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蜂螨死亡通知书!

 世界蜂联 2020-10-31
小蜂螨主要寄生于蜜蜂幼虫和蛹体,很少寄生于成蜂,而且在成蜂体内存活时间仅为1~2天。小蜂螨不但可以造成幼虫大批死亡、腐烂变黑,而且还会造成蜂蛹和幼蜂的死亡,使蜂群内出现死蛹、出房的幼蜂残缺不全,蜂群群势迅速削弱,甚至全群死亡。

形态特征
小蜂螨的雌螨可产有肢体卵,透过卵膜可以看到卵内幼虫肢体。破壳后的幼虫为椭圆形,身体白色,具有3对足,爬在巢房壁上,身体隆起。经44~48小时,幼虫静止脱皮变为若螨和成螨。

雌螨呈长椭圆形,体色由黄色变成褐色;虫体前端较窄,后端较钝,体背部被一整块骨板所覆盖;身体密布刚毛,腹面具有马蹄形胸板、棒状生殖板、钟形肛门板,肛门开口于中央。

雄螨略小于雌螨,体色淡褐色,腹面的脚板与生殖板合并,后端呈楔形,与肛门板的距离较雌螨的大,螯肢内侧有一极细的输精突。

生物学特性

蜜蜂幼虫封盖100~110小时是小蜂蟎雌螨的产卵髙峰期,以后产卵力逐渐下降。小蜂螨主要寄生于子脾上,在成蜂体上仅能存活1~2天,靠吮吸蜜蜂幼虫或蛹体的血淋巴生活。
诊断方法
提取封盖子脾,用镊子挑开封盖巢房,利用小蜂螨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点,可迎着太阳光,仔细观察巢房内爬出的小蜂螨数量并计算其寄生率。

养蜂45年,防治大螨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而治小螨的药物还在“原地踏步”,养蜂人企盼新药的出现。目前还得面对现实,怎样用好老药,介绍几招供参考。

一、春繁放王后4~5个月必须用升华硫治小螨

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转地还是定地蜂场,春繁放王后4~5个月时都必须用升华硫治小螨,否则很难确保日后不受小螨危害。从我养蜂经历看:现在南方定地、小转地蜂场,几乎没有蜂场可以5~6个月不治小螨。因接下来马上要进入长达2~3个月的越夏高温期,最高气温常在35~38℃,有时40℃,这时发现小螨危害再想用药,箱内的蜜蜂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严重下降。因此,此次治小螨对南方蜂群至关重要。很可惜,很多养蜂人就无法跨越这一关。

现以我地为例来说明一下:春繁放王多在1月1~10日间,放王后会根据群势撒升华硫2~4 g/群,这是近10年内形成的共识,希望能重视这一点,因很多先进的养蜂技术起步于浙江。

众所周知,温度是安全使用升华硫的重要因素。我地平均气温5月中旬为20℃、下旬22℃,6月上旬23℃、中旬24℃、下旬25℃,7月上旬猛增到28℃、中旬30℃、下旬30℃,以后逐渐下降,9月中旬23℃、下旬22℃。从伤蜂角度考虑,5月中旬20℃时安全性高,连续用3次到用药结束约在6月10日,这时气温为23℃,对蜜蜂影响虽有但不是很大。若6月中旬开始用药,群势会大幅下降。

为了蜂群安全,也有人认为在4月用升华硫最安全,那么经5、6、7、8月小螨会卷土重来,8月平均气温28℃,生产群用2 g升华硫会严重垮蜂。使用升华硫的时间(实际是温度)选择,是个重要问题。

1. 防治小螨最好的办法是用升华硫刷子脾 ,用药量按群势在1~4 g/群,在气温低时使用伤蜂小,有条件的蜂场可选在阴天或在小雨天进行。气温高、用药超量是伤蜂的罪魁祸首。

2. 一个疗程刷几次为好。我先后带过近90个学生,不少学生回家后一个疗程刷1次,因而控制不好小螨,有的还危及越冬蜂。我1971年开始养蜂,1972年小螨危害,我远房舅舅解放前高中毕业,曾当过中学生物教师,他告诉我撒2次不及刷1次,因刷可杀封盖子内小螨。我当时实验证明:可杀封盖子内约20%的小螨;80年代中期,刷升华硫后1~3天割开封盖查小螨已无死亡,这说明药效减弱。应根据蜂场小螨多少来决定刷脾次数,一般2~3次,每次间隔5~7天。治疗全程14~21天,工蜂一代子21天,所以刷3次为宜。气温越高小螨繁殖越快,南方蜂场第3次(春繁放王撒1次算在其内)治小螨相隔时间应明显短于前一次,一般3~4个月越夏高温期基本结束,都要再次治小螨,以确保越冬蜂安全。控制好这两个关节点,两广、海南就能做到全年只关一次王。

二、怎样用水剂治小螨

越冬以外的断子期一般气温较高,这时用升华硫会有不同程度的伤蜂,不少人对我说,用水剂治大螨2次,可很好控制大螨,若不用升华硫两个月后可能出现小螨危害,认为非用升华硫不可。事实是这样吗?小螨在脾上爬动,还有很多在封盖子脾内,蜂体上极少。如果用治大螨的办法治小螨,当然控制不了小螨。

大约10多年前,有一位老蜂友有20多个繁蜂群在我地最高气温的7月发现了小螨,因高温不敢用升华硫,3天喷1次水剂螨药,已经喷治3次,提脾抖蜂检查小螨,脾上小蜂螨一样在爬动,于是急忙来电,嘱咐其抖蜂后用同样方法斜喷子脾3次,效果十分显著,而且不伤蜂。虽人人知道小螨不在蜂体上,但每当喷蜂治小螨时,大多数都忘记了小螨的这一生物学特点,习惯性用治大螨的方法来治小螨,所以收效不佳。

三、客观、主观与小螨

有人说,北方小螨少,蜂好养。定地养蜂的说,转地蜂场从南到北,一路无高温,升华硫可随便用,蜂好养。转地放蜂的则说,繁蜂时间增加,感染小螨机会增多,蜂难养。各说各的理,从来不找主观原因,应多思考别人为什么1年中只关30~40天(实际断子10~20天),也能控制住小螨,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小螨危害。

对付小蜂螨的有效办法:

1.升华硫对小蜂螨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时抖落封盖子脾上的蜜蜂,然后用纱布包着升华硫粉均匀的涂抹于封盖子脾的表面,每隔7至10天一次,连续2至3次。

2.蜂群内断子防治法。利用小蜂螨在蜂体上只能存活1至2天的特性,用囚王笼将蜂王幽闭9天,打开封盖幼虫房,将幼虫从巢脾内全部摇除,这样蜂群内就会彻底断子,从而达到防治小蜂螨的目的。

3.同巢分区断子防治法。采用一个与隔王板大小相同的纱质隔螨板,置于继箱和巢箱间,分别开巢门。将蜂王留在一区继续产卵繁殖,而将子脾全部调到另一区,造成有王区内绝对无大幼虫2至3天。待无王区子脾全部出房后,造成该区绝对断子2至3天。由于小蜂螨无寄主而自然死亡,从而达到彻底防治的效果。

断子可切断小蜂螨的食物链,从而杀死小蜂螨,但断子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影响群势的发展壮大,从而影响生产。升华硫是小蜂螨的“克星”,但其副作用不容小觑,升华硫用多了或时间用长了,可使工蜂中毒呆滞,工作积极性降低,或是造成更多的爬蜂,也有蜂群中见卵不见子的情况,即蜂王产卵,工蜂却不哺育。因此,只能巧妙地断子和科学地使用升华硫,利用断子机会在巢门口放螨扑一片,加强防治效果。

为防治大小蜂螨,我场断子 3 次连同越冬共断子 4 次,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力。

第一次是在 5 月下旬和 6 月上旬,目标内防治小蜂螨。具体做法是将平面隔王板覆盖上覆布,巢继箱隔绝,继箱边侧开一小巢门。早上将继箱上的粉蜜脾及空巢脾等无子脾移入巢箱,蜂王放巢箱繁殖。所有卵虫蛹脾调入继箱,傍晚诱入一成熟王台,第二天傍晚用水剂防治一遍,第 3 天早晨用纱布袋撒升华硫一遍。继箱上每隔 5 天用水剂防治一次。幼蜂全部出完后再撒升华硫一次,再用水剂一次。治螨效果不错但要停止生产蜂王浆一段时间,对蜂群影响不大。撤去覆布上下合并,调整好蜂群。

第二次是在 8 月下旬,目标为控制大小蜂螨。具体办法是将蜂群分成 2 组,第一组的卵及大小幼虫脾调到第二组换回蛹脾,第二组的蜂王全部进控卵器。第一组蜂群的平面隔王板盖上覆布,上下隔绝,巢箱放无子脾及蜂王繁殖。继箱放蛹脾,诱进成熟王台。

第二天第一组用水剂防治并撒升华硫。继箱蜂群每隔天用水剂防治一次,出完撒升华硫一次。第二组控卵器内的卵脾提出在阳光下敲击一遍放在第一组巢箱内哺育。第一组恢复正常后,将第二组的平面隔王板盖上覆布,巢箱放无子脾及蜂王,继箱放蛹脾如上面的方法。

以上方法对蜂群影响不大,防治效果也不错,就是比较麻烦。第三次是 9 月底的常规挂王治螨。历时 20 天左右,务求防治彻底。幼蜂出房结束时也撒一次升华硫。因不清楚小蜂螨越冬的确切地点,每年冬天须清扫一次蜂箱,箱底撒一次石灰粉。第二年紧脾繁殖前,利用群内无子,轻施升华硫一次。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