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林芝一人 2020-11-01

在笔者这次收藏的厚重的折二型北宋钱币中有一枚行书“圣宋元宝”钱: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这枚钱币直径约35毫米,郭厚3毫米,重量超过20克。这使我想起多年前收藏的一枚通辽干坑钱币行书“圣宋元宝”,那枚钱币与这枚钱币的数据差不多,只是直径更大: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这种厚重的折二行书“圣宋元宝”大钱,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的“铁母”钱呢,下面是笔者收藏的五常出土的三枚折二“圣宋元宝”钱: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其中直径最大的只有30.1毫米,最小的仅29毫米,重量最重的为8.32克。最小的近5.68克,郭厚最厚者为2.1毫米,其余两枚仅为1.2毫米左右。

如此之巨大差异,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两类铜质钱币并非是一类钱币,下面笔者给出几组数据。

根据《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中关于“圣宋元宝”的记载:

(1)  折二行书、篆书对钱铜钱12枚,其直径在2.85-3.04毫米之间,郭厚1.2-1.8毫米之间,重量在5.5-9.3克之间。

(2)  折二铁钱7枚,均为行书,直径在3.27-3.5毫米之间,郭厚在2.4-2.9毫米之间、重量在11.7-15.6克之间。

此书只记载一枚行书折二“圣宋元宝”铁母: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在《北宋铜钱》中记载行书“圣宋元宝”两枚,包括上述“俯宋”铁母,估计另一“正字”铁母,直径大约34毫米。

  铁母,即铸造铁钱的母钱.一般均据雕母以优铜翻铸而成.以两宋铁母为多。钱体较铸制出的铁钱稍大,形制及文字亦比铁钱精整美观。

    雕母钱体积比母钱和流通钱大,母钱又比流通钱稍大,铜质也较好。只是因为母钱是由祖钱翻砂铸成的,所以钱的外缘轮廓、字口都没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差些。母钱除了铜质的外,还有铁质的,铁材料翻砂制的铁母钱比同级的铜钱要大些、厚重些。

因此,笔者新收集的那枚厚重的折二行书“圣宋元宝”钱,应该为一种“铁母”钱,根据《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这种钱币应该为“圣宋元宝”折二“行书阔宋”版式: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按图索骥,我们知道了新收藏行书折二“圣宋元宝”厚重型钱币的对应铁钱,下面我们试图那枚通辽干坑行书折二“圣宋元宝”厚重型钱币的对应铁钱,在网络上有两篇博文介绍了类似的钱币,“古泉的世界空间”的《北宋“圣宋元宝”行书铁母》(下图左)、“迷中泉”的《赏“圣宋元宝”折十铁母》(下图右),它们的直径分别为36.336.5毫米,与笔者收藏的那枚钱币相差甚微。在古泉园地上展示的一枚行书圣宋元宝宽缘大铁钱,与这种钱币极为相似,可惜未有具体数据: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笔者还收藏有一种行书“圣宋元宝”钱: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书“圣宋元宝”大钱,东北窖藏钱币中发现,在2010年上海老城隍曾经拍卖了一枚类似的钱币,直径为35.5毫米,重量为16.5克。笔者收藏的与这枚钱币极其相似,包括背面的郭轮的错位。

       这种钱币实际是《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等书记载的“折二.行书铁母俯宋”钱,这种铁钱也比较常见。


[转载]87@365浅论“北宋铁母钱”(从一枚厚重的折二型行

     下篇博文,我们将继续北宋钱币中的铁母钱的研讨,继续讨论一种奇怪的“圣宋元宝”阴阳合背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