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川》票房难敌《八佰》,但下一部主旋律爆款很快会来

 昵称m5Gu5 2020-11-01

《金刚川》票房表现其实不错,但估计很难成为又一部主旋律大爆款了。

截至10月30日22时,这部5000人的庞大剧组两个月拍摄完成的战争片上映第8天,票房达到5.66亿,而《八佰》到这个时候,累计票房已经突破15亿。

猫眼对影片的票房预测,已经从首日的25亿一步步下调到16.76亿。

影片口碑或许是影响票房的一大关键因素,尽管《金刚川》猫眼25万人评分达到9.4,淘票票26人评分9.5,在国产片中属于绝对的顶级评价,但影片豆瓣评分为6.5分,知乎评分更是仅为4.5分。

但除了口碑争议之外,到底是什么影响了《金刚川》的票房走势?为什么《金刚川》票房不及《八佰》?传说中的主旋律电影审美疲劳,真的到来了吗?抑或下一部主旋律爆款,就在不远处等待?

《金刚川》票房后劲,为什么不及《八佰》?

一大原因当然是口碑争议。

如果《金刚川》起码的票房目标为15亿元,如果更往上甚至达到20-25亿元票房,就必须充分带动起一二线主流观众的观影情绪,并保证其能够在三四线下沉市场持续火爆。

在更针对“一二线知识精英用户”的知乎上,《金刚川》评分仅4.5分,并未及格。而豆瓣评分6.5也稍显普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绝不说明影片遭遇的口碑滑铁卢,豆瓣、知乎的评分高低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大众观影情绪,最能体现大众反馈的,永远是更面向下沉市场用户的猫眼、淘票票评分,而在这部分评分中,《金刚川》堪称完胜。

但豆瓣和知乎始终代表着一二线影迷整体态度和观影情绪,事实证明这部分口碑争议的确影响了一二线票仓的持续势能发酵。

二是许多观众甚至业内人士将《金刚川》的可看性等同于《八佰》,实际上《八佰》是一部对观众更“亲切”的电影,这里的“亲切”包括你能让观众看懂你的故事,能完全理解里边的人物,能带动观众的情绪(娱乐性与节奏感)。

在这几点上,《八佰》显然优于《金刚川》。

前者基本采用的是标准的线性叙事,又通过一江之隔,把地狱天堂的概念表现出来,从而保证了视觉的张弛有度。

而后者采用了分段式叙事,并且前两个部分相对平淡,这当然是为了实现叙事上的叠加效应,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对一开始就被代入故事的《八佰》,《金刚川》叙事进入故事还是太慢了。

除此之外,《金刚川》的气氛也比《八佰》更严肃、更悲壮。

《八佰》当然也很悲壮,但从结局看,还是有大量战士幸存,而《金刚川》中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英勇牺牲,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牺牲或许太过于沉重了,缺乏一个《八佰》那样让观众短暂舒缓的契机。

除此之外,影片较大的尺度实际上也对影片破圈构成了障碍,《八佰》战争也很激烈,但不影响观众阖家观看。而《金刚川》不乏断肢血浆、甚至血雾喷洒的段落,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家庭观众不敢带着孩子来观看,无形中折损了一部分票房。

主旋律大片审美疲劳不存在,下一部爆款很快会来

但《金刚川》卖不过《八佰》,是否就说明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审美疲劳已经到来了呢?

我认为大可不必这么想。

首先观众短时间之内消化不良,和审美疲劳是两回事。

一方面,《八佰》和《金刚川》上映间隔太短,确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房。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疲劳,只是消化不良。区别在于:审美疲劳代表着胃口上的转变,胃口坏了,隔多久都没用。

而消化不良完全可以通过时间化解,这次隔太近,下次两部主旋律大片隔远一点就是了,不代表持续性审美疲劳。

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放到历史长河中考量,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从未真正审美疲劳。

想当年,北影厂的《洪湖赤卫队》《烈火中永生》,上影厂的《南征北战》《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八一厂的《地道战》《地雷战》,不仅成为了一代中国人对电影最初也是最深刻的记忆,从票房来说,也都称得上超级爆款。

而改写近年主旋律大片票房命运的,则是一系列成功的类型化改编。

比如徐克应用“武侠化”手法改编的《智取威虎山》在内陆收割8.81亿票房,在当年的贺岁档上映后击败了同档期的《一步之遥》,最终排名当年国产片第三。

2016年,电影《湄公河行动》成为当年“年度黑马”,随后同样由林超贤导演的2 “行动系列”第二部《红海行动》斩获36.50亿票房。

这些票房大胜背后,同样是一次次类型化颠覆。

主旋律大片的上一次票房高潮是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电影,上映首日票房分别突破2.98亿、2.63亿、2.08亿,最终三片国庆档期间,分别贡献了22亿、19亿、7.7亿票房。

这背后同样是类型化创新的结果, 《我和我的祖国》拼盘化创作令人耳目一新。而后者更像是内陆版本的好莱坞式空难大片。

从主旋律大片票房演进看,类型化创新是主旋律大片票房屡创新高的关键。而 以95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在国家认可度、评价方面都要高于很多发达国家,这种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上的高涨,则是主旋律大片票房整体上升的根本。

有了以上基础,主旋律影片的审美疲劳并不是事实,就在不久前,《我和我的家乡》不是继续创造票房神话了吗?

事实是,国产主旋律不仅没有遭遇审美疲劳,反倒是日益打开了创作格局,几年前大致总结出“主旋律爆款公式”是:主旋律题材+类型化创作+港片导演。

然而随着《八佰》《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主旋律影片接连大爆,内陆导演显然已经完全掌握了主旋律卖座的诀窍。

而随着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导演的《长津湖》、张艺谋导演的《最冷的枪》的陆续立项和开拍,主旋律爆款极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事实是国产主旋律依然处于票房高度发展期,只要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主旋律类型化改编,主旋律大片不仅没有遭遇审美疲劳,甚至可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票房天花板,而在《八佰》和《金刚川》之后,下一部30亿+、40亿+的主旋律爆款很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哪有什么审美疲劳,主旋律爆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