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退休日志】 邻居是一家书店的幸福

 七小姐的四时记 2020-11-01

2020417日邻居是一家书店的幸福

文:七月娃娃


近日在家修养,所抵之处不过新住所周围,但也收获颇多。在特殊时期,能在小小的方圆之内找到生活乐趣,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以前家中藏书颇多,在广州搬家的时候就有上千本的藏书无法处理最后捐赠出去,但家中积存的书多为杂志,年轻的时候看时尚杂志,处理的时候越发觉得没有收藏价值,反而《三联周刊》、《南都周刊》此类都留了下来,一直跟随我去了建水,又来到杭州。

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要列出读过的名著,屈指可数,而且阅读的时候大多是年少时期,自从工作以来,似乎没花多少时间在认真读书上,这是一种遗憾,光阴流转,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近些年写东西的时候非常感触的事情。家中藏书甚至有许多连塑料封面都未撕开,但有一些书,却已经翻得快要掉页,这让我想起古代君王之家,佳丽万千而独宠一人,不知为何会想到如此庸俗的一个比喻,大概人最初的欲望总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的教育和道德压抑了它而已。然而我觉得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比喻了,爱看的书无异于宠妃,当沉溺于其中,必定跟当时的喜好与内心深处的渴望有关,哪还能管得着各东宫西宫的贤惠淳良。

我是那种要用书时才会去翻书的人,所以家中有藏书也不足为奇,虽平时不读,但也有用上的时候,所以大多数时候看见合适的书我都会购买,后来有朋友推荐我去浙江图书馆借书,刚开始我以为是个好方法,书非借不能读,或许这也是一种鞭策自己读书的方法。但每个人对书的使用总有自己的习惯,像我,非要打算写《清平乐》的相关剧评时,才翻开那本尘封的宋史,如此看来,还是买书更适合我,束之高阁,用的时候爬墙去找,找的过程中也就悟出了一些道理。

说到《清平乐》,据说在豆瓣得分不断降低,说这个不符合历史那个不符合常理,娱乐么,也没必要锱铢必较,但研究历史,还是要更严谨一些。我并没有追着看,偶尔下午点个甜品的时候便打开看一集,看到宋仁宗准备去认自己的亲生母亲,在永定陵旁边的小亭子里与先生晏殊谈话,那个立于山坳之处的小亭,真可谓是欧阳修笔下有亭翼然的景象。我想,即使这些剧作可能在某些细节之处跟历史有一些出入,但在取景之时能让人有种恍惚跌入历史的错觉,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吧。

说回读书,近日发现晓风书屋便在我家旁边,每次坐公车下车,都会立于其旁,有一种邻居就是卖书的幸福感。有时候是午饭过后,有时候是傍晚之时,大多数是去了办事坐车回来,都会进去瞧瞧。书屋并不大,但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我对查找资料的要求,这种小型的书店更能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它不空旷,不会让人在巨大的空间里迷失方向。我一般不会买书,但也不至于不做任何贡献,有时候我会来喝一杯茶,尽管那么一杯茶我自己在家泡一壶可能更简单更健康,但在书的包围下喝茶,感觉是不一样的,不是矫情所致,而是氛围,在那种氛围之下,确实会有灵动的思维在脑海里跳跃。除了喝茶或咖啡,我会买一些新鲜的杂志带回去,也会买一些书笺带回去抄写字句,对于楼下有一家书店,我总是心存感激的,希望自己也不至于只是在这里消耗它,而多少做点贡献,表达一下我从中汲取营养和幸福感的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