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道——赏石艺术的根本。

 乐府石集 2020-11-01



我们人类很早就认知到了物质生命的短暂,且无能为力。随着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失败,得到结论是延续长生而不可得,宗教、文化就开始另辟蹊径,跳出物质寻找解脱。
首先,主动地去肯定生命的无常与幻灭,探求漠视生死并肯定短暂,进而淡化生与死的刚性界限,催生了“无与有”“空与色”的主动思考。物质与意识的依存和分裂不断的升华,意识渐次出现了脱离物质的表达!
沿着这个生命意义新的启发,出现了放下物质,转而实现意识永恒的追求,有了自宗教向文人群体的专注思考和不断探求,有了各类承载意识表达记录的艺术形态。

而相对性状稳定的石头,实时地走入了先祖的视线,就再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为秩序服务的石,自宗教法器、通灵神器,而有了高古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玉之德出;而为破除秩序的石,园庭雅秀、堂案安伴,而有了自宋一朝的石之丑赏,从美石到丑石的悄然演变,竟一路陪在中华文明的坎坷历程。

在对封建统治的不断抗争中,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积累,赏石美学思想“瘦漏透皱”的产生也就成了必然。

传统文化艺术离不开哲学的根文化定义,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深深影响着赏石美学的发展。

这是一种放弃为法,复归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活实践;是一种放弃妄念,了断生死的意志力方面的文化训练。

丑石审美思想的出现,似乎有被误解,“大象无形”应该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表象丑的虚幻而深度解析内美的实象,这可以找到充分发育和锻炼我们悟性的方法,谓之“石道”。

赏石美学思想的不断发展,都会体现在赏石作品上。而任何艺术创作依据的思想总归是人性的自发投影,自觉意识的外化表达,所以“石道”即“天道”即“人道”。

石道即人道,是文人基于中哲思想在艺术上的放大,是我们来源于自然、脱离自然、而又寻求复归自然的具体体现。

所谓石道,则是我们思想发展中突发性的”灵光乍现'的东西,即是表现为意识寄托于某种相对更恒久的尝试与存在。

自然精神气韵的安闲、清净、悠远、大美之展现,在这一点上,赏石艺术作品无论是传统赏石中偏写实的山子、还是偏写意的立石,抑或是当代赏石偏写实的象形画面、还是偏写意的质塑纹色等等形式,都是文人赏石的“心理原型”,来源于不同时代探寻精神寄托的人性需求。

这种特征之于赏石艺术上的表现,也许从自然孕育生命之初就开始在我们内心撒下了种子。

石道即人道,人道依托赏石而表达,成就了“赏石”宏道的载体作用,道寓石,石宏道。宏天之道、宏地之道、宏人之道。

“宏道”是赏石艺术的根本,作为赏石艺术的时代传承者,我们任重而途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