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出现“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怪象?

 钟希瑞 2020-11-01
      大多数的自身同行评审都难免受到教条的严格限制,对新兴科学的出现并不敏感,而结果就是,他们拒绝了新颖的研究论文。


                                      (上图: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立项时往往设立不得突破的框架)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成果的出现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国内外某个超人的“想象实验”可以完成的;所谓摸着美国人的路子搞科研,只不过是人家的技术水平高,不会出现“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怪象!


                                               (上图:美国人在实验室里获得了金属氢)
       人们缺乏的不是做事的技能,而是缺少揭发事物本质的动力和好奇心,缺少怀疑一切的批判心态;专家、学者面对固有模式时的怠惰,以及对教条的迷信,往往让他们与创新成果失之交臂。


             (上图: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上射部位的“冲击石英”,由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的金属氢聚合的二氧化硅衍生花岗岩)
       再说,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中缺乏赛马择优机制,充满滥竽充数机会,一些个人不思进取,一些领导缺乏激励,上下联合制造劣质产品,大家心照不宣以次充好,甚至对劣质产品进行拔高夸大,包装炒作,这也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缺乏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图:被朱日祥院士称为“国之重器”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做的却是“跟班式”研究,连地台活化的时间都不知道发生在白垩纪末期)
附:陨落地质学理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