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茶轻情谊重

 昵称45109175 2020-11-01


近日,有朋友来办公室,顺便给我带来一罐新茶,请我品尝,说:“礼轻情谊重。”我一看是龙井,就说“你是礼重情更重。”我知道,明前茶,贵如金,更何况是刚出的杭州龙井。我拿出环保纸杯,用他的新茶彻了一杯,递给他,说“‘龙井茶,虎跑水’,可惜这里只有自来水;‘水是母,器是父’,可惜这里只有环保杯。喝你的新茶也大打了折扣。”他客气地说,“下次到茶室重新喝过。”

说起茶,大家都知道,茶是国饮。有常言为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列最后,也属日常七件事中。茶品、茶饮、茶店、茶具、茶馆等,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甚至,各地都用茶文化、茶活动、茶论坛、茶叶节等,展示茶精品、引导茶消费、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可见,茶在国人心中的位置。

童年时,记得家中也备茶叶,但那是从供销社用几角钱买来的陈年片儿末、地脚茶,开水一泡,杯上就见一层泡沫,喝的时候即使小心吹着,嘴里也是满口茶沫。偶尔上虞阿姨从山里带来一些自制的珠茶,就当是宝贝了,藏着,要等长辈或重要客人来了,才会拿出来泡上一杯。茶虽是片儿末地脚茶,也算客人来了,有茶喝,礼节也就到了。高中毕业下乡务农,每逢夏季,生产队里总会挑上一担用茶末泡制的茶水,放在田头的大树底下,生活做得累了,出汗多了,口渴了,就到树底下息一会,喝上一碗,力就恢复了。有时没有茶水,为了解渴,也会趴在河边,伸出头去,牛饮一通。
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喝茶的机会就渐渐多了起来,对茶的了解也渐渐多了起来。中国的茶可以说是林林总总,单说茶的种类就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济济一堂。绿茶中,较有名的就有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红茶中如老牌的正山小种、祁门、滇红,新崛起的有金骏眉、信阳红等。工作在杭州最先接触的就是龙井茶了,当然要喝上明前西湖龙井也不容易,实在太贵了,即是私企老板或达官贵人,也是撑撑门面。要喝新茶,最实惠的还是喝谷雨前后的龙井,相对来说,价廉物美,汤色、香气、滋味也差不到哪里去。到原产地买些,待人接客,也拿得出,请得起。如到杭州要喝龙井最好还是到梅家坞,那里有茶文化特色街,真正展示“十里梅坞”茶文化和“梅坞春早”的独特魅力,既可在农家茶楼品茶休闲,又可登山观光强身健体。当然,除了梅家坞,还可到龙井村、狮峰山、翁家山都可体验“茶可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的诗意境界。

杭州,有中国农科院的茶科所,有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的茶学系,茶农们有先进的茶叶科学和茶科人员的指导,通过茶的有机栽培、新品种的推广、茶园的精细管理,茶的品质也越来越好了。近几年,加入了省科普作协诗创委,临海诗人老庄(章伟林先生)到杭出差开会,有时也会带些临海蟠毫什么的,喝着喝着就会想起临海两次江南诗会,诗友相聚,采风作诗,一起吟咏的情景。
 
谈到喝茶的诗意,我还真的写过一首诗: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文化,琴棋书画诗曲茶/你在日常里等我/我在品茗中感悟/用嘴与你沟通/我身飘然沐香风/用心与你相融/我心宛然入茶中/你以圣洁的娇柔走进我的心灵/你的色调,你的清雅/你的温馨,你的余香/所有的沉重在你温暖中倾然放下/刹那间顿悟/壳里有乾坤/人生如茶起起伏伏/朝去朝来也就几步台阶。
 
茶,大众是喝,如我。文人是品,因三个口,就复杂了。品,要有好茶、好水、好器具,还要有好的环境或氛围,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才能品出味道,聊出味道。这是后话。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