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80年前“八百壮士”的这份菜单,最后一样到现在还常吃!

 李平东方明珠 2020-11-01
黄豆、小麦、萝卜
这些常见的食材,
八十多年前是怎么烧的?
静宝翻出这份在艰苦的抗战年代
“八百壮士”的饮食菜单
一起来看看
其中藏着哪些历史记忆吧!
四行保卫战
1937年10月26日深夜至10月31日凌晨
1
水煮黄豆
注:当时四行仓库内弹药充足,可粮食却主要是黄豆以及没有磨成面粉的小麦。
推断“水煮黄豆”烹调法:架锅烧水,放入黄豆,再放入一点盐,烧至黄豆软烂可入口。
味道:请自行判断
2
水煮小麦
注:再强调一次,这些小麦没有磨成面粉,仓库内也没有磨面粉的机器。
推断“水煮小麦”烹调法:架锅烧水,放入小麦,再放入一点盐,烧至小麦软烂可入口。
味道:请自行判断
拓展了解:
由于紧张的构筑工事、激烈的战斗,从1937年10月26日黄昏至27日傍晚,全体战士已有一天一夜未吃饭了,谢晋元命令各连自行设法开伙。各连均以黄豆为主,用大铁锅煮熟,让战士们饱饱地吃了一顿。吃过饭后,谢晋元、杨瑞符巡查了各处阵地。守卫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接到杀敌任务,二十几小时不吃饭,忍饥挨饿,都毫无怨言。一顿没有油、只有一点盐的水煮黄豆,能吃饱肚子就知足了。嘴一抹,互相之间比谁吃得多,有的说:“我吃了六碗”,有的说:“有啥稀奇,我吃了八碗……”,谢晋元、杨瑞符两人见战士们吃饱后兴高采烈、精神振奋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出自谢继民所著《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就地取材”展项,壮士们以水煮黄豆充饥。
3
桐油炒萝卜
前方预警:这道菜具有食物中毒的危险,大家了解“桐油炒萝卜”的来龙去脉即可,切勿尝试。
“桐油炒萝卜”的故事:
1937年10月27日傍晚,守卫在一楼阵地的一连三排的二十几名战士在晚饭过后都喊肚子不舒服,不久就纷纷开始呕吐起来,有的吐了以后还腹泻。经过谢晋元的仔细询问和查看,发现一楼两位负责外围警戒的战士偶然中发现了应该是老百姓来不及带走就遗弃的萝卜,于是他们将萝卜带回仓库,用仓库油桶里的油进行烹炒。由于当时的战士大多数识字不多,不知道仓库里放的是桐油,桐油是用来做油漆的原料,不能食用,所以20多位战士出现轻度的食物中毒,幸亏后来都及时救回来了。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就地取材”展项,部分战士误食桐油炒萝卜。
4
光饼
注:民众支援四行孤军,想办法送入四行仓库。
光饼的由来:
“八一三”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军人在敌军密集炮火和飞机轰炸之下,整日整夜没有空闲的时间,举火治炊十分困难,即便炊事兵在后方做好了饭,通过敌人炮火封锁时,往往在送饭途中牺牲,常常一两天吃不上一顿饭。所以,不得不代以干粮。为此,军需署组建了许多粮秣工场,专门制造重量一斤、圆径为一尺的“标准光饼”大量供应前线,如有点咸菜就着吃,一个战士一顿能吃几只,所以光饼成为最受战士欢迎的军粮。四行孤军需要光饼的呼吁发出后,不到一天,一万只光饼就做好了并送入仓库,发到战士手中。(出自谢继民所著《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图为上海市民制作的、支援抗战将士的光饼。
光饼配菜:“牛肉大罐头”、战事报刊和市民慰问信
上海市民烧好了熟牛肉,装入一只只圆铁桶内,将桶盖焊牢,如同一只只大型罐头,再想办法用竹竿把这些“牛肉大罐头”从西藏路桥连推带滚到四行仓库旁边的小烟纸店(四行孤军进驻四行仓库时,特意与旁边的小烟纸店打墙洞相通),“八百壮士”收到这些“牛肉大罐头”,用刺刀撬开桶盖。耐饿的光饼、冒着热气的牛肉,大快朵颐,有战士为大家朗读报刊上对四行战事的报道、朗读慰问信上民众的崇敬和关切,壮士们听着听着,吃得更香了!
孤军营生涯
1937年10月31日至1941年12月28日
1
顿顿皆冷的薄粥汤、青菜煮萝卜、盐水煮黄豆、没有菜的光面条
原因:
壮士们初到孤军营,由于战乱,伙食费一时是由上海地方协会捐款。以上这些饭菜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包给商人代办的,由于层层克扣盘剥,饭菜质量不好,战士们的身体每况愈下,导致很多人得了夜盲症、脚气病甚至是可怕的肺结核。谢晋元心疼又焦急,与租界当局数次严正交涉,1938年初终于为孤军营争取到能自办伙食。
壮士们自己做饭,自力更生。
2
肉骨头黄豆汤
注:孤军营请了一位王大爷帮忙采买米面蔬菜等,四个连队各抽出2名战士负责本连的烧饭工作,并要求一定要注意掌勺分饭菜的公平性。谢晋元还特意让伙房时常烧些价廉物美的肉骨头黄豆汤,给战士们补充营养。几个月的自办伙食成效立显,夜盲症、脚气病、浮肿的情况大为好转。
配上黄豆骨头汤的图片,感受孤军营内谢晋元团长精打细算、思虑全体的不易。
“八百壮士”的由来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10月26日,大场失守,苏州河以北中国军队防线瓦解,南京国民政府统帅部决定将原驻守闸北、江湾、庙行一带的中央作战集团撤往沪西苏州河南岸。
10月26日深夜,第88师262旅524团1营420余名官兵连夜陆续进驻四行仓库。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
八百壮士英名墙
为了迷惑敌人,四行守军统一口径,对外称四行仓库内有八百人,外界故敬之为“八百壮士”。
8个炮弹孔
420余个枪弹孔
构筑了一座英雄的丰碑。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时
四行仓库曾被当作中国军队第88师师部。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中外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1985年9月
列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
1994年
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14年4月
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15年
被命名为第六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
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