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要娶18岁少女,遭三位太太围殴,大师一招就让太太下跪认错

 菖海一粟vx15 2020-11-01

张大千可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在文艺领域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篆刻、诗词,他都无所不精,造诣颇深。早期的张大千专门研习古人书画,尤其临摹石涛和八大山人的山水画,竟达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他的很多临摹画作都被当时的鉴赏大师认定为古人真迹。抗日战争时期,他前往敦煌莫高窟,在这座中国最大的艺术宝库,张大千一待就是3年,几乎将莫高窟的所有壁画都临摹了出来,他的画作一经示人就震惊了海内外,把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晚年的张大千视力急剧下降,在身体条件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他又独创泼墨画,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再次惊叹海内外。

张大千生前就享誉画坛,曾在亚欧美等多地举办过画展,蜚声国际,被徐悲鸿赞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同时,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甚至与同时代的西方画坛领袖毕加索并称“东张西毕”,名号多如牛毛。

大师的绘画技艺冠绝古今、名扬四海不必多说,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丰富的情史。据传张大千的情人多达10位,从青梅竹马的表姐到打鼓艺人,再到女儿的同学,甚至还有朝鲜和日本的红粉知己。大师一生风流,也正是这些容貌清丽、气质不俗的女人给张大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得他的创作不断推陈更新,更加精进。

尽管红粉颇多,在张大千的一生中,名正言顺的太太只有四位,分别是大太太曾正蓉、二太太黄凝素、三太太杨宛君和四太太徐雯波。有四位佳人陪伴的张大千可以说是坐享齐人之福,令人生羡,殊不知女人多了有时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自己不断生出的风流孽债,年近五旬的张大千有一次居然被三位太太联手“围殴”,大师一气之下竟然再次动了出家的想法,最终以二太黄凝素下跪认错结束,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曲折呢?

一、大太太曾正蓉——感情上被抛弃的人

张大千虽说一生风流不羁、到处留情,但是青年时期的他感情甚为坎坷,甚至一度为情出家,不问红尘。18岁时,张大千与青梅竹马的表姐谢舜华定亲,不久就和二哥张善子前往日本学习染织兼习绘画,二人约定等张大千学成归来就立即完婚。然而造化弄人,谢舜华终究没能等到张大千,就因病去世了。在日本得知未婚妻去世的消息后,张大千悲痛欲绝,连夜就要回国奔丧,奈何国内战乱不断,张大千没能回到内江老家,只得滞留上海,最后又无奈返回日本继续进修,张大千的初恋就这样随着表姐的去世悲惨收场。

一年之后,家人又给张大千寻了一位倪姓女子为妻,不料没多久,这位倪姓女子突发怪病,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这门亲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两次订婚,一个因病去世,一个因病失常,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张大千与女人无缘?不管怎么说,这两段经历都使得张大千十分受伤,一怒之下张大千决定到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不再过问红尘。“大千”这个法号,也正是在寺里出家时,师傅给起的法号,张大千非常喜欢,此后一直延用这个名字。

然而人虽在幽静庄严的寺庙,崇尚自由的张大千却过不惯这种青灯古佛、一成不变的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得他重燃了人生的斗志,3个月后便随二哥张善子下山回到了家中。

此时,张大千的父母认为儿子之所以出家完全是因为没娶亲,心病还须心药医,让张大千回心转意的方法当然是再给他安排一门亲事,这次定的人就是张大千的大太太曾正蓉。曾正蓉性格温顺,持家有道,是典型的传统妇女。

但是二人毕竟属于包办婚姻,曾正蓉虽能称得上是贤内助却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张大千和这位夫人基本没有共同语言,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却交流甚少,感情一般,二人结婚两年都没有生育,直到多年后才有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张心庆,曾夫人晚年曾称自己是“感情上被遗弃的人”。

二、二太太黄凝素——夫唱妇随情意相通

由于和正房太太曾正蓉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生儿育女,不甘寂寞的张大千又娶了比他小8岁、年仅15岁的黄凝素。黄凝素身材窈窕、面容娇俏,最重要的是她还略通画事,和张大千很能聊得来,深得张大千的宠爱,两人经常在画室里一待就是一天。

黄凝素的陪伴给张大千带来了很多灵感,大师的很多仕女画都是以黄凝素为模特。精明干练的黄凝素除了在事业上能助张大千一臂之力,在给张家开枝散叶方面也是一大功臣,自她嫁给张大千之后,陆陆续续生了八个孩子。

成为母亲的黄凝素虽然享受着为人母的喜悦,但是随着生的孩子越来越多,她的烦恼便接踵而至了。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她能时常陪伴在张大千左右,和他一起跋山涉水,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就像琼瑶小说里写的那样“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然而有了孩子后,黄凝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照顾孩子身上,甚至孩子多的根本照顾不过来,只能请大太太曾正蓉一起帮忙照看。同时,生过孩子的女人当然不再像少女那般明媚活泼,照料孩子的艰辛让黄凝素渐渐变成了一个黄脸婆,她的形象也渐渐从张大千的画作中消失。而一向喜欢清纯少女,热衷风花雪月的张大千和黄凝素渐行渐远,这也为三太太杨宛君的入门埋下了伏笔。

三、三太太杨宛君——一见钟情两情相悦

1935年夏季,张大千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个人画展,与才貌双全的杨宛君邂逅。当时杨宛君是北平城南观音阁的曲艺演员,凭借着婉转的歌喉杨宛君在北平文艺圈声名鹊起。杨宛君姿容秀丽、妩媚可人,这让张大千对其一见钟情,在画展上,张大千亲自将自己的作品讲解给杨宛君听,杨宛君也对这位才华横溢、谈吐优雅、仙风道骨的大画家倾慕不已。

此后二人便频繁交往,感情日笃,不久就喜结连理,缔结良缘。婚后的杨宛君终止了自己的舞台生涯,而是以张大千的事业为重,陪伴他游历名山大川,看尽人间繁华。那几年中,张大千笔下的仕女图多以杨宛君为原型,夫妇二人又过上了琴瑟和鸣般的神仙眷侣的生活。

杨宛君不仅形容俊美,而且性格温婉、落落大方,张大千到哪儿都带着这位三太太。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兵荒马乱、烽火连天的纷扰,继续自己的艺术生涯,张大千索性带着杨宛君一行到了敦煌研习壁画,在敦煌一待就是三年。在那个风沙漫天、条件艰苦的地方,杨宛君一直悉心照料着张大千的生活起居,可以说张大千的功劳簿上必须有杨宛君的一笔。然而尽管自己付出了青春、汗水、忠贞等待她的却是和黄凝素一样的结局,张大千又一次背叛了杨宛君。

四、四太太徐雯波——相差30岁的老少恋

张大千一生只爱少女,似乎只有青春靓丽的少女才能激发其创作灵感,才能让乏味的生活多一点明媚和乐趣。当爱情的潮水褪去,生活又回归平淡之后,大师的灵感再次枯竭,达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没有创作方向的张大千常常无从下笔,大脑一片空白,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在家中“大风堂”发闷的张大千却迎来了一位俏佳人。

这位俏佳人就是女儿张心瑞的同学徐雯波。当年14岁的徐雯波酷爱画画,当她听说好闺蜜心瑞的父亲是知名画家张大千时,便央求心瑞去家里拜访这位画坛大师,想要拜师学画。心瑞了解自己的父亲一向只是沉浸在画室里,除了几个特别好的朋友素来不喜欢陌生人冒然到访。

然而经不住好友几次三番的请求,心瑞便带着徐雯波去了家中,没想到当忐忑的心瑞敲开父亲的房门后,张大千不仅没有怒,反而眉头舒展,连多日沉积心间的烦恼也烟消云散了。原来张大千初见徐雯波,就被这个天生丽质、活泼可爱的少女深深吸引了,他不仅对徐雯波倾囊相告,而且允许她可以随时来自己家中学画。

有了徐雯波的陪伴,已近年过半百的张大千突然又找到了年轻时初恋般的热情,这种情感的转变在他的画作中也得到了体现,徐雯波似乎成了他的灵感缪斯,让他的创作又一次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没多久,张大千便向徐雯波吐露出自己对她的爱恋,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情窦初开的徐雯波也对这位美髯飘飘、极具才情的大画家心驰神往,二人很快私定终身。

得到女方的肯定回答后,张大千欣喜若狂,便向自己的三位太太摊牌,提出想娶徐雯波为四太太的想法,没想到却遭到了三位太太的一致反对。没有达成目的的张大千非常不满,此后便对三位太太乱发脾气、非打即骂,二太太黄凝素脾气火爆,联合大太太曾正蓉和三太太杨宛君准备对张大千予以反击。

有一天,当张大千刚和徐雯波约会完,一进家门就遭到了三位太太的联手围攻,三人把张大千围在中间,痛斥他见色忘义、拈花惹草的行径,黄凝素性子最烈,越骂越生气,一激动索性就抄起了镇画纸用的铜戒尺,朝着快五十岁的张大千身上打去,张大千反应不及,一铜尺打在身上,当即痛得失声大叫,直接破门而逃,一夜未归。

当三位太太冷静下来看到丈夫一夜未归之后,开始担心起来,当听人说张大千准备上山出家后,三位太太连夜上山去找张大千,最终发现张大千在一处山洞面壁打坐,然而面对妻子儿女的呼唤张大千一声不吭,面色铁青,这下大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毕竟这一大家子人都要靠张大千的画维持生计。最终大家把“罪魁祸首”黄凝素推出来,让她给张大千下跪认错,并同意和迎娶徐雯波的事才使张大千回心转意,回到家中。

这场闹剧,终以张大千的胜利为结局,1947年48岁的张大千与18岁的徐雯波正式结婚。而黄凝素却心灰意冷,与张大千离婚,将八个子女全都留在了张家,拿着一笔分手费与一个在麻将桌上认识的牌友结婚,自此彻底和张大千分道扬镳。

而大太太曾正蓉和三太太杨宛君却没有黄凝素的决绝和魄力,仍然留在张家,但是她们的忠诚并没有换来张大千的怜惜,1949年张大千离开大陆时,只带着徐雯波和长女来到台湾,将其他两位太太和子女全部留在了国内。

此后的三十多年里,是徐雯波一直陪伴在张大千的身边天南地北,游历各国,到处举办画展。而在国内的妻儿却只能和他分隔两地,至死也没有相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