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假通知!这些事项一定要注意!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11-02

本学期过了将近一半

自打国庆假期后

很多家庭就在关心

 什么时候放寒假?


南昌市2021年寒假时间


根据此前发布的

《南昌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全日制中小幼校历安排》

↓↓

 放寒假时间:

小学幼儿园

2021年2月1日(腊月二十)

中学

2021年2月4日(腊月二十三)

 期末考试时间:

中学

2021年1月27日—29日

小学

2021年1月25日—26日

 下学期开学时间:

中小幼统一于2月26日开学(元宵节)




除了中小学之外

我们再来看看高校的假期


大部分高校都是在

1月底放假

2月底开学

那么,哪些学校拥有

最长和最短寒假呢

一起来看看吧

寒假快乐榜

  放假最早 

从整理的数据来看,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放假最早,12月18日就开始放假,别人还在等待元旦假期他们就开始寒假的狂欢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中国音乐学院“不甘落后”,12月26日正式放假。


中国传媒大学从元旦当天开始放寒假,也算是“早人一步”。


除此之外,中国政法大学、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在1月10日之前放假。

 开学最晚 

大部分学校都是在2月底开学,但也有部分学校3月初才开学。


其中,吉林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最晚开学,3月7日才回校报到。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东外事职业大学3月6日-7日报到开学。

 寒假最长 

俗话说,放得早不如放得久,但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莫过于放得早还放得久。


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作为放假时间最早的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元旦前半个月就放假,而且等到2021年2月26日才正式开学,寒假时长高达71天,两个多月的寒假,同学们都想好怎么安排了吗?


其次是中国传媒大学,寒假时间也有59天,相当于别人的一个暑假,实在是羡慕了!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寒假天数也有50天。

寒假伤心榜


 放假最晚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差不多属于最晚一批放假的学校,要等到2月上旬开始放假,2月18日就开学了,假期不到两周!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月5日开始放假,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都要2月份之后才开始假期。

 开学最早 

开学最早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月10日就返校开学了,这时候还有很多学校都还没放假呢。

 假期最短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同学,整个寒假仅10天左右时间,回家过个年就要回学校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寒假稍微长一点,但是也只有16天。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紧随其后,寒假天数17天。


除了这几所高校,其他高校基本都是20天以上。



(注:以上数据统计于各高校校历,仅供参考,如有时间变动当以学校通知为准)

寒假告别“小胖墩”,这些事项要注意。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公布了全国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广西等8个省份属低流行水平,江西等11个省份属中流行水平,陕西等12个省份属高流行水平。

强化家庭责任
充分发挥父母及看护人作用

1.帮助儿童养成科学饮食行为。

强化父母及看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父母及看护人营养健康素养,使其能够为孩子合理选择、搭配和烹调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化,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避免提供不健康食物,减少在外就餐。

培养和引导儿童规律就餐、幼儿自主进食行为,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和选择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分别负责)

2.培养儿童积极身体活动习惯。

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运动日常化、生活化。

培养儿童青少年运动兴趣,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习惯,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时间,保证睡眠时间。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体育总局分别负责)

3.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

父母和看护人要充分认识超重肥胖的危害,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做好记录,并能根据相关标准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分别负责)

4.加强社区支持。

依托村(居)委会组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家庭、社区食堂和餐饮单位开展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的咨询和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科普讲座,提高父母和看护人的实践操作能力,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性环境建设,推动全面落实产假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单位建立母婴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全国妇联分别负责)

强化学校责任
维持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

1.办好营养与健康课堂。

将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知识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常规教育。

丰富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资源,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中增加青少年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等相关知识内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

各地各校要结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在校就餐等工作,有计划地做好膳食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促进正确认识儿童超重肥胖,避免对肥胖儿童的歧视。

(教育部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

2.改善学校食物供给。

制修订幼儿园和中小学供餐指南,培训学校和供餐单位餐饮从业人员。

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可聘请营养专业人员。

优化学生餐膳食结构,改善烹调方式,因地制宜提供符合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物,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及适量鱼禽肉蛋奶等供应,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按规定提供充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对学生餐的营养与安全进行监督。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分别负责)

3.保证在校身体活动时间。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

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

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配合)

来源:南昌新闻、温州晚报、小时新闻、扬州晚报、浙江高考快讯、国家卫健委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