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中国20大高铁枢纽成型:广州、郑州、武汉、上海位居前四

 城市帝国 2020-11-01

中国第一条高铁是2005年动工,2008年8月1日运营的京津高铁,以此为原点,经过11年不懈奋斗,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3.9万公里,95%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重要城市纳入高铁网络。

今年将竣工9条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分别是:银西高铁、京雄城际、京沈高铁北京-承德段、太焦高铁、盐通高铁、连镇高铁淮安-镇江段、连徐高铁、潍莱高铁、合安高铁。

今年过后,哪些城市将成为名符其实的高铁枢纽?

一、顶级高铁枢纽

拥有两条以上国家级主干道,高铁线路在五条以上,高铁辐射范围达800公里,具有全国性影响力。

1、广州

广州拥有京广线、贵广线、南广线三条国家级主干道,以及广深港、广珠、广九、广肇等中短途高铁线路,高铁密度位居所有城市之冠,而高铁车次、发送旅客也雄踞榜首。广州南站在2020年10月1日创下了43.5万人次的单一高铁站日发送旅客世界纪录。

2、郑州

郑州历来是中国最大铁路枢纽之一,这主要源于其位于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是南北西东交通网络的核心,在武西高铁开通前,华东去西北,郑州是必经之地。郑州是目前少数形成完整米字形高铁网络的城市之一。不过从发送旅客数量看,郑州无法进入前五。

3、武汉

武汉的交通地位和郑州不相上下,也形成了米字形高铁网络,不过到西安、阜阳的线路还未开通,一定程度上影响力武汉的辐射力。

4、上海

上海其实只有4条高铁线路,但发送旅客人数仅次于广州,高铁影响力不下于上述三城,故入选。

5、北京

北京的纵深其实很浅,向西、向北人烟稀少,只有向南的京沪、京广和向东北的京沈三条线路比较重要。从发送旅客数量看,北京进不了前五。综合考虑,给北京第五名的位次。

二、1.5线高铁枢纽

拥有两条以上国家级主干道,至少四条高铁线路,高铁辐射范围达500公里,具有大区级影响力。

1、西安

西北高铁枢纽,西安东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高铁站,设17台35线,预留20台40线设计,经十堰到武汉的线路还未开通,米字形高铁差最后一笔。

2、重庆

西南高铁枢纽,渝郑高铁万州-襄阳段尚未开通,渝长厦高铁尚未全线贯通。

3、南京

华东高铁枢纽,由于安徽天长县横亘于北,导致南京向北对苏中、苏北的辐射被阻隔,只能通过镇江向北辐射,相当于阿喀琉斯之踵。

4、合肥

在普铁时代,合肥的铁路枢纽地位一般,但高铁时代合肥风光无限,基本形成了米字形高铁网络,不过安庆到九江段尚未贯通,西南方向还是断头路。

5、徐州

徐州历来是中国十大高铁枢纽之一,京沪高铁+陇海高铁让徐州成为唯一大区级高铁枢纽地级市。山东的“济枣台高铁”即将动工,未来也会延伸到徐州的新沂,或经贾汪与徐州联通。徐州现在唯一的缺憾就是北部的丰县和沛县不通高铁,如果未来能修通石家庄-菏泽-徐州高铁,实现京沪、京九、京广三大高铁互联,徐州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三、2线高铁枢纽

1、成都

铁路线很多,但除了西成、成贵和成渝三条次级主干线,主要是城际铁路,辐射力不足。

2、天津

北京的影子,线路多是北京的过路线,枢纽地位一般。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很多要经过天津的线路可能会转向雄安,进一步削弱了天津的高铁枢纽地位。

3、沈阳

沈阳的高铁线路很多,多达五条,但辐射的范围比较小,影响力出不了东北。

4、贵阳

贵阳已经形成了米字形高铁网络,意不意外?如果单以线路多少论,贵阳可以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成贵、渝贵、贵广高铁都是非常重要的主干道,但从客流量来说,与十大高铁枢纽还有很大差距。

5、杭州

杭州是华东重要高铁枢纽,有沪昆、杭深、商合杭三大国家级主干道,之所以没能进十大高铁枢纽,主要是因为北向辐射被上海和南京截胡了,以杭州为起点的主线路只有杭深高铁一条。

6、深圳

从客流量来说,深圳可进前五,但线路比较少,只有杭深和广深港高铁两条线路,辐射力不足。

7、石家庄

十字型高铁枢纽,京广线不错,但横向的线路太弱。

8、济南

京沪线和济青线,其它规划的线路还有多条,如果都能完成,辐射力将大大增强,有冲击十强的可能。

9、长沙

京广线、沪昆线,还有几条短途城际铁路,辐射力一般。

10、南昌

南昌的线路不少,主干道有沪昆高铁,京九高铁未贯通,还有通向武汉、福州的高铁,但缺少京沪、京广这一级别的顶级线路。

四、3线高铁枢纽

哈尔滨、太原、衡阳、德州、连云港、青岛、福州、长春、襄阳、阜阳、桂林、淮安、上饶、蚌埠、昆明、广元、南宁、商丘等。其中襄阳、阜阳、连云港、蚌埠枢纽地位较强。

总的来说,上述顶级+1.5线+2线共20个城市的高铁枢纽地位最强,从经济上看,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