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早期及早期诗

 小河西 2020-11-01

杜甫早期及早期诗

(小河西)

天宝十载(751)杜甫四十岁。这年除夕,杜甫在族弟杜位家守岁,作诗《杜位宅守岁》。诗第三联为:“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我们以此除夕作为分界线,将此前的杜诗称为早期诗。

一、杜甫的祖父

杜甫祖父杜审言,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次年释褐汾州隰(xí)城县尉。长寿二年(693)出为常州江阴丞。通天元年(696)转洛阳丞。时洛阳为京城,洛阳丞是个不错的位子。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次年发生了影响很大的杜并案。杜并是杜审言次子,时随父居吉州。当杜并得知有人将害死父亲时,舍身尽孝,杀死仇家。当时著名的大手笔苏颋为杜并写墓志铭。此事后,杜审言免官回洛阳。后因武则天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后官至膳部员外郎。神龙元年(705),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峰州。不久,朝廷又将其召回长安,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在长安任职时间不长。据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708)。据杜审言任洛阳丞和“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的经历,可推测杜审言在洛阳应有居处。

杜审言是高宗及武周时期重要诗人。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唱和,对近体诗形成颇有贡献。杜审言今存诗43首,仅两首古体。其五律、五排、七律、七绝均有佳作。

二、杜甫的父母

杜甫的父亲叫杜闲。杜闲是杜审言长子。据杜审言次子杜并在圣历二年(699)为16岁这个事实,推测杜闲在圣历二年应不小于18岁,景龙二年(708)应不小于27岁。我们不知道杜闲在父亲病逝时的婚姻及工作状况。按唐制,杜闲应为父亲丁忧25个月。丁忧期间不能上班也不能结婚。根据零星的资料,推测杜闲在开元五年(717)前后为郾城尉,之后曾为武功尉、奉天令。【《元和姓纂》卷6杜姓条:“鱼石生依艺,巩县令。依艺生审言,膳部员外。审言生闲,武功尉奉天令。闲生甫。”《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唐-元稹):“闲生甫。闲为奉天令。】杜闲的终职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杜闲约开元二十九年(741)病逝。【《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杜甫):“薛氏所生子,适曰某(杜闲),故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杜甫作《祭远祖当阳君文》时间为开元二十九年。或为丁忧期间所作。】杜闲病逝时杜甫约30岁。按唐制,杜闲工作的职位当不止以上几个。只是,对杜闲的生平目前仅知这些。

杜甫有两个母亲。生母崔氏在杜甫只有几岁时去世。继母为卢氏。杜甫诗作中没有提及两个母亲。对杜甫幼年影响较大的,除父亲外,一个是家在洛阳建春门内仁风里的二姑妈,另一个是他的继祖母,也就是杜审言的继室卢氏。杜甫为这个姑妈和这个祖母写过墓志铭。

三、青少年

据杜甫《进三大礼赋表》、《杜位宅守岁》两篇诗文的系年和内容,可推测杜甫约生于712年。考虑杜审言曾在洛阳任职多年,其很可能在洛阳或附近有家。杜甫出生在洛阳或附近的可能性较大。(杜诗中提到的“南陆浑山庄”,或是杜审言的家。杜甫的后祖母卢氏直到天宝三载才在陈留去世。或杜家在陈留也有宅。)

杜甫生母在时,自然随生母生活。生母去世后,杜甫或曾随姑母在洛阳生活过,也许有时会在父亲工作的地方随父亲生活。父亲任郾城尉时,杜甫只有几岁。杜甫晚年曾回忆过在郾城的生活。父亲任武功尉和奉天县令时,也不能排除杜甫曾到过武功县、奉天县等。父亲后来在兖州任司马时,杜甫已经二十几岁。杜甫或在兖州生活过相当长时间。(杜闲的履历已难确考,因而,杜甫早期履历也难确考。)

杜甫早期教育,我们一无所知。杜甫在诗中多次提到“同学”。杜甫早期应该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据杜诗记载,杜甫小时很聪明。《壮游》(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杜甫):“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据考证:“早充观国宾”可能指开元十三年参加从东都出发的封禅泰山仪式。“李邕求识面”可能发生在开元十二、十三年。“王翰愿卜邻”可能发生在开元十四年前。】

四、吴越游和郇瑕游

在晚年诗《壮游》中,杜甫曾提及吴越游。【《壮游》(杜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句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杜甫在吴越一带有亲戚,或是吴越游原因之一。杜甫在《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里提到的叔父杜登,曾经任过“武康尉”,也就是今浙江德清县一带的官员,而杜甫的姑丈贺撝,“卒常熟主簿”。杜甫吴越游,到了南京、苏州,还到了浙江天台山。

杜甫乾元元年(758)有一首《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开头两句为:“不见旻公三十年,对书寄与泪潺湲。”旻上人是杜甫吴越游时认识的朋友。由此推算,杜甫吴越游发生在开元十七年(729)前后。

开元十九年(731),杜甫二十岁时,还有一次郇(huán)瑕(今山西临猗)游。证据有两个。一、大历五年潭州诗:《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杜甫):“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二、大历四年潭州诗:《哭韦大夫之晋》(杜甫):“悽怆郇瑕邑,差池弱冠年。”弱冠指二十岁。“差池”应解为“差错”或“不称意”,于“凄怆”对。郇瑕游是“凄怆”的,弱冠年是“差池”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郇瑕游之前,杜甫刚经历科举考试失败。

五、贡举

杜甫在《壮游》中提到了贡举。贡举在吴越游之后。具体时间是“中岁”。【《壮游》(杜甫):“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中岁”一般指中年。【《赋贫民田》(齐-谢朓):“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但吴越游时杜甫距“中年”尚远。也有说“中岁”指中男之岁。【《旧唐书-食货志上》:“男女始生者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至天宝三年,又降优制,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新唐书-食货志一》:“天宝三载,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唐开元年间规定,十六至二十一岁为中男。按此,只能确定杜甫是在十六至二十一岁间“贡旧乡”的。或者也可将“中岁”理解为“岁中”。也即从“天姥”“归帆”的当年之中“贡旧乡”。

结合诸种理解,较合理的推断是:杜甫开元十八年(730)夏结束吴越游,同年秋在河南府参加乡贡,时杜甫十九岁。杜甫通过乡贡考试后,于开元十九年(731)春在长安参加礼部科举考试。杜甫在这次礼部考试中似乎有点狂。不仅“气劘屈贾”、而且“目短曹刘”。然考试结果却是失败的。之后,杜甫便辞别长安。

六、齐赵游

杜甫辞别长安后,按《壮游》叙述,便开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快意生活。如前所述,此处漏掉了郇瑕游。与杜甫一同郇瑕游的还有韦之晋和寇锡。郇瑕游时间为开元十九年春。或三人都是在长安参加礼部省试后赴郇瑕的。或许因为郇瑕游时间不长,在《壮游》中没有专门提及。

约开元二十年(732)起,杜甫便开始“放荡齐赵间”。【《壮游》:(杜甫):“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栎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这期间杜甫往北曾到过邯郸,往东曾到过青州。春天他在邯郸的丛台上唱歌,冬天在青州以西的青丘游猎。和他一起游猎的有武功苏源明。在开元末年,杜甫在汶上结识了高适。在这期间,杜甫创作并保存下来若干首诗。

杜甫能长期在齐赵一带漫游的原因,或是其父亲杜闲在兖州一带任职。我们知道,杜闲终职是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朝议大夫正五品下。兖州如是上都督府,司马为从四品下;如是中都督府,司马是正五品下。杜闲进入了五品以上的贵阶。这是杜甫“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的原因。也是杜甫继祖母卢氏受赠太君封号的原因。唐朝官员一般任期不过三、四年。杜闲在这一带所任职务当不止是兖州司马。杜甫的大弟杜颖或许是杜闲在任时就有了工作。在此之前,杜闲还在长安以西的奉天任过县令。(由此推测,杜甫可能还曾到过奉天。)我们不知道杜闲确切的任职地点和时间。

杜甫齐赵游时间,按《壮游》中的说法是“快意八九年”。如果从开元二十年算起,也即差不多在开元二十八或二十九年间,快意的齐赵游结束了,结束的原因很可能是父亲杜闲去世。

七、杜甫为父丁忧和为姑母、祖母守丧

杜闲去世时间大概在开元末。杜闲墓在洛阳和偃师中间偏北的首阳山下尸乡亭附近。这也是杜甫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坟墓所在。在这儿杜甫建了几间窑洞作为其住所。这即他后来常常怀念的尸乡土室和土娄庄。也许在这附近本来就有祖上留下的房产或土地。杜甫在这儿写了《祭远祖当阳君文》,颂扬杜预的武功和智慧。

之后,天宝元年(742)夏,住在洛阳仁风里的姑母病逝,杜甫为其写墓志铭并为其服丧。【《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杜甫):“有兄子曰甫,制服于斯,纪德于斯,刻石于斯。”】

杜甫在为父亲丁忧、为姑母守丧后,于天宝二年(743)离开洛阳到陈留私第。天宝三载(744),杜甫非常尊敬的继祖母卢氏在陈留去世。他为继祖母卢氏写了墓志。按唐制,杜甫还要为继祖母服丧一年

从开元末年一直到天宝四载(744),杜甫先后为父亲、姑母、继祖母守丧服丧,辗转在洛阳、陈留两地。

八、杜甫与高适、李白的交游

据杜诗《奉寄高常侍》,杜甫与高适相识于汶上,时间应在开元年间。【《奉寄高常侍》(杜甫):“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汶上,指汶水之北。】杜甫与李白相识的时地已难考。据杜甫五古《赠李白》推测,至少天宝四载二人已有诗文交流。【《赠李白》(杜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寄李十二白》(杜甫):“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杜甫与李白、高适曾有梁宋游。梁宋游的时间可能是天宝四载也可能在开元年间,或也不止一次。【《昔游》(杜甫):“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注意诗中“青岁”、“少年”二词。《遣怀》(杜甫):“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天宝五载,杜甫与李白在兖州一带亦有交游。之后二人分手。【《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九、杜甫参加制举考试

杜甫在天宝五载秋或冬,到了长安。

天宝六载(747),杜甫参加了一次制举考试。时同为考生的元结著文记载了这次考试。【《喻友》(唐-元结):“天宝丁亥(天宝六载)中,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师就选。相国晋公林甫,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当时之机,议于朝廷曰:人多卑贱愚聩不识礼度,恐有俚言,污圣听。是奏待制者,悉令尚书长官考试,御史中丞监之,试如常吏,如吏部试诗赋论策。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遂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杜甫是这次考试落选的“布衣”之一。考试时间约在天宝六载秋或冬。结果是“野无遗贤”。至此,杜甫常举、制举考试皆失败。此时杜甫已三十六岁。

十、杜甫干谒求仕

制举考试的失败对杜甫打击很大。但杜甫并没因此熄灭对仕途的追求。他开始干谒。希望取得达官贵人的支持。在天宝六载至十载间,杜甫进行了不少干谒活动。杜甫描写在长安的这段生活时曾写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奉赠韦左丞》)。杜甫干谒的对象很多。其中有朝中显贵张垍、尚书左丞韦济等。

十一、杜甫献《三大礼赋》

天宝九载(750)末,得知玄宗要在次年初春进行太清宫祭祀、太庙祭祀,并在南郊祭天,杜甫献“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有事于南郊》),得玄宗赏识。约天宝十载,朝廷安排针对杜甫的“学官试文章”。考试地点是中书省的政事堂。(杜甫《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考试题目由宰相拟定。(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天老书题目,春宫验讨论。”)考试结果是“名实相符,送隶有司,参列选序。”在唐朝,如是参加制举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成绩其次的,可得到“出身”,也即取得当官资格。【《通典-选举三》卷15:“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杜甫通过献“三大礼赋”并经过“学官试文章”等程序,得到了“出身”。虽没直接授官,但毕竟取得当官资格。

杜诗目录(卷01)

本卷主要收录天宝十载以前的杜诗。共计60首。按诗体,分别有:七律2首,七古9首;七绝1首;五律25首,五排12首,五古11首。

编号诗题类型作年
0101游龙门奉先寺五古开元中期
0102李监宅五律开元中期
0103巳上人茅斋五律开元十九年吴越游间
0104登兖州城楼五律开元后期
0105望岳五古开元后期
0106题张氏隐居二首混组开元后期
0107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五律开元后期
0108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五律开元后期
0109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薄公五律开元后期
0110房兵曹胡马五律开元后期
0111画鹰五律开元后期
0112龙门五律开元或天宝初
0113过宋员外之问旧庄五律开元或天宝初
0114骢马行七古开元或天宝前期
0115行次昭陵五排开元或天宝年间
0116重经昭陵五排开元或天宝年间
0117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五排开元末至天宝二年(春)
0118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兴之所至而作是诗五律天宝二年
0119重题郑氏东亭五律天宝前期某年秋
0120临邑舍弟书至苦雨…因寄此诗用宽其意五排天宝四载
0121赠李白五古天宝三载或四载
0122赠李白七绝天宝四载或五载(秋)
0123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五排同上
0124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五排同上
0125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五古同上
0126暂如临邑至鹊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五律同上
0127冬日有怀李白               五律天宝五载冬
0128今夕行七古天宝五载除夕
0129饮中八仙歌                七古天宝五载冬或稍后
0130夜宴左氏庄五律或天宝六载
0131郑驸马宅宴洞中          七律天宝六载夏
0132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五律天宝六载或稍后某春
0133夜听许十诵诗爱而有作    五古开元或天宝间
0134天育骠骑歌               七古天宝六载至九载
0135赠比部萧郎中十兄五排天宝六载至九载
0136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五排天宝七载八载间
0137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五古天宝八载秋
0138魏将军歌七古天宝年间(五载后)
0139玄都坛歌寄元逸人七古天宝年间(五载后)
0140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五排天宝七载至九载
0141赠韦左丞丈济五排天宝九载
0142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五古天宝九载
0143高都护骢马行七古天宝八载或九载
0144赠翰林张四学士垍         五排约天宝九载
0145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五律天宝八载或九载
0146乐游园歌             七古天宝年间
0147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五律天宝年间
0148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五律天宝十载春
0149敬赠郑谏议十韵五排天宝十载
0150贫交行七古不详
0151杜位宅守岁五律天宝十载除夕

注:编号前二位为卷数,后二位为卷内序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