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最恐惧什么,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全然了解吗?

 愫说育儿 2020-11-02

最近写了几篇关于青春期话题的文章,很多家长朋友表示有共鸣,相似的妈妈们在评论区大吐苦水,也有“熬出头”的家长们分享宝贵经验,彼此勉励,相互取暖。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

著名当代作家麦家这样形容自己青春期的儿子:“陪伴他,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陪伴一头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有位网友说:“如果对面的真是只老虎,你大可以避而远之,或者干脆将其打死,但青春期的孩子,自己生的,无可遁逃!感觉生了个仇人。”

一些致力于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父母,陪伴孩子走过成长敏感期、度过分离焦虑、圆满地完成幼小衔接,平稳地走过三年级……人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一定能有个安然平稳的青春期吗?不!

大家上在网上“寻医问药”——“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最讨厌什么?内心有着怎样的焦灼与恐惧?作为家长,我们真的清楚吗?

下面几个场景,皆是真人真事,其中有你的影子吗?

1、

在我们这,按市重点高中升学率排名,前十名几乎都是民办中学。鸡娃的家长们几乎是从小学一年级便开始备战小升初,各种课外辅导班、超前教育,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将孩子送进那些“闪闪发光”的民办中学;

今年是小升初政策改革的第一年,为了显示教育的公平性,民办中学招生首次取消自主招生。

家明六年级时平均成绩位列年级100名前后。若在往年,他定竞争不过精英教育出来的学霸们,但如今他幸运地通过摇号进入当地排名第一的民办初中。爷爷奶奶高兴得大摆筵席以示庆祝。

席上,亲友们说得最多的祝福就是:“三年后再来这里庆祝你考上重点高中,6年后考清华北大,光宗耀祖。”

我看见家明笑容渐渐凝固,越来越沉默。

第二天,家明妈就开始张罗报暑期补习班,她对家明说:“民办中学教学进度快,咱们底子差,一定要在开学前恶补一番,必定要牢牢抓住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家明不乐意,“同学都忙着毕业旅行,你让我忙着补课?”

“你以后会感谢我现在的正确决定的!这个全科辅导我花了2万元给你报的,你以为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啊!”从小到大,妈妈的决定都不容置疑,这次也一样。

2、

自弟弟出生后,家明得到的关爱就明显变少了。不知道是天性使然,还是因为缺爱,他自我价值感较低,表面上温顺寡言,实际上敏感易怒,只是他的怒一直被自己压抑着。

他不只一次向好朋友东辰抱怨,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六年级时他曾透露过想离家出走的念头。

东辰说:“感觉自从摇进名校,家明在家里的地位明显提升了。”

有一次,我碰到爷爷背着书包,家明则两手空空地跟在后面。我问:“听说校车能直达小区门口,那还是很方便的。”

爷爷说:“是啊!是啊!”却没有要把书包还给孩子的意思。

我看了一眼佝偻着背的爷爷身后近一米七的少年,他悄悄地向爷爷翻了个白眼。

3、

家明妈下班回来,“今天作业写完了吗?”

“快了。”

晚上8点,家明还在写作业,妈妈又问:“快写完了吗?”

“快了。”

晚上十点,家明还没写完……

妈妈逢人便说:“私立校压力大啊,作业实在多……”

开学一个月,家明妈说孩子作业错误率高、作业时间过长,老师私信要求家长重视与配合。而家明总有一堆的理由:“因为没检查所以错得多”、“因为刚才在看课外书,现在才开始写作业”……

问得多了,他便暴跳如雷:“不要你们管我”。

他反锁房门,警惕家里的每一个人。

有一次弟弟又溜进他的房间里玩,被他按在床上打。妈妈循声而来,看到他正用被子蒙住弟弟的头,慌忙拉开,吼了他两句,他当即爆发:“我手下有分寸,不会蒙死他的。你要是不信,要不现在就打死我吧!”,然后摔门而走。

家明妈事后心有余悸,“我一再告诫弟弟,不要去惹哥哥,可小娃娃好了伤疤忘了疼,总爱去招惹他,我不得不多看着点,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强势妈妈此刻流下了脆弱的泪水。

4、

家明比东辰大一岁,从穿开裆裤开始就一直是好朋友,且多年来从未红过脸。

阿哲是家明最要好的小学同学,虽闹过几次小矛盾,但很快都握手言和。

三个孩子偶尔一起玩。

今年,性格内向的家明和浑身运动细胞的阿哲去了不同的中学。东辰则加入了阿哲所在的校外篮球训练营,小菜鸟东辰把这位优秀的篮球前锋奉为偶像,阿哲把东辰当弟弟关照带领。

三人再聚首时,阿哲和家明的共同话题明显变少了,而东辰总有很多关于篮球的话题要请教阿哲。

家明觉得自己被最好的两个朋友孤立了。他陷入痛苦和焦虑,但又不好意思明说,他开始刻意亲近阿哲,甚至有些卑微地讨好;他同时疏远东辰,对东辰爱答不理。

东辰渐渐也不去找家明了,“他已经不把我当朋友了。我觉得他自从上初一后,整个人都变了,脾气很古怪,翻脸比翻书还快。”

家明在路上遇到东辰,他想上前打招呼,又纠结、尴尬、局促。东辰也想打破僵局,又怕再一次遭到冷遇……

综上,青春期孩子内心挣扎的原因——

1、渴望被认同,又害怕辜负别人的期待;

2、渴望独立,又希望依赖;

3、讨厌学习,又不得不提高成绩;

4、渴望友情又充满嫉妒;

5、渴望表达又极其敏感;

……

这都是因为心理成熟的速度跟不上生理成熟的脚步,外表上,他们越来越接近成年人的样子,而内心的小孩却在挣扎、迷茫……

那么,青春期孩子究竟恐惧什么?

1、害怕被误解

一切矛盾的源头,皆来自于不理解。家长又习惯性站在自己的角度,以成年人的认知界限去评判孩子的行为。

往往令孩子恼羞成怒,或破罐破摔。

2、害怕没面子

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七不责,其中之一就是“对众不责”。孩子犯了错,不要当众责骂,否则会让孩子丢失尊严。

已经有太多不幸的事例告诫我们,当众打骂孩子,他们可能会极端地用生命去捍卫尊严。

3、既害怕被镇压,也害怕不战而胜

他们不停地折腾,潜意识就是为了“打败父母”,从而证明自己长大了,是有力量的。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你需要多提问,少给建议,因为建议就是批评。——《解码青春期》

孩子大概率不会把父母苦口婆心的建议听进去,他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的输出来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和智慧。

如果遇到强势的镇压(“你应该/必须做什么、怎么做”等),他会产生很挫败感,或者恼羞成怒。

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冲撞而选择刻意回避,虽然表面上孩子“赢了”,但这种不战而胜的经历并不能帮助他从内在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青春期的“叛逆”就是一种攻击性。他需要朝向安全的人辩论、争斗,最后以胜利表达释放,将所有幻想和理想化成功外化,他才能在以后道路中坚强独立。否则,只能带着看似胜利的假面,内心并没有真正成功的经验。

4、害怕被唠叨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尤其是一些父母平时与孩子的情感连结少,日常只是在不停地提醒、询问、打断孩子,习惯于循环重复地下指令,势必勾起孩子心底的愤怒和厌烦。

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人生阶段。冲撞在所难免,不同孩子最关注以及惧怕的点或许有所不同,但都一致地渴望获得可靠的支持。

否则,一些孩子可能会向内攻击,便容易出现抑郁等自伤的行为;

而有些孩子转而向外攻击,便容易发生口角、伤人等破坏性的行为。

如果我们不曾了解,或者我们误读了青春期孩子真实的需求,又如何能够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迷茫期,逐渐走向成熟?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