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6年,甘肃农业大学为什么离开武威

 戈壁风神 2020-11-01

甘肃农业大学,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

殊不知,甘肃农业大学前身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并迁往武威黄羊镇办学,而这一待就是28年。直到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迁回兰州市办学,并于1986年秋季在兰州新校区招生。

流产的黄羊镇建市计划

1986年,甘肃农业大学为什么离开武威

1955年6月,高教部负责人来到兰州与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共同决定,应按照“文化西流”的精神到河西寻找新的院址。经省委和高教部商定,院址选在位于河西走廊武威城东南的黄羊镇。

选择黄羊镇作为办学地点,一是当年曾计划在黄羊镇建市,还将配套建立糖厂、发电厂、面粉厂、猪场、牛场等,农业大学有用武之地;二是当地土地资源丰富,有近20万亩的闲置土地;三是附近有黄羊河,可以解决办学所需的水资源问题。

1957年初,甘肃省委突然宣布黄羊镇建市计划下马的决定,只保留电厂和糖厂,原定的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院校迁到黄羊镇的计划不变。

1958年9月,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和甘肃农学院合并为甘肃农业大学。

黄羊镇28年艰苦创业历程

1986年,甘肃农业大学为什么离开武威

迁校的准备工作从1958年3月开始,只用了半年时间便全部搬到了黄羊镇。

1958年12月15日,甘肃农业大学成立大会在黄羊镇召开。学校在畜牧、兽医两个系的基础上,增设了农学、林学和农业机械3个系,共计5个系5个专业,同年开始招生。

1986年,甘肃农业大学为什么离开武威

新学校成立起来了。但一所刚刚西迁、各方面工作尚未就绪的大学,在基建、教学、生活等方面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和矛盾:图书馆尚未交工、校内外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镇上没有书店,想买专业参考书籍,只能去兰州;吃水要从张义堡水库引入,天一下雨,水就变成了黄泥汤;当地农民不种菜,吃菜要从武威和兰州拉;戈壁滩刮大风的时候,屋子里一片昏暗,不开灯就什么都干不成;买粮要到十多里外的老黄羊镇买;住房十分紧张,一套房子要住两三家人…… 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丝毫没有磨灭农大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校园基建不好,师生便自己动手,修围墙、修路、平整操场的活都是师生们亲力亲为。当时为了修建校园内的四条主干道,师生分成烧火、炒料、送料、压路四个组,半天劳动、半天上课,两班倒、不停工。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师生们先将路面下挖25公分,第一层铺石子,然后用三合土垫平,再用磙子压实压平。三合土中的沙子是从黄羊河拉来的,拉磙子全靠人力。 8月的河西,烈日当头,男生个个都是汗流浃背,麻绳把肩膀上的皮都擦破了。修围墙,也是自己打土坯,木工活也要学着干,教学农场的鸡舍、猪舍、羊圈都是师生自己修建。学校的操场原本是个大坑,也是师生们用土一点一点地填起来。

1986年,甘肃农业大学为什么离开武威

农大搬到黄羊镇后由于黄羊镇建市计划下马学术集体没有形成应有的服务设施一直没有跟上长期困扰大家的教学、研究条件不足医疗、信息、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困难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因为偏居河西戈壁,远离城市,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基本生活条件也不能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