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富,其实是种心理游戏

 追梦文库 2020-11-01

财富,人人都想得到,而人跟财富的关系,似乎就像捉迷藏:有的人勤奋努力却始终不得;还有的人,把天生的好牌打得稀烂;还有些发了意外横财的人,可能极短的时间内又迅速变穷、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但即便这样,也不妨碍我们想要追求财富的心,因为人性告诉我们:即便得到之后很有可能再失去,也好过一直两手空空。

致富,其实是种心理游戏

总有些人会把失败归结到出身、背景、机遇等这些难以掌控的因素上。但美国的哈维·艾克在《有钱人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一书中告诉我们:

财富,其实是一种外在世界的结果,它是每个人的内在世界,比如精神、天赋、情感等的反映,“结果”的不顺往往是因为内在世界出了问题。

就好比如果想要得到果实,就要先种树,如果想要得到更多更好的,就要保证树木扎根深牢、阳光雨水肥料充足,这一系列内在因素共同促成了丰收的“结果”,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和大自然一样,同样会遵循“有因才有果”的自然规律。

因此,想要获得财富的“果”,就要先关注和财富相关的“内在因素”的影响。

书中提到了一个“从因到果”的实现公式,它曾被多位研发潜能的知名讲师用作教学基础:想法→感受→行动=结果。即想法产生感受,感受影响了行动,采取的行动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但想法不可能从一出生就有的,我们对未知事物产生想法之前,往往会先感受到身边的人对它的“成见”,这些“成见”就像一种“设定”,对我们最初的想法形成了制约。所以,实现公式改为设定→想法→感受→行动=结果,可能更贴切一些。

作家乔比·比令斯说过:“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情。那些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然的事情,反而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所以,学习前要先“抛弃所学的东西。”

作者在书中的第一章给出了我们可能会受到的“设定”及解决方法;第二章则讲了有钱人和穷人对财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行为。本篇文章主要拆解第一章内容,因为我相信,要由内而外,先重塑对财富的正确认知,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从而得到好的结果。

一、“语言设定”的影响

对新事物还没有正确的认知之前,可能多是从别人口中了解到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关于财富的观点,无论对错,都成为潜意识里关于财富认知的一部分,但在我们还没有判断力之前,“观点”的对错其实无关紧要,它远远不及亲密关系来的重要。

我还记得外甥小时候,刚学会说话那会,姐姐逗他说:“以后长大了你是要找个丑媳妇还是漂亮媳妇呀?”外甥小小的脑袋犹豫了一下,说:“丑的!”当时把我们乐坏了;后来别人问他时,他还是很开心的说“丑的!”。直到姐姐告诉他:“以后不能说找丑的,要说找漂亮的。”他才似懂非懂地换了新答案。

小孩子对“美”“丑”没有概念,他并不知道如何回答,但他会选择那个能“取悦”大人的答案,这就是天性。

在文中,作者举例了学员史蒂芬的例子:

史蒂芬的母亲在他的成长时期总说:“有钱人是贪婪的,赚的是穷人的血汗钱。”所以,史蒂芬长大后的很长时间里,赚了钱就迫不及待地花掉,他不想被母亲误解为“贪婪”的人。

攒不下资本,他自然也很难致富,他一直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到后来他终于发现是母亲对他“语言设定”的影响。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采取了新的策略:在母亲喜欢的夏威夷投资了公寓,并时常让母亲去度假,母亲自然很是开心,也渐渐发现有钱是件开心的事,还很感激儿子的慷慨,两人皆大欢喜。

二、“模仿设定”的影响

成长过程中,家人对财富什么态度?善于投资打理还是只会消费?节俭还是多有多花,少有少花?钱,给你的家庭带来的是快乐还痛苦?

孩提时代,我们对父母几乎是100%的模仿,自然也包括对财富的认知和态度,就像“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和父母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可能是因为叛逆,或者是对原生家庭的痛苦和愤怒。

有些贫苦出身的孩子,会因为出身感到自卑或痛苦,可能他们通过奋斗换来了出人头地,但却常常很难知足,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害怕失去。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两袖清风”的赵德汉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怕了,在有权之后,疯狂敛财。他清楚的记着在豪宅里藏着两亿三千九百九九万五千四百元的现金,但这么多钱也并没有平复他“对贫穷的恐惧”,反而整日战战兢兢,他虽然不敢享受但还是继续收受贿赂。

或许有一天,他们觉得累了,不想再追求更多的财富,但因此就不会感到恐惧和痛苦吗?不会的。让他们痛苦的“因”是自卑这种情绪,而财富的取舍只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果”。

作者在书中强调:“如果你的动力来源并不是正面的,例如你是出于恐惧、愤怒而想致富,或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想成功,那么你的钱永远不会带给你快乐。”

那些不能带来积极情绪的财富,也可能随着负面情绪的爆发而再次流逝。

我们所“模仿”的认知和观点,不一定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观点都是“别人”的,不一定是我们真实的“想法”。

三、“特殊事件”的影响

作者的太太小时候习惯了从爸爸那拿零花钱买冰激凌吃,所以她对金钱的认知是:

1、享受自由是要花钱的(要想随意享用冰激凌,就要花钱);

2、家庭中的女性是没有钱的,只有男性才有钱,而且不管对方给多少,都应该花光。

太太在婚后甚至还学会了“杠杆”的概念,透支更多。

而作者却认为:要积累金钱,才能换来自由。为此 ,夫妻俩没少争吵,差点还搭上了婚姻。

但幸运的是,作者意识到太太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特殊事件”的影响,才形成了和自己不同的认知。他们通过沟通知,采取了折中的财富策略,就再也没有为钱而争吵过。

所以,有些关于财富认知的对错,和本身无关,而是因为“特殊事件”的影响,造成了双方的认知和意识的差异。

四、如何打破“设定”的影响?

1、察觉

察觉某件事物的存在或重要性。比如:史蒂芬察觉到“自己对‘致富’的规划是有问题的”;再比如,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才会察觉到“健康真的很重要”。只有“察觉”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有改正观点的意识。

2、理解

理解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从何而来,以及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比如我们小时候从父母那了解到的观点,哪些是让人后悔莫及的?而哪些根本就是错误的?

3、划清界限

我们对未知事物的观点大多都是先从别人那里听说的,不一定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对于有些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的观点,尽管把它归纳到“过去式”里,要从心里把未来和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自己过去的认知不见得都是对的,要重新思考。

4、重新设定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接收到关于未知事物的各种观点,有一些甚至能在潜意识里默默支配我们一生的行为,有些人可能觉得些许误解无伤大雅,还有些人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这些“被动接收”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对于一些小事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财富”这个人人都要终身面对的问题,正确的认知和观点就及其重要了。从现在开始,思索、查找下对自己的财富状况造成负面影响的“财富认知”,“它们”从何而来?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吗?让“它们”代表过去吧,告诉自己要重新接受新的、经得起推敲的正确的思考方式。

那关于财富的正确思考方式又有哪些呢?本书第二章17个关于有钱人和穷人对财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行为分析,下篇文章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