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地分蜂怎样做到平均分配,避免因回蜂不均?打乱,迷惑,再调整

 世界蜂联 2020-10-31

养蜂经常会分蜂 ,合并蜂群,但蜜蜂有回蜂的特性,只要进行了试飞认巢,就会坚定的回到原来的蜂巢位置,这样虽然蜂巢脾调入新蜂箱,会飞的蜜蜂还会回到原来的蜂巢,造成分蜂群特别弱小,大量回蜂固执的在原蜂巢处空飞直至累死。回蜂现象难以避免,这样就使很多养蜂人不敢合并蜂群,也不敢随便原地分蜂。有的人为了保证分蜂群成功,有的人甚至把蜂箱搬离到几里外的地方。这样造成很大的麻烦,效果也并不会很好。

那么怎么样进行原地分蜂?能不能做到平均分配减少回蜂发生?有些养蜂经验丰富的人摸索出了一些方法,这里我就来介绍一种。

要让回蜂没有可回的家,又有可以进入的蜂巢

只要试飞完成的工蜂,就会牢牢的记住自己蜂巢的位置,哪怕蜂箱搬离了三五里路,也会回到原来蜂巢位置。想要靠搬离蜂箱或者短距离移动蜂箱的方式避免回蜂,比较麻烦,作用也有限。在蜂群众多的情况下,这样的操作难以完成。分蜂群搬离太远,管理不便,路途颠簸让分蜂群受到惊吓会造成伤害,也可能会引发逃蜂。所以我们还是要寻求直接有效的方法。

蜜蜂在试飞时,对于自己蜂巢的位置定位并不是十分精确,一般定位在两米范围内,所以蜂箱搬离一两米远,蜜蜂还是容易进入自己的蜂巢。蜜蜂对于自己蜂巢的认识,除了定位以外,还有蜂巢的气息和蜂王信息素吸引。每一个蜂群都有自己的蜂王信息素,都有独特的蜂巢气息,所以短距离移动蜂巢后,蜜蜂还是能凭着自己蜂巢的气息找回到蜂巢。

所以在合并相邻的蜂群时,只要能有效的混淆蜂巢气息,避免工蜂打架就能成功,不担心回蜂的问题。在进行人工分蜂时,要让那些回蜂接受新蜂巢位置,就要让这些回蜂没有可回的家,然后能感受到自己蜂巢的气息,就会寻找到自己的蜂巢,接受新蜂巢位置。

原地分蜂平均分配的方法,打乱,迷惑,再调整!

进行原地分蜂时,分蜂群提入的蜂脾蜂再多,分蜂不久以后会飞的蜂都会回到原来的蜂群,分蜂群就还是弱小稀疏。原地分蜂会造成分蜂群弱,原蜂群强,难以做到平均分配。在产子量不足的蜂群,幼蜂太少的情况下,分蜂群太弱小就难以发展起来。想要蜂群均衡发展,就要尽量做到平均分配,避免回蜂问题。

既然提入的蜂脾难以留在原蜂群,我们就不用分会飞的蜂,只把子脾和幼蜂分配好。既然会飞的蜂都留恋原蜂群,就把原蜂群拿走,让其想回也回不了家。在人工分蜂时先打乱蜂群,迷惑蜂群,然后再来调整,让这些劳力蜂尽可能平均进入。具体操作如下

先将原箱蜂脾都提出来,注意找到蜂王放入蜂箱,别抖飞了。把蜂脾进行抖蜂,使会飞的蜂都飞离。抖蜂后的蜂脾再平均分配,放入分蜂箱和原蜂箱。然后把原蜂箱搬离原地,分蜂群蜂箱摆在原地。原蜂箱的位置要在离原来位置两米以内,分蜂群蜂箱的朝向和要稍作调整。两个蜂箱摆放好以后,在外飞舞的工蜂就会急着归巢。部分归来的工蜂 觉得分蜂群有异不像是自己的家,就会顺着蜂巢的气息回到原蜂群。还有部分工蜂认为分蜂群就是原来蜂巢的位置,就会进入分蜂群。工蜂的不同判定就会进入分蜂群或者原蜂群,这样会飞的工蜂就比较均匀地进入两个蜂箱中。等到晚上蜂群安定以后,如果觉得蜂箱位置和朝向不合适,再进行调整。这样轻微的调整对蜂群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天亮后出巢的蜂会在巢门口盘旋,重新认识蜂巢位置,最终也会接受的。

这样的原地分蜂方法其实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最关键的是抖蜂后再进行分蜂脾。只要注意别把蜂王吓跑了,让蜂王别受到伤害,这样分蜂是容易成功的。只要分蜂能做到平均分配,蜂群能均衡发展,人工分蜂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也能够大大加快蜂群繁殖,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到大家养好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