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金色年华554 2020-11-01

五号豹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 heavy tank)

1941年时,五号坦克被认为是德军最好的坦克,是苏联T-34型坦克少见的对手,那一年,T-34型坦克开始出现在东线战场。作为四号坦克的后继型号,五号坦克于1937年开始研制,由于设计要求不断变更,研制初期进展缓慢。1941年,亨舍尔和保时捷分别制造了30/35吨级坦克样车,编号为VK 3001(H)和VK 3001(P)。这两个方案均未投产。后续研发导致了“虎”式坦克(VK 4501)的出现。1941年后期,德国国防军发出招标,要求研制一种配备长身管75毫米火炮的坦克,在不超重的前提下具有防护力更好的斜角装甲,使用更大的车轮以提高机动能力。为满足上述要求,戴姆勒-奔驰和曼公司分别提交了编号为VK 3002(DB)和VK 3002(MAN)的设计方案。前者基本就是T-34型坦克的翻版,曼的设计方案被采纳,1942年9月,编号为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SDKfz 171)的第一辆预生产新型坦克交付,2个月后,首批量产型五号坦克驶出曼公司的厂房。同时奔驰公司也在改装工装,为生产新型坦克做准备,1943年,亨舍尔和Niedersachen公司所属的数百家分厂也加入生产。计划每月生产600辆五号坦克,但盟军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使得最大生产量每月仅为330辆。到1945年年初,共生产了约4800辆。

由于没有经过充分测试便匆忙投产,五号坦克很快暴露出众多缺陷,早期五号坦克由于机械故障而损失的数量远大于它的战损数,这严重打击了德军士气。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中首次出现五号坦克的身影,继而出现在战线的所有方向。在解决了机械问题后,德军士气得以恢复,不少人认为该型坦克是德军在二次大战中使用过的最好的坦克。战后一个时期,法军装备了大量五号坦克,直到更新型号坦克的出现。

五号坦克首批生产型号为PzKpfw V Ausf A,属于预生产型,PzKpfw V Ausf B和PzKpfw V Ausf C从未投入生产。接着是PzKpfw V Ausf D型。在它之后是一个新的PzKpfw V Ausf A型,它被大量使用于诺曼底战场。五号坦克的最终生产型为PzKpfw V Ausf G型。众多的变型车包括观察输送车,ARV,Jagdpanther坦克歼击车,指挥车,某些五号坦克在突出部战役中曾经被伪装成 MIO坦克歼击车。

五号坦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长身管75毫米火炮,备弹79发,装有7.92毫米同轴机枪和航向机枪各一挺,炮塔顶部还有一挺7.92毫米防空机枪,它们均改自鼎鼎大名的MG34通用机枪。

参数:

PzKpfw V Panther Ausf A

乘员:4

重量:45.5吨

尺度:长8.86米(包括火炮),6.88米(不包括火炮),宽3.43米,高3.10米

动力:一台迈巴赫HL230P30型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700马力

性能:最大公路时速38公里,最大行程100公里,涉水深度1.2米,爬坡度60%,可突破高度0.79米的垂直障碍,跨越1.8米宽堑壕。

下图:战争后期的五号坦克。增加侧裙板,为车轮提供防护,加挂履带作为附加装甲。车身上还粘附了一层反磁性贴片来对抗磁性地雷。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下图:五号坦克也许是二战中德国陆军最好的坦克,但结构过于复杂。五号坦克大约生产了4800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在1944年一年,苏联人便生产了超过11000辆的T-34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下图:德军装甲部队的苦战没能遏止盟军对欧洲大陆的入侵行动。图中一辆豹式坦克被英军反坦克火器击中燃烧。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六号虎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heavy tank)

直到1938年德国人才意识到应该用更现代化的坦克来替换四号坦克,各厂家研制了多辆样车,但均未投产。1941年,亨舍尔受命研制新型36吨坦克,代号VK 3601。要求该型坦克最大时速40公里,有较好的装甲防护力,配备大威力火炮。样车制造出来后,后续研发工作于1941年5月暂停,因为公司受命开发另一种45吨级坦克,代号VK 4501,该坦克配备一门令人畏惧的88毫米高/平两用炮,由此成为欧洲大陆上盟军将士们的噩梦之源。样车要求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当天进行测试。由于日期临近,亨舍尔公司不得不结合当时已有的VK 3601和VK 3001(H)的设计方案,研制出代号为VK 4501(H)的量产型坦克,字母后缀代表此为亨舍尔(Henschel)公司产品。保时捷公司也开发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样车,代号VK 4501(Porsche)。两辆样车均在希特勒生日当天得以展示,亨舍尔的设计方案被选中,1942年8月投产,编号PzKpfw VI Tiger Ausf E(SdKfz 181)。

虎式坦克于1942年8月投产,1944年8月停产,共生产1350辆,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发展出新型的“虎II”式和“虎王”式坦克。此外德国军方还订购了90辆VK4501(P)型坦克,改装成配备88毫米火炮的坦克歼击车,编号为Panzerjager Tiger (P) Ferdinand (SdDKfz 184)(常说的“斐迪南”自行火炮),该名称来自于它的设计师斐迪南.保时捷博士。

该坦克有三种变型车,“虎”式指挥车(Befehlspanzer Tiger),它的主炮被拆除,只装有基本武器,还装有绞盘,但未安装起重机。还有一种变型车是Sturmtiger,换装新型悬挂系统,安装380毫米61式火箭发射器,只生产了10辆。

“虎”式坦克的设计十分杰出,它拥有威力巨大的火炮和防护性能优异的装甲,只是,它的结构实在是太复杂了,难于生产。它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彼此重叠的车轮和悬挂系统,很容易被厚重的烂泥所阻塞,还易被碎石卡住。对于在东线战场的德军部队来说这简直是灾难。因为冬季夜晚泥泞的泥土会冻结,第二天一早坦克将动弹不得,而清晨通常是红军发动进攻的时候。“虎”式坦克在公路上通行时使用515毫米履带,越野和作战时使用715毫米履带,单位压力较小,牵引力较强。

主要武备包括一门88毫米KwK36型火炮,7.92毫米MG34同轴机枪,车体前部右侧装有同样型号的球座航向机枪,备弹量炮弹84发,机枪子弹5850发。“虎”式坦克首次露面是在突尼斯前线与英军的交战中,随后陆续出现在德军所有作战方向上。

参数:

PzKpfw VI Tiger Ausf E

乘员:5人

重量55吨

尺度:长(包括火炮)8.24米,6.20米(不包括火炮),宽3.73米,高2.86米

动力:迈巴赫230P45型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700马力

性能:最大公路时速38公里,最大行程100公里,涉水深度1.2米,爬坡度60%,可突破高度0.79米的垂直障碍,越壕宽1.8米。

下图:装备厚重装甲和恐怖的88毫米火炮的六号坦克设计精良,威力强大,它可能不很灵活,但却可以主宰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下图:装备“虎”式坦克的党卫军坦克师在阿尔卑斯山勃伦纳山口宿营,以保卫奥地利与意大利的边界。此时盟军已在意大利登陆,墨索里尼被推翻。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六号虎II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II heavy tank)

虎式坦克投产不久,具有更强火力和装甲防护力的新型坦克的开发列入计划,它更强调能够对抗苏联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型坦克。亨舍尔和保时捷再次被要求提供设计方案。保时捷首次提交的方案以先前的VK 4501为蓝本,装有150毫米火炮。由于德国陆军希望新型坦克具有安装了88毫米火炮的炮塔,因此该方案被否决。不过这种炮塔的电力传动装置需要大量的铜,此时铜的供应已经严重不足,因此这一方案也被取消。鉴于炮塔已经投产,它们只好被用于正在生产的亨舍尔坦克上。1943年10月,亨舍尔提交了基于VK 4503的设计方案,它比预计的要大一些,因为军方决定沿用豹II坦克的部分零部件。

虎式II型,或者严格地说是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II Ausf B(Sdkfz 182)型坦克于1943年12月在卡塞尔投产,虎式坦克仍继续生产。首批50辆安装的是保时捷的炮塔,后来换装亨舍尔炮塔,共生产了485辆。

虎II坦克首次投入作战是在1944年5月的东线战场,同年8月出现在西线诺曼底战场。西线盟军将其称为“皇家虎”或者“虎王”,而德国人将它命名为“虎王”。

在许多方面“虎II”坦克的布局与“豹”式坦克是相同的,并且与后期型“豹”式坦克使用相同的发动机,导致动力吨位降低,“虎II”的速度和机动能力相较“豹”式坦克都大为减退。然而它的装甲很厚,几乎能抵御所有盟军坦克所发射的炮弹。它的可靠性不高,体积庞大,难于在战场上移动和隐蔽,有些坦克在燃油耗尽或未获得补给的情况下被他们的乘员所遗弃或破坏。

“虎II”式坦克为全焊接式车体,前部正面装甲最大厚度为150毫米,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他的右侧是航向机枪和无线电操作员。炮塔为焊接结构,前部最大厚度为100毫米,内部左侧为车长和炮手座位,右侧为装填手座位,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主要武器为一门长身管KwK43型88毫米火炮,发射穿甲弹和高爆弹。发射穿甲弹时的炮口初速高于“虎”式坦克。同轴机枪和航向机枪为7.92毫米MG34机枪。携带有84发炮弹和5850发机枪子弹。

“虎II”的底盘也用于Jagdtiger B,它装备一门128米火炮和全新的悬挂系统。到战争结束时,这一强大的坦克歼击车仅仅生产了48辆。

参数:

PzKpfw VI Tiger II Ausf B

乘员:5人

重量:69.7吨

尺度:长(包括火炮)10.26米,(不包括火炮)7.26米,宽3.75米,高3.09米。

动力:迈巴赫HL230P30型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700马力。

性能:最大公路时速38公里,最大行程110公里,涉水深度1.6米。爬坡度60%,可跨越0.85米的垂直障碍,越壕宽2.50米。

下图:阿登战役中,一辆“虎II”坦克经过长长的美军战俘队列。此次战役中,由于缺乏汽油,一些“虎II”坦克被乘员抛弃。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下图:安装保时捷炮塔的虎王坦克,装备有最新的斜角装甲和长身管88毫米高速火炮。“虎II”坦克能抵御盟军所有坦克在任何距离上发射的炮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坦克系列之V号VI号及VI号II型坦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