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铁血老枪 2020-11-01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人贵在持之以恒,即使再大的目标,只要一点点持续去做,终有完成一日。愚公移山、铁杵成针、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才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基础,这些都时刻在警醒着我们。人的一生也是一样,不怕有远大的目标,就怕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磐石虽硬,但是也经不住水滴石穿;麻绳虽软,久磨亦可断木。

我国有一位平凡人物,他是贵州一位85岁老人,用了36年的时间,在悬崖上开凿9400米“救命渠”,被人称为当代愚公。

提出凿渠

这位“当代愚公”叫黄大发,黄大发出生于1935年,贵州遵义人,如今已经85岁高龄。就是这位老人,用了36年时间,带领群众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9400米的“救命渠”,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还把这条“生命渠”称为“大发渠”。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天渠》,故事内容就是以黄大发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黄大发持之以恒坚持几十年,带领群众历经磨难,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渠”,“天渠”的修建为当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黄大发的家庭就是一户普通的农民,他小时候也没怎么上过学,很早就开始下地干活。1959年他加入我党,后来在贵州野彪公社担任大队长。任职期间他发现村里严重缺水,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生活,而且对于农民生产也是大问题。

由于地形属于山地,当地村民如果想用水,需要跑到几里地之外采水。外出采水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极大的影响生产生活。黄大发身为大队长,而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都要想着为人民服务,所以他要做的就是解决村民用水问题,于是他潜心研究解决用水问题。

由于贵州属于山地地区,如果打水井的话对于当时的技术而言是难度非常大的。经过黄大发对当地的考察,他认为可以采用开渠的方法,将远处的水引流到村里。说干就干,黄大发开始组织村里的青年劳动人群组建了工队。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黄大发的想法是打通山体、围山凿渠,这样就可以把大山后面螺丝河的河水引流过来。如果水渠建成,人民用水问题解决,而且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条件,对于靠粮吃饭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千辛万难凿渠路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全体群众历经万难开始凿渠。凿渠没多久就遇到了大问题,贵州的山地地形使得凿挖十分费力,而且当时没有现代化设备完全靠人工,大家用了很多心血也只凿出100多米长的水渠。所以凿渠项目被终止了,人们也纷纷准备放弃。

只有黄大发一人鼓励大家,跟大家讲道理,激励大家不要放弃。他告诉大家,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比他们凿渠要困难得多,不仅要爬雪山、过沼泽,还要面对敌人的层层围堵,最后红军还是历经万险成功会师。群众在黄大发的鼓励下,又重新拾起信心。

黄大发由于小时候就经历苦难,所以养成了他这种坚韧、不服输的精神。而且作为一名党员,他认为自己要发挥党员精神,为人民造福。他深信只有开凿水渠,才能解决人民问题,才能带领大家走向致富之路。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在一次失败的经验下,黄大发明白凿渠光靠力气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专业知识作为指导,所以他开始学习开凿技术和水利知识。

那时候的黄大发年事已高,学习对他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不过他没有放弃,每天每日的学习技术。

到了1992年,当地政府对凿渠工程立项。听闻这个消息的黄大发十分兴奋,他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政府的支持凿渠工程一定会更加顺利。

黄大发凭借之前带领群众凿渠的经验,再加上自己多年学习的专业知识,成功担任凿渠工程的“指挥长”、“技术员”。身为指挥的他总是冲在人先,干劲十足。

黄大发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依然和青年人一样奋斗一线,在峭壁作业的时候只要一根绳子拴着,眼下就是万丈深渊,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黄大发却表示,自己身为党员早已做好奉献给国家的准备。

1994年,水渠全部完工,黄大发用了36年,带领群众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这条“救命渠”。这条水渠解决了人民用水问题,所以黄大发被称为“当代愚公”,水渠还被称为“大发渠”。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暮年壮心不减

水渠完成后,人民的水问题得到了解决,身为党员的黄大发认为下一步就要带领群众致富。所以黄大发利用自己学习的水利知识和农业知识,开始带领大家发展种植业。

他们发挥砸渠的精神,将一座座荒山开垦为良田。当地人民通过农业收入增加,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不仅如此,要想富先开路,黄大发还带领大家为草王坝村修建道路,人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1996时,在黄大发还带领群体村民响应供电工程,最终在大家的奋斗下草王坝村成功通电。黄大发如今已经85岁高龄,但是在村里还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依然为村民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贵州85岁“当代愚公”,花36年时间,开凿悬崖9400米的“救命渠”

黄大发的事迹后来被公开报道,2016年他入选“贵州最美人物”,2017年还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黄大发践行了他入党的誓言,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愚公精神,黄大发是党员、群众共同需要学习的代表。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中山

黄大发一生奉献给了群众,他履行了自己对人民的承诺,花费半生在峭壁之上凿出“救命渠”。黄大发这种“愚公精神、奉献精神”,值得新时代我们每个人学习。

人的一生会困难重重,我们要有坚韧不服输的精神,如果年轻过早的放弃某些事情,等到暮年的时候一定会后悔,所以我们年轻时就要坚定信念直至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