只是你敬给婆的是啥牌头烟?

  “红豆。”

  “咋讲?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

这烟取红豆名,是说抽了后害相思病。你老人家殁了五爷,没个暖脚提尿盆的。这烟一抽,你孤单的心就跳荡着要寻老伴了。”文生说着,“叭”揿着打火机给五婆点燃了。

   五婆长长地吸了一口,咂吧着嘴:“这烟还真香哩!”

  “五婆香()了,明天就到乡上婚姻介绍所,保证使您趁心如意。”

“眼下那些腰包胀的却寻花不愣橙,谁要咱这棺材瓤瓤。好了,你崽娃子把婆甭给邪路上引,修庙的事你说咋办?”五婆说着,六婆、七婆、八婆一齐附和追问。

  “你们说修就修么,修庙要钱,钱从那里来?

  “这你甭管,只要你给地方,庙就能修起。”

  “行,行!”文生脚步滞重地离开了婆们。

文生农校毕业,分配县科协工作,机关行政改革,年轻干部下乡锻炼,文生报名申请,回到出生地大羊村任职。文生知道,自己出生的村子为半山区,经济发展缓慢,群众至今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村子旧的传统观念意识严重,人们不相信科学,迷信神祗,五婆是代表人

物。文生还知道,他刚懂事的时候,残垣断壁的土地庙就座落在村口右首。每逢干旱,五婆伙同村人,头戴柳帽,敲打锣鼓,燃放鞭炮,簇拥一属相为龙的后生沐浴后,头顶香表,背负景德镇瓷罐,去三里外的漠谷河取水。水取回后,安置土地庙里。庙前置一大缸,五婆一伙信女,斋忌七日,敲钟击罄,顶礼膜拜,就像修女唱诗般齐齐念着:“土地爷爷坐祠房,管的百姓和牛羊,囤里有粮心不慌,给你磕头来烧香。”五婆声最亮,那屁也一个接一个地放。庙前围观的小娃们便嘻嘻哈哈地笑。五婆全然不理,一副虔诚笃行的神态。经声接着一转,换了内容:

玉皇爷的敕旨,

佛家的宝号。

菩萨爷坐云头,

绕来绕去。

  青童子,白英哥;

  净水瓶,杨柳梢;

 搬倒了水瓶。

   绞水绫,扯水纤,

   四海龙王把水管;

搭救万民。

   赶紧落了太平雨,

   欢天喜地把愿还。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不知是信女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还是老天该下雨了,斋戒诵经七日,把庙前大水缸轰地搬倒间,乌云忽然遮住太阳,随着一道电鞭“嘎——”抽下,箭杆雨犹如瓢泼,平地倾刻间积水成河。与此,先于大羊的邻村小羊也取了水,信女斋戒七日,双膝跪烂,额头磕破,喉咙喊哑,太阳一天比一天红,庄稼晒得拧绳绳。

看着天降喜雨,婆们一脸兴奋,一脸自豪。五婆兴奋至极,响屁放过,口里念着:

大羊取水,

稀泥上腿。

小羊取水,

晒成黑鬼。

   文革中,土地庙里的土地神被红卫兵砸掉了,门墙拆除了,庙内粉刷一新,庙堂正中画了幅毛主席像,像两旁书有一幅对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粉墙两壁贴有剪纸大花篮,花篮是由四句话巧妙组成:心往忠字想,劲往忠字使,汗为忠字淌,血往忠字流。据说,那花篮是由五婆与其它婆们熬夜剪成的。五婆是贫农,要向毛主席表忠心,就叫女儿写下字,她用剪刀巧妙地剪了个大花篮。土地庙前檐方板上用红色书就五个大字:请示汇报台。每天清晨,当村长的五爷敲响废弃的当做铁钟的拖拉机犁铧,吼一声:“请示了——”随着喊声,家家户户失急慌忙抽闩开门,男的有的趿着鞋子提着裤头,边走边系;女的有的一手扣着衣襟,一手握着木梳,乘机梳着茅草似的头发。五婆立在五爷身边,虎视眈眈,一副护法韦陀威严。随着五爷挨门齐户点完名,五婆领大家唱经似的念一段毛主席语录,接着喊:“敬祝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我们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的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群体朗诵完毕,五爷便把当天要做的活路向毛主席汇报一遍,然后将要做的活儿分配到人,大家就下地了。晚上收工,群众照样喊一遍早上的内容。再由五爷汇报当天任务完成情况。在早请示晚汇报中,众人表情严肃,无比虔诚,只有五婆时不时放几声响屁,屡屡冲淡气氛严肃的场面。但无人敢笑,五婆冰冷的面孔对着大家,那眼夜猫子样发着黄光,谁笑就要扣掉工分。少了工分就少了口中食,谁愿与饭碗结仇。但众人堆里还是有人忍俊不禁,但只有捏着嘴,竟憋得笑声从屁眼“吱——吱——”发泄。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民高兴了好一阵子,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后来村镇路扩修,即将坍塌的土地庙拆除了。五婆们虔诚神祗,动员村上善男信女募捐修庙,有的扛一根木头,有的抱一堆砖,有的提几页瓦,一座瓜庵似的庙宇修成了。忽然县上开展“破除迷信,扫黄打非”。庙宇被刨掉了。庙虽然刨了,五婆们的宗教迷信思想根深蒂固,难以破除。虔诚神祗,烧香磕头是五婆们的自由,她们进了庙宇,就像年青人进了卡拉“OK”歌舞厅,一个个心花怒放,喜笑颜开。除了烧香磕头,他们在家里所怄儿子、儿媳不孝不贤的气在这里得到释放;女儿、女婿的贤孝在这里得到宣扬;孙子们可爱可疼的胖乎乎的身影,学业上的进步成为在这里炫耀的资本。但修庙一时难以如愿,令婆们好不熬煎。庙宇旧址已被道路侵占了,要修庙,得另选吉地,征得村上同意。于是五婆们就粘上了文生。

 文生踏着皎洁的月光,向村委会走去。村委会座落在村前涝池岸边,两间厢房。二虎、大牛、村团支部书记巧玲都在办公室里,他们等候文生开村委会成员扩大会,研究制定致富奔小康目标,探讨借鉴外地致富经验,决定打破村上单一的种植粮棉油和饲养秦川牛的传统观念,决定叫村民筹资,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人均半亩果,户养一头奶牛。根据目前农村已由黄土打墙盖房到砖墙、楼房的发展趋势,决定建一座砖瓦厂,再修一座小型抽水站,牵着龙王旱地走,让五婆们天旱就去漠谷河取水的迷信活动成为历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一幅致富蓝图已像初春蓓蕾蕴积着养料水分,只待盛开怒放了。散会时,巧玲提出筹建科技文化活动室的事。文生呵呵笑着说:“活动室么,咱们目前资金短缺,群众集资态度冷漠,还得先叫五婆们修庙。”

“什么,给老迷信罐罐大开绿灯?

   文生胸有成竹,依然笑着对巧玲几位说:“这是统一战线,变阻力为动力,到庙修成时,

你们自然会明白的。”

   村上开展两项中心活动,一项文生动员群众集资和向上贷款,购回一批红富士、北斗果苗,拉回10多头奶牛。另一项五婆出头,男女老少,义务投工,填平村前池塘,修了条退水渠,动员群众自愿捐资,修建三间土地神庙。村委会门前张贴栏上出现两幅广告:一是村

上果树苗与奶牛分发情况,一是捐资修庙情况。损资修庙广告尤为诱人,题头写着:大羊村善男信女捐资修庙功德一览表。第一名善男文生,捐50元,第二名信女玉兰(五婆)30元,以下20元、10元、5元、2元不等,共捐资2000余元。

庙很快修成了,果树与奶牛也分发到户。五婆们脸上喜盈盈的,连说文生这娃善心大,有出息。

   五婆家有了一头奶牛,一大堆果树苗,五婆的儿子喜忧参半,一时不知怎样侍弄。儿子问五婆:“娘,奶牛一天喂几顿,一顿添多少草,撒多少料,听说还要给奶牛洗澡、防疫,你说咋办?”五婆不言语。儿子又问:“人家外地栽果树发了家,一亩果强十亩田,你说这果

树坑挖多深,株距多少,行距多少?”

“问你娘的脚”。五婆不耐烦儿子询问,“谁叫你栽树养牛问谁去,我得去磕头烧香。”

   五婆颠着小脚,同六婆、七婆、八婆们赶到粉刷一新的屋子里,商量着塑一尊土地神像,还是请一尊画在布上的土地神像。有的说塑像好,有的说画像好,不管塑像画像,还得100多元钱。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五婆说:“甭吵了,咱们几个,一人再捐20元钱。”

  六婆说:“20元钱,够孙子上半年学,昨天孙子问我要钱买铅笔,一毛钱我也掏不出。”

   七婆说:“我腰疼腿疼,说看医生,10元钱还寻不下呢?

   八婆说:“修庙捐的10元钱,还是我向女儿要的,害得女儿挨了女婿一顿打。”

   五婆火了:“修庙塑像,心情意愿。没钱脱裤子卖了捐。爱磕头怕掏钱的收了你那善心,回家抱你孙子去!”

 五婆说着,狠狠地放了一个响屁。

 六婆、七婆、八婆们畏惧五婆,一时间脸红脖紫,呆滞的像庙里的泥胎。

    忽然,村路上传来汽车喇叭声。婆们一惊,走出庙门,看见一辆红色小轿车,还有一辆宣传车直开庙前。车门开处,跳下四、五个年青人,还有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婆们认得,那是镇长,前几年她们修建的庙就是镇长叫人拆除的。今天看来凶多吉少,新修的土地庙又保不住了。

   镇长健步走到庙前,看见婆们,忽然问:“这是不是前几年修庙的那几个老婆?这新盖的

房屋做什么用场?”

   五婆们怕了,一个一个慢慢溜出现场。

   文生从对面村委会办公室出来了。婆们看见文生,又都远远地停住脚步。

   镇长继续高声问文生:“村上致富奔小康的蓝图描绘的怎样,具体工作做了多少,科技文化站建成没有?

 文生态度平和,不紧不慢的汇报了近日开展的工作。末了,指着五婆们新盖的土地庙说:“这是我们发动群众投劳平城壕,集资建成的科技文化活动室。建活动室中,玉兰五婆与蛮王六婆,狼咬七婆,瘦鬼八婆出了大力,她们几位老人为致富奔小康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团结奋进,走家串户,自已带头捐资,并动员群众积资投劳,修建了这座科技文化活动室。”

五婆们听着文生的汇报,暗想,这小子嘴真刁,能把扁的说成圆的,黑的说成白的。

镇长稍稍思考了一下:“科技文化室怎么没挂牌子呢?

  “在这里!”

  巧玲不知什么时候扛来一块木牌子,她身后还有几位年青人抬着桌子、排椅、书籍、瓶、

罐之类,一齐摆进屋子。“肖河镇大羊村科技文化室”十几个遒劲的黑体字在太阳照射下熠

熠闪光。

   镇长与文生拉开后面那辆车的门,几位银白头发戴着银镜的先生与几个扛着摄像机的小伙子走向新屋。村上的大喇叭通知栽果树和养奶牛的群众到村头科技文化室前,听教授讲科技知识。五婆们也跟了过来。扛摄像机的小伙子们是县电视台的,前来采访科技新闻。文生介绍了五婆们的先进事迹,镇长和记者对五婆们动员群众捐资筹建科技文化室很感兴趣。摄像机摄完科技活动场面,又把五婆、六婆、七婆、八婆们摄了进去。

五婆们的形象第二天就在县闭路电视上出现了,她们平时只看到别人上电视,看到自家形象很觉风光。

事情过后,文生问五婆们感觉怎样。婆们笑着骂道:“崽娃子,你是借花献佛,把婆们当猴耍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周海峰,男,陕西乾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西部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陕西作协文学院班固书院副院长,乾县原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出版有小说集《乐土》,长篇小说《菩提树》。结集有中短篇小说集《小城有梦》,散文集《追日》,报告文学集《在龙卷风劫袭过的地方》。2002——2003年度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奖。其业绩载于《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10多部典籍。长篇小说《菩提树》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进城的母亲】 /  周海峰

【哦,灵山】/  周海峰

【乐 土】/  周海峰

【村前有棵大柳树 】/ 周海峰

【渭风文斓】六股杈的老柿树(中篇小说)/ 周海峰

【游永寿洋槐林】/  周海峰

【慕田峪长城】/  周海峰

一位编 :张

副  主  编:沉   穗

一位委 :王宏民     万   毅

编委一位 :郭   旭     韩   晓

编委一位 :巨   石     薛光炜

主编问 :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亓宏刚     蒲家富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